一种摩托车油泵结构组合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85113发布日期:2021-04-13 22:41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摩托车油泵结构组合总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用的油泵结构组合。


背景技术:

2.市场摩托车油箱体积较小,产品装入油箱需要较高的便利性、避免产品滤网和油箱底部有干涉情况、油位传感器对产品结构匹配要求较高;产品使用环境为充分与外部环境接触,对产品的密封性和抗污染性也提出新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靠性高,密封性好,安全性好,避免滤网和油箱底部有干涉情况的摩托车油泵结构组合。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摩托车油泵结构组合总成,包括上盖、泵芯、泵芯架、滤网和油位传感器;所述上盖设置有出油嘴;所述上盖内设置有泵芯出油嘴腔;所述泵芯出油嘴腔与出油嘴连通;所述上盖内设置有恒压阀;所述恒压阀一端与出油嘴连通;所述上盖内设置有泵芯;所述泵芯出油嘴安装在泵芯出油嘴腔内;所述恒压阀另一端与泵芯连接;所述泵芯下部外侧套有泵芯架;所述上盖与泵芯架卡接固定;所述上盖设置有外接插座;所述上盖设置有主密封圈;所述主密封圈的上部设置有副密封圈;所述副密封圈的外沿大于主密封圈;所述泵芯架上设置有防止上盖左右旋转的固定筋;所述泵芯架下部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与泵芯连接;所述滤网的倾斜角度模拟油箱角度;所述油位传感器设置在传感器固定架上。
5.优选的,所述恒压阀采用热铆接固定。
6.优选的,所述上盖与泵芯架采用卡扣卡接。
7.优选的,所述泵芯架外部设置有法兰安装定位凸块。
8.优选的,还包括油泵线束保护组合装置;所述油泵线束保护组合装置包括端子保护板ⅰ、端子保护板ⅱ和横向保护板;所述端子保护板ⅰ设置在上盖接线端口处;所述端子保护板ⅱ设置在油位传感器的接线端口处;所述端子保护板ⅰ和子保护板ⅱ是沿着接线方向设置,对接线具有保护和导向作用;所述横向保护板设置在泵芯架和油位传感器之间;所述横向保护板上设置有走线槽,使线束横向走向过程中隐藏在横向保护板内部。
9.优选的,所述端子保护板ⅰ上设置有多个独立接线口;所述端子保护板ⅱ上设置有多个独立接线口。
10.优选的,所述走线槽处设置有多个线束固定装置。
11.优选的,在泵芯架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线束防松装置。
12.优选的,所述端子保护板ⅱ的独立接线口之间设置有束线固定板。
13.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4.1.主、副密封圈的结构,提高产品可靠性,减少产品对大气的污染;
15.2. 恒压阀固定方面采用对称热铆工艺,从而节约产品有限空间;
16.3. 滤网采用模拟油箱角度设计,保证滤网过滤面积足够满足使用,同时避免滤网与油箱干涉情况;
17.4. 泵芯架与上盖除了卡扣配合固定外,增加泵芯架固定筋位防止上盖旋转,装配紧固,稳定性好;
18.5.保护线束,防止产品在组装、测试、包装、运输、安装等过程中对线束外被造成伤害;防止线束受外部拉力造成端子脱落风险。
附图说明
19.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0.图1为本案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油泵结构组合总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案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油泵结构组合总成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案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油泵结构组合总成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案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油泵结构组合总成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案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油泵结构组合总成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图5中a

a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6.图7为本案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油泵结构组合总成的底部仰视结构示意图;
27.其中:1、上盖;11、出油嘴;12、泵芯出油嘴腔;13、恒压阀;14、外接插座;15、主密封圈;16、副密封圈;2、泵芯;21、泵芯出油嘴;22、泵芯进油口;33、法兰安装定位凸块;3、泵芯架;31、卡扣;32、固定筋;4、滤网;5、油位传感器;6、传感器固定架;7、端子保护板ⅰ;8、端子保护板ⅱ;81、束线固定板;9、横向保护板;91、走线槽;92、线束固定装置;10、线束防松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28.实施例:
29.如图1

7所示,一种摩托车油泵结构组合总成,包括上盖1、泵芯2、泵芯架3、滤网4和油位传感器5;所述上盖1设置有出油嘴11;所述上盖1内设置有泵芯出油嘴腔12;所述泵芯出油嘴腔12与出油嘴11连通;所述上盖1内设置有恒压阀13;所述恒压阀13一端与出油嘴11连通;所述上盖1内设置有泵芯2;所述泵芯出油嘴21安装在泵芯出油嘴腔12内;所述恒压阀13另一端与泵芯2连接;所述恒压阀为微小恒压阀,采用热铆接固定,从而节约产品有限空间;所述泵芯2下部外侧套有泵芯架3;所述上盖1与泵芯架3卡接固定;所述上盖1与泵芯架3采用卡扣31卡接;所述上盖1设置有外接插座14;所述上盖1设置有主密封圈15;所述主密封圈15的上部设置有副密封圈16;所述副密封圈16的外沿大于主密封圈15;主密封圈15主要功能为防止油箱内汽油或蒸汽泄漏;副密封圈16主要功能为防止外部环境对主密封圈15的污染,造成对主密封圈15腐蚀或破坏,同时也起到对油箱内汽油或蒸汽泄漏二次保护作用;所述泵芯架3上设置有防止上盖1左右旋转的固定筋32,增加装配的稳定性;所述泵芯架3下部设置有滤网4;所述滤网4与泵芯2的泵芯进油口22连接;所述滤网的倾斜角度模拟油箱角度;所述油位传感器5设置在传感器固定架6上;所述泵芯架3外部设置有法兰安装定位凸块33;为了便于安装,使传感器固定架位置与油泵主体合适位置,在安装时传感器5先进入油箱,然后油泵主体再进入油箱。在接通电源情况下,泵芯通过滤网吸油,一部分燃油
通过油嘴供给发动机燃烧,多余的燃油通过恒压阀回到油箱内,恒压阀起到系统压力调节作用,防止系统压力过高或过低;所述泵芯出油嘴21和恒压阀13上均设置有密封圈;所述泵芯进油口22处设置有密封圈。附图6中箭头方向为燃油运动方向。
30.本案所述的油泵结构组合总成还包括油泵线束保护组合装置;所述油泵线束保护组合装置包括端子保护板ⅰ7、端子保护板ⅱ8和横向保护板9;所述端子保护板ⅰ7设置在上盖1接线端口处;所述端子保护板ⅱ8设置在油位传感器5的接线端口处;所述端子保护板ⅰ7上设置有多个独立接线口;所述端子保护板ⅱ8上设置有多个独立接线口;所述端子保护板ⅱ8的独立接线口之间设置有束线固定板81;所述端子保护板ⅰ7和子保护板ⅱ8是沿着接线方向设置,对接线具有保护和导向作用;所述设置在泵芯架3和油位传感器5之间;所述横向保护板9一端与传感器固定架6连接,另一端与泵芯架3连接;所述传感器固定架6上连接有端子保护板ⅱ8;所述横向保护板9下端面设置有走线槽91,使线束横向走向过程中隐藏在横向保护板9内部;所述走线槽91有多个;所述走线槽91处设置有多个线束固定装置92,保证线束很好的固定在走线槽91内;所述线束固定装置92为凸出弹片;在泵芯架3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错位设置的线束防松装置10,保证线束迂回走线时更贴合产品表面,减少外部干扰因素;所述线束防松装置10为防松卡钩。
31.多个线路通过端子保护板ⅰ7的多个独立接线口与油泵4端口连接,线束17根据需要迂回走线贴近上盖和泵芯架3外壁,通过线束防松装置10固定,使线束17更贴合产品表面,再经过横向保护板9下面的走线槽911之后,通过端子保护板ⅱ8与油位传感器5的端口连接,所述端子保护板ⅰ7和子保护板ⅱ8是沿着接线方向设置,在线束17与端子连接处需要折弯时,线束17不会延伸到产品外部。对于线束17的端子和走向做到全面保护,保护线束,防止产品在组装、测试、包装、运输、安装等过程中对线束外被造成伤害;防止线束受外部拉力造成端子脱落风险。
32.本案满足市场新车型、新油箱对产品的需求;提高产品可靠性,减少产品对大气的污染,装配稳定,安全可靠,安装便利。
33.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