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防水排气消音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63171发布日期:2022-01-19 17:01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型防水排气消音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进型防水排气消音器。


背景技术:

2.工程机械的工作场地一般在室外,进行工作时发动机的排气系统往往会产生极大噪音,影响周围环境,对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极大影响;排气消音器是发动机排气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是一款抑制排气噪音的产品,其主要功能是降低发动机排气噪音。但工程机械往往停留在室外,因此当遇到雨雪天气,雨雪会顺着排气消音器进入到发动机气缸,甚至会出现蛇虫老鼠也通过排气消音器进入发动机气缸的情况,在不知情的情况启动可能会造成发动机的活塞、连杆、轴瓦、气缸等的损毁,即使知情后的发动机的维修保养也是费时费力成本较高。现有的通用发动机排气消音器,根据结构不同,其消音效果也大不一样,但总体上结构都较为简单,导致消音效果不佳,噪音较大,同时对异物进入发动机的防控能力差,难以适应户外工作环境。
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消音效果良好且能有效避免异物进入发动机对设备造成损坏的新型消音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型防水排气消音器,其优点是消音效果良好且能有效避免异物进入发动机对设备造成损坏。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改进型防水排气消音器,包括本体、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设于所述本体底端;所述出气管设于所述本体顶端;
6.所述出气管的上端内壁设有环状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设有一柱状的滑块,所述出气管的上端外壁开有出气口;所述滑块为轻质材料;所述出气管顶端密封且套接有一防水套。
7.通过上述设置,出气管上形成了一个自动开关装置,当排气时,气流将滑块向上冲击,露出开口,然后从开口排出,排完后滑块回落堵住开口,同时出气管顶端套接有一防水套,进一步加强了防异物的能力。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气管一端开口且设于所述本体外,另一端密封且设于所述本体内,所述进气管设于所述本体内的一端上设有消音孔。
9.本装置中的进气管在本体内形成了第一道消音结构,对进气进行初步的消音。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气管设于所述本体内的一端外同轴套接有一套篮,所述套篮底端设有消音孔。
11.套篮在进气管外形成了第二道消音结构,气流通过进气管进入套篮与进气管之间的空间,空间容积发生变化,气体膨胀消音,再向下流动,通过套篮底端设有的消音孔排除。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篮上设有一向下突出的圆锥消音板,所述圆锥
消音板上设有消音孔。
13.圆锥消音板形成了本装置中的第三道消音结构,从套篮底端的消音孔排除的气体进入套篮与圆锥消音器之间的空间,然后向上流动,经过圆锥消音器的突面进一步缓流消音。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圆锥消音板的锥面上设有吸音棉。
15.吸音棉构成本新型的最后一道吸音结构,本装置四层吸音结构层层递进,将噪音音量逐步降低,能起到良好的消音效果。
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气管上固定有一连接环,所述防水套通过所述连接环与所述出气管顶端套接。
1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块的直径与所述滑槽的内径相同。
1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块位于所述滑槽底端时,所述开口被所述滑块密封;所述滑块位于所述滑槽顶端时,所述开口打开。
19.本技术中开口的位置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太高时滑块被气流顶到滑槽顶部反而会阻塞开口,太低时滑块无法对其密封,无法自动开关。
2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型防水排气消音器,装置内部的进气管、套篮、圆锥消音板和吸音棉构成了四道吸音结构,层层递进,起到良好的降噪效果;本装置还在出口管处设置有滑槽和滑块,构成了一个自动开关装置,能有效避免异物进入发动机造成设备的损坏。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施例所述的改进型防水排气消音器的剖面图。
22.附图标记:1、进气管;2、本体;3、出气管;4、滑槽;5、滑块;6、开口;7、防水套;8、连接环;9、套篮;10、圆锥消音板;11、吸音棉。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4.实施例:
25.参考图1,一种改进型防水排气消音器,包括本体2、进气管1和出气管3;进气管1设于本体2底端;出气管3设于本体2顶端;出气管3的上端内壁设有环状的滑槽4,滑槽4内滑动设有一柱状的滑块5,出气管3的上端外壁开有三个出气口,本实用新型并为对出气口数量与形状进行具体限定,能达到排气效果即可;滑块5为轻质材料,避免滑块5过重难以被气流顶动;出气管3顶端密封且套接有一防水套7,通过上述设置,出气管3上形成了一个自动开关装置,当排气时,气流将滑块5向上冲击,露出开口6,然后从开口6排出,排完后滑块5回落堵住开口6,同时出气管3顶端套接有一防水套7,进一步加强了防异物的能力。
26.其中,进气管1一端开口6且设于本体2外,另一端密封且设于本体2内,进气管1设于本体2内的一端上设有消音孔;本装置中的进气管1在本体2内形成了第一道消音结构,对气流进行初步的消音。
27.其中,进气管1设于本体2内的一端外同轴套接有一套篮9,套篮9底端设有消音孔;套篮9在进气管1外形成了第二道消音结构,气流通过进气管1进入套篮9与进气管1之间的
空间,空间容积发生变化,气体膨胀消音,再向下流动,通过套篮9底端设有的消音孔排除。
28.其中,套篮9上设有两个向下突出的圆锥消音板10,圆锥消音板10上设有消音孔;圆锥消音板10形成了本装置中的第三道消音结构,从套篮9底端的消音孔排除的气体进入套篮9与圆锥消音器之间的空间,然后向上流动,经过圆锥消音器的突面进一步缓流消音。
29.其中,靠近出气管3的圆锥消音板10的锥面上设有吸音棉11,吸音棉11构成本新型的最后一道吸音结构,本装置四层吸音结构层层递进,将噪音音量逐步降低,能起到良好的消音效果。
30.其中,出气管3上固定有一连接环8,防水套7通过连接环8与出气管3顶端套接;滑块5的直径与滑槽4的内径相同,提高滑块5对开口6的密封效果。
31.其中,滑块5位于滑槽4底端时,开口6被滑块5密封;滑块5位于滑槽4顶端时,开口6打开;开口6的位置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太高时滑块5被气流顶到滑槽4顶部反而会阻塞开口6,太低时滑块5无法对其密封,无法自动开关。
3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气流从进气管1进入本体2内,通过进气管1外的消音孔进入进气管1与套篮9之间更大的空腔进行第一次消音,气流继续向下流动,通过套篮9底端的消音孔进入套篮9与圆锥消音板10之间的空间进行第二次消音,气流向上流动,经过圆锥消音器的突面缓流进行第三步消音,最后通过吸音棉11进行第四次消音;进行消音后的气流进入出气管3,滑块5在气流的作用下沿着滑槽4向上移动打开开口6,气流排除,滑块5滑落堵住开口6避免异物进入。
33.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