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静音柴油发电机组的分区散热降噪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81364发布日期:2021-03-30 20:20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静音柴油发电机组的分区散热降噪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柴油发电机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静音柴油发电机组的分区散热降噪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静音柴油发电机组的风扇直吹液冷散热器降温,进风先经通风口进入机舱内给发电机散热和冷却发动机热辐射,冷却后再给散热器通风冷却,到散热器的进风温度较高冷却效果不好,影响发电机组功率;进排风通道面积较大使得发动机噪声容易扩散,发电机组噪声高,发电机组静音效果差。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柴油发电机组存在的噪声高,散热器冷却效果不好的弊端,有必要对现有的柴油发电机组进行技术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超静音柴油发电机组的分区散热降噪结构,旨在改善柴油发电机组散热器的冷却效果,降低柴油发电机组的噪音。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超静音柴油发电机组的分区散热降噪结构,包括设置在柴油发动机和散热器之间的双风扇固定轴、分别设置在所述双风扇固定轴上的发动机大风扇和离心风扇,且所述离心风扇位于所述发动机大风扇与所述柴油发动机之间,所述发动机大风扇的排风口朝向所述散热器,所述离心风扇的吸风口靠所述柴油发动机的出风侧一端,在所述柴油发动机的出风侧一端与所述离心风扇之间设置有中间隔板,所述中间隔板上设置有用于将柴油发动机一侧的热气流导入到所述离心风扇的吸风口一侧的进风孔,所述离心风扇的出风口外围安装有导风罩,所述导风罩上设置有与所述发动机大风扇相隔开的导风通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中导风通道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风通道相对于双风扇固定轴的轴线拐弯设置,通过所述导风通道将柴油发动机一侧的热气流导出至所述超静音柴油发电机组的静音箱体之外。

作为本实用新型中导风罩安装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风罩连接在所述中间隔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风通道内安装有复合消声棉。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双风扇固定轴穿过所述中间隔板上的所述进风孔。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双风扇固定轴通过皮带传动装置与柴油发动机的曲轴相连接从而实现所述双风扇固定轴的转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超静音柴油发电机组的静音箱体上设置有冷却进风口,通过设置中间隔板和导风罩,所述离心风扇将柴油发动机一侧的热气流全部通过所述导风罩上的导风通道排出,所述发动机大风扇全部吸取来自所述冷却进风口的冷风对所述散热器进行冷却。

本实用新型利用双风扇固定轴把离心风扇、发动机大风扇同时固定在一根轴上,双风扇固定轴与柴油发动机曲轴上的皮带轮定位安装,由柴油发动机通过皮带传动装置驱动双风扇工作。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双风扇固定轴为带有三个法兰的一体化锻造轴,所述锻造轴的三个法兰上设置有相互同轴的定位止口,所述锻造轴的三个法兰分别通过所述定位止口依次连接所述柴油发动机的曲轴、离心风扇、发动机大风扇。

其中,所述述锻造轴的三个法兰的定位止口在同一车加工工序中一次加工完成以提高其同轴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超静音柴油发电机组的分区散热降噪结构,发动机大风扇转动时通过中间隔板前部风道进冷风,冷风被发动机大风扇直接吹向散热器,这个结构保证散热器的冷却进风温度是环境温度,由此提高了对于散热器的冷却效果。

第二,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超静音柴油发电机组的分区散热降噪结构,发动机舱的机械噪音被中间隔板隔离开,并在离心风扇的导风罩内部安装复合消声棉,由此使得柴油发动机舱内噪声在随热风排出时的减弱,达到通风降噪又确保柴油发动机正常工作的目的。

第三,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超静音柴油发电机组的分区散热降噪结构,中间隔板上的进风孔位于柴油发动机的出风侧,使得气流更好围绕柴油发动机的四周流动从而实现柴油发动机的全方位均匀散热,由此改善了柴油发动机的散热效果。

第四,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超静音柴油发电机组的分区散热降噪结构,通过内置有复合消声棉的导风罩来改变发动机舱排风流向,还有利于提高降噪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超静音柴油发电机组的分区散热降噪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涉及到发动机大风扇、中间隔板和导风罩部分的左视图;

图3是在双风扇固定轴设置发动机大风扇和离心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发动机大风扇,2、离心风扇,3、中间隔板,4、柴油发动机,5、双风扇固定轴,6、导风罩,7、散热器,8、进风孔,9、导风通道,10、皮带传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超静音柴油发电机组的分区散热降噪结构的实施例,包括设置在柴油发动机4和散热器7之间的双风扇固定轴5、分别设置在所述双风扇固定轴5上的发动机大风扇1和离心风扇2,且所述离心风扇2位于所述发动机大风扇1与所述柴油发动机4之间,所述发动机大风扇1的排风口朝向所述散热器7,所述离心风扇2的吸风口靠所述柴油发动机4的出风侧一端,在所述柴油发动机4的出风侧一端与所述离心风扇2之间设置有中间隔板3,所述中间隔板3上设置有用于将柴油发动机4一侧的热气流导入到所述离心风扇2的吸风口一侧的进风孔8,所述离心风扇2的出风口外围安装有导风罩6,所述导风罩6上设置有与所述发动机大风扇1相隔开的导风通道9。

作为本实施例中导风通道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风通道9相对于双风扇固定轴5的轴线拐弯设置,通过所述导风通道9将柴油发动机4一侧的热气流导出至所述超静音柴油发电机组的静音箱体之外。

作为本实施例中导风罩安装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风罩6连接在所述中间隔板3上。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风通道9内安装有复合消声棉。

本实施例中,所述双风扇固定轴5穿过所述中间隔板3上的所述进风孔8。

本实施例中,所述双风扇固定轴5通过皮带传动装置10与柴油发动机4的曲轴相连接从而实现所述双风扇固定轴5的转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超静音柴油发电机组的静音箱体上设置有冷却进风口,通过设置中间隔板3和导风罩6,所述离心风扇2将柴油发动机4一侧的热气流全部通过所述导风罩6上的导风通道9排出,所述发动机大风扇1全部吸取来自所述冷却进风口的冷风对所述散热器7进行冷却。

本实施例利用双风扇固定轴5把离心风扇2、发动机大风扇1同时固定在一根轴上,双风扇固定轴5与柴油发动机4曲轴上的皮带轮定位安装,由柴油发动机4通过皮带传动装置10驱动双风扇1、2工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双风扇固定轴5为带有三个法兰的一体化锻造轴,所述锻造轴的三个法兰上设置有相互同轴的定位止口,所述锻造轴的三个法兰分别通过所述定位止口依次连接所述柴油发动机4的曲轴、离心风扇2、发动机大风扇1。

其中,所述述锻造轴的三个法兰的定位止口在同一车加工工序中一次加工完成以提高其同轴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