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冷器主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07274发布日期:2021-09-29 02:43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中冷器主片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散热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中冷器主片结构。


背景技术:

2.中冷器是弥补涡轮增压式发动机缺陷的产物,它位于涡轮增压器和发动机空气入口之间,功用在于降低增压空气进气温度,提高进气密度,从而提高发动机单位体积功率,降低燃油消耗和有害物质的排放等。
3.现有的中冷器中,中冷器主片结构和中冷器散热管之间均采用直接钎焊的方法,钎焊质量与中冷器散热管与主片的间隙密切相关,在理想状态下,如图1所示,散热管在散热带的支撑作用下位于主片上安装孔的中间位置,散热管距离安装孔的上下内壁距离相等,且散热管和安装孔下侧壁之间的间隙l1

l5相等,相邻散热管之间的间距h相等,即使得中冷器部分散热管与主片在组装后间隙均匀,若在该状态下进行钎焊,则焊接效果最好。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如图2所示,由于散热管安装时相互之间的挤压力等原因,将导致散热带被压紧,进而使得散热管偏离安装孔中间位置,散热管和安装孔下侧壁之间的间隙从l1

l5不断增大(间隙叠加导致),相邻散热管之间的间距h不等,即中冷器部分散热管与主片在组装后间隙不均匀。
4.当中冷器部分散热管与主片在组装后间隙不均匀时,将导致钎焊强度差,中冷器散热管靠近主片焊接接头的地方很容易产生裂痕,直至发生泄漏,这种状况在散热管数量少的中冷器上不明显,但是在重型卡车或者大型挖掘机用的中冷器上就凸显出来了,一般中冷器重型卡车或者大型挖掘机用中冷器散热要求大,散热管数量较多,中冷器散热管与主片在组装后间隙不均匀的情况会大大增多,导致钎焊强度差,使用过程中主片焊接接头的地方容易振动开裂,影响中冷器的使用寿命。
5.同时,由于散热管数量较多,过多中冷器散热管与主片在组装后间隙不均匀时,最外侧的中冷器散热带由于叠加间隙增大,很容易发生中冷器散热带掉落等情况,影响中冷器焊接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6.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冷器主片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冷器散热管与主片在组装后间隙不均匀导致中冷器主片结构和中冷器散热管之间钎焊质量差等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冷器主片结构,包括主片,沿着主片的长度方向排列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安装有散热管,所述安装孔包括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散热管和第一安装孔间隙配合,所述散热管和第二安装孔过渡配合,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在主片上混合设置。
8.进一步地,当所述散热管和第二安装孔之间间隙配合时,所述散热管与第一安装孔的配合间隙大于其与第二安装孔的配合间隙。
9.进一步地,所述主片成对设置,所述散热管的一端和一个主片连接,所述散热管的另一端和另一个主片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主片中部和两端的安装孔为第二安装孔。
11.进一步地,除了主片中部和两端的安装孔外,剩余的安装孔沿着主片的中线对称设置,该中线与主片的长度方向垂直。
12.进一步地,当一个主片上安装孔的数量小于等于四十时,除了主片两端和中部的安装孔外,每两个第一安装孔后设置一个第二安装孔。
13.进一步地,当一个主片上安装孔的数量大于四十时,除了主片两端和中部的安装孔外,每一个第一安装孔后设置一个第二安装孔。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宽度为6.4(+0.06,+0.10)mm,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宽度为6.3(+0.05,

0.04)mm,散热管的宽度为6.3(+0.06,

0.10)mm。
15.进一步地,所述主片之间的相邻散热管之间设置有散热带。
16.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中冷器主片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由于散热管与第一安装孔的配合间隙大于其与第二安装孔的配合间隙,使得散热管和第二安装孔之间的配合间隙较小,即可叠加间隙便较小,有效的改善了间隙不均匀的问题。而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在主片上混合设置,相当于第二安装孔起到了间隙纠正的作用,使得散热管和安装孔之间的间隙更加均匀,也就保证了钎焊质量,减小了主片焊接接头地方振动开裂的风险。
附图说明
18.图1为现有中冷器主片结构在理想状态下的示意图。
19.图2为现有中冷器主片结构在实际使用状态下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中冷器主片结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安装孔在四十以下时安装孔在主片上的左视分布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安装孔在四十以上时安装孔在主片上的左视分布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孔的结构示意图。
24.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安装孔的结构示意图。
25.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散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主片1、安装孔2、第一安装孔201、第二安装孔202、散热管3、散热带4。
27.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28.实施例
29.如图3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冷器主片结构,包括主片1,主片1成对设置,主片1上开设有安装孔2,安装孔2沿着主片1长度方向排列开设,安装孔2内装有散热管
3,安装孔2的形状和散热管3端部形状一致,散热管3和主片1之间垂直设置且通过钎焊固定,散热管3两端位于主片1上的安装孔2内且散热管3之间平行设置,主片1之间的相邻两个散热管3之间为散热带4。
30.主片1上的安装孔2包括两种类型,即安装孔2包括第一种尺寸大小的第一安装孔201以及第二种尺寸大小的第二安装孔202,加工完成后第一安装孔201的宽度h1为6.4(+0.06,+0.10)mm,第二安装孔202的宽度h2为6.3(+0.05,

0.04)mm,散热管3的宽度h3为6.3(+0.06,

0.10)mm。散热管3与第一安装孔201之间间隙配合,散热管3和第二安装孔202之间过渡配合(间隙配合或过盈配合),即当散热管3和第二安装孔202之间间隙配合时,散热管3与第一安装孔201之间的配合间隙大于其与第二安装孔202之间的配合间隙。
31.第一安装孔201和第二安装孔202在主片1上的设置规律如下所示:
32.首先,主片1两端起始两个安装孔2为第二安装孔202。主片1两端起始两个安装孔2为第二安装孔202,由于第二安装孔202和散热管3之间是过盈配合或者间隙配合,即第二安装孔202和散热管3之间没有间隙或者间隙十分小,散热管3安装在第二安装孔202内后基本上没有位置偏移,避免散热管3过多时导致间隙叠加使得主片1端部间隙过大的问题出现。
33.其次,主片1中心位置的两个安装孔2为第二安装孔202。主片1的中间两个安装孔2设置成第二安装孔202后,散热管3安装在第二安装孔202内后基本上没有位置偏移,即相当于将主片1上下两端的间隙叠加隔断,这时散热管3在安装孔2内的间隙叠加只能在主片1中部以上和中部以下,避免散热管3数量较多时,过多中冷器散热管3与主片1在组装后间隙不均匀,最外侧的散热带4由于叠加间隙增大发生中冷器散热带4掉落等情况。
34.然后,剩余的安装孔2沿着主片1在水平中线对称分布(如图1和图2所示)。当一个主片1上安装孔2的数量小于等于四十时,每两个第一安装孔201后设置一个第二安装孔202,主片1两端的两个第二安装孔202后面是两个第一安装孔201,即除了主片1两端和中间以外,每两个第一安装孔201之间间隔一个第二安装孔202。当一个主片1上安装孔2的数量大于四十时,每一个第一安装孔201后设置一个第二安装孔202,主片1两端的两个第二安装孔202后是一个第一安装孔201,即除了主片1两端和中间以外,每一个第一安装孔201之间间隔一个第二安装孔202。剩余的安装孔2对称分布后,规律性的采用了第一安装孔201和第二安装孔202,保证了中冷器主片1和散热管3的间隙均匀,同时,由于第二安装孔202与散热管3之间的配合间隙比较小,相应的在第二安装孔202内进行散热管3的安装将相对于在第一安装孔201内进行散热管3的安装而言更加不便,因此,第一安装孔201和第二安装孔202的混合设置,与只使用第二安装孔202而言,有效的提高了散热管3插入效率,更加适用于实际操作。
35.具体实施时,本方案种第一安装孔201和第二安装孔202的分布设置,保证了散热管3和主片1之间的间隙均匀性,也就保证了钎焊质量,避免了靠近主片1焊接接头的地方产生裂痕。同时,保证了相邻散热管3之间的间距均匀,也就保证了中冷器冷却时的冷却均匀性。
36.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