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舱电站的双机共用散热系统及方舱电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72829发布日期:2021-11-30 00:09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方舱电站的双机共用散热系统及方舱电站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方舱电站的发电机组散热技术领域,更加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方舱电站的双机共用散热系统及方舱电站。


背景技术:

2.目前,常规方舱电站的发电机组散热系统均是一台发电机组配备一套独立的散热系统,同时还需考虑高温环境下进行裕度设计,造成散热系统数量多,成本高,散热能力裕度大,大马拉小车的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对于空间紧凑的方舱电站,一个方舱内设置两台机组,空间非常紧张,如每台机组配备一套散热系统,会占用大量的方舱内部空间,同时还需在舱壁上开设各自的进排风口,会产生重量大、噪声高、环境适应性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现有方舱电站内每台发电机组配备一套散热系统造成的空间紧张问题,本实用新型创新地提供了一种方舱电站的双机共用散热系统,两台发电机组共用一个散热系统,减少重量、降低噪声、缩减成本,解决了方舱电站散热系统“大马拉小车”的现象,有效减少对方舱内部空间的需求。
4.为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方舱电站的双机共用散热系统,包括两台发电机组、散热水箱、膨胀水箱和风机,所述散热水箱与所述膨胀水箱循环连接,所述风机与所述散热水箱固定连接,所述风机的风向正对两台发电机组,所述散热水箱的出水口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分别与两台发电机组的进水管连通,所述散热水箱的回水口连接有回水管,所述回水管分别与两台发电机组的排水管连通,所述出水管或两个所述进水管上设有单向阀。
5.进一步地,所述出水管上设有第一循环泵。
6.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水箱包括上水室和下水室,所述上水室和所述下水室连通,所述膨胀水箱上设有水箱上连接管和水箱下连接管,所述水箱上连接管与所述上水室连通,所述水箱下连接管与所述下水室连通,所述水箱上连接管或所述水箱下连接管上设有第二循环泵。
7.进一步地,所述膨胀水箱内设有液位传感器。
8.进一步地,所述膨胀水箱顶部设有通气孔。
9.进一步地,所述风机为轴流风机。
10.进一步地,所述风机的数量为4个,4个所述风机呈阵列排布在所述散热水箱的一侧,4个所述风机并联电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出水管上设有出水温度传感器。
12.进一步地,所述回水管上设有回水温度传感器。
13.为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方舱电站,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方舱电站的双机共用散热系统。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5.(1)本实用新型的方舱电站的双机共用散热系统,两台发电机组共用一个散热系统,减少重量、降低噪声、缩减成本,解决了方舱电站散热系统“大马拉小车”的现象,有效减少对方舱内部空间的需求。
16.(2)本实用新型的膨胀水箱能根据发电机组工作时的散热需求容纳冷却液的膨胀量,为散热水箱缓冲压力波动及进行冷却介质的补给。
17.(3)本实用新型的出水管或进水管路上设置单向阀,避免两台发电机组之间产生小循环,影响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方舱电站的双机共用散热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方舱电站的双机共用散热系统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水管与两台发电机组的进水管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两台发电机组的排水管与回水管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22.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循环冷却液流向示意图。
23.图中,
24.1、发电机组;11、进水管;12、排水管;13、单向阀;2、散热水箱;21、出水管;22、回水管;23、上水室;24、下水室;3、膨胀水箱;4、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舱电站的双机共用散热系统及方舱电站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说明。
26.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具体公开了一种方舱电站的双机共用散热系统,包括两台发电机组1、散热水箱2、膨胀水箱3和风机4,散热水箱2与膨胀水箱3循环连接,风机4与散热水箱2固定连接,风机4的风向正对两台发电机组1,在本实施例中,风机4固定在散热水箱2和两台发电机组1之间。散热水箱2的出水口连接有出水管21,如图3所示,出水管21分别与两台发电机组1的进水管11连通;散热水箱2的回水口连接有回水管22,如图4所示,回水管22分别与两台发电机组1的排水管12连通;出水管21或两个进水管11上设有单向阀13,单向阀13的设置避免两台发电机组1之间产生小循环、影响散热效果。
27.两台发电机组1互为备份或者短时并机,散热水箱2为柴油机标准散热水箱,可满足环境温度指标下电站正常工作,散热水箱2对两台发电机组1进行水冷散热,风机4对两台发电机组1进行风冷散热,膨胀水箱3为散热水箱2缓冲压力波动及进行冷却介质的补给,整个散热系统的散热效果好,可同时满足两台发电机组1的散热需求,占用方舱内的空间较少,节省方舱电站内部空间,减少重量、降低噪声、缩减成本,解决了方舱电站散热系统“大马拉小车”的现象。
28.如图5所示,箭头方向为散热管路内冷却液的循环流动方向,散热水箱2内的冷却液经出水管21分别进入两个进水管11内,进入两个发电机组1的发动机进水口,对发动机缸体进行冷却;发动机加热后的水经发动机出水口分别经两个排水管12进入回水管22内,经回水管22进入散热水箱2内。在散热循环过程中,膨胀水箱3可为散热水箱2补充冷却液,满
足散热需求。
29.在本实施例中,出水管21上设有第一循环泵,使冷却液在散热水箱2和两台发电机组1之间循环流动,进行循环水冷降温。
30.如图2和5所示,散热水箱2包括上水室23和下水室24,上水室23和下水室24连通,膨胀水箱3上设有水箱上连接管和水箱下连接管,水箱上连接管与上水室23连通,水箱下连接管与下水室24连通,水箱上连接管或水箱下连接管上设有第二循环泵。膨胀水箱3为散热水箱2缓冲压力波动及进行冷却介质的补给,膨胀水箱3能根据发电机组1工作时的散热需求容纳冷却液的膨胀量。
31.膨胀水箱3内设有液位传感器,通过液位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膨胀水箱3内的冷却液量。
32.膨胀水箱3顶部设有通气孔,保持膨胀水箱3内外压力平衡。
33.风机4为轴流风机4,优选为可调速电子式轴流风机4,可根据电站工作的环境温度进行转速的调节。
34.风机4的数量为4个,4个风机4呈阵列排布在散热水箱2的一侧,4个风机4并联电连接。可以根据散热需求调节开启的风机4的数量和风速,保证散热效果的同时节能降耗。散热水箱2上可固定一个框架,4个风机4固定在框架内。
35.出水管21上设有出水温度传感器,监测散热水箱2的出水温度。回水管22上设有回水温度传感器,监测回水温度。根据出水温度和回水温度可判断散热需求,调整冷却液的温度和冷却液量。
36.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方舱电站,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方舱电站的双机共用散热系统。
37.本实施例的散热系统在方舱电站内部可采用分布式布置,灵活简单,便于维护。可减少方舱电站的重量、降低噪声、缩减成本,减少方舱空间的需求,解决方舱电站散热系统“大马拉小车”的现象。而且,本实施例的散热系统的散热效果好,能有效减少方舱进排风口的面积,提高方舱电站的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
3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9.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0.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本实施例”、“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
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41.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实质内容上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简单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