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分离装置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66030发布日期:2022-01-26 21:1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上部分别开设有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所述壳体(1)的下部开设有出油口;导油通道(10),所述导油通道(10)呈u形并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的下部,所述导油通道(10)的一端设置有导入口,所述导油通道(10)的另一端设置有导出口,所述导出口与所述出油口连通,其中,所述导入口的高度高于所述导出口的高度;油气分离组件,所述油气分离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的上部,所述油气分离组件分别与所述进气口(11)、所述出气口(12)和所述导入口相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分离组件包括第一分离组件(2),所述油气分离装置还包括:导油板(5),所述导油板(5)设于在所述壳体(1)内并位于所述第一分离组件(2)的下方;隔板(6),所述隔板(6)设于所述壳体(1)内并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隔板(6)和所述导油板(5)之间限定出第一导油通道(14),所述导油板(5)和所述壳体(1)之间限定出第二导油通道(15),所述第二导油通道(15)位于所述第一导油通道(14)和所述出油口之间,所述第一导油通道(14)和所述第二导油通道(15)相互连通并共同形成所述导油通道(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板(5)、所述壳体(1)和所述隔板(6)限定出第一分离腔(13),所述第一分离腔(13)分别与所述进气口(11)、所述导入口连通,所述第一分离组件(2)包括:第一分离挡板(23)和第二分离挡板(24),所述第一分离挡板(23)位于所述第二分离挡板(24)邻近所述进气口(11)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一分离挡板(23)安装在所述第一分离腔(13)的上壁,所述第二分离挡板(24)安装在所述第一分离腔(13)的下壁,以在所述第一分离腔(13)内构造出s形的分离通道,且所述第二分离挡板(24)的下部开设有第一回油孔(2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离组件(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分离组件(2)沿自所述进气口(11)至所述出气口(12)方向间隔开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离挡板(23)与所述进气口(11)相对设置,且在竖直平面的投影上,所述进气口(11)的投影在所述第一分离挡板(23)的投影内。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6)和所述壳体(1)限定出第二分离腔(16),所述第二分离腔(16)连通所述出气口(12),所述油气分离组件还包括第二分离组件(3),所述第二分离组件(3)设在所述隔板(6)上,以连通所述第一分离腔(13)和所述第二分离腔(16)。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离腔(16)的底壁沿远离所述隔板(6)的方向逐渐向上倾斜,所述隔板(6)的下部形成有第二回油孔(61),所述第二回油孔(61)分别连通所述第一导油通道(14)和所述第二分离腔(16)。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离组件(3)包括:冲击式孔板(34),所述冲击式孔板(34)包括:网孔板(341)、冲击件(342)和挡板(343),所述网孔板(341)上形成有多个网孔,所述冲
击件(342)与所述网孔对应设有多个,所述网孔板(341)和所述挡板(343)之间间隔开以构造出腔体,所述腔体的上端形成有上连通口(344),所述腔体的下端形成有下连通口(345),所述腔体分别通过所述上连通口(344)和所述下连通口(345)连通所述第二分离腔(16)。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分离组件还包括第三分离挡板(4),所述第三分离挡板(4)设于所述第二分离腔(16)中,并位于所述第二分离组件(3)和所述出气口(12)之间。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油气分离装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的油气分离装置,油气分离装置包括:壳体、导油通道和油气分离组件,壳体的上部分别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壳体的下部开设有出油口;导油通道呈U形并设置于壳体内的下部,导油通道的一端设置有导入口,导油通道的另一端设置有导出口,导出口与出油口连通,其中,导入口的高度高于导出口的高度;油气分离组件设置于壳体内的上部,油气分离组件分别与进气口、出气口和导入口相对应。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油气分离装置通过合理布置结构简单的油气分离组件,实现油气分离装置结构布置紧凑,不仅满足分离和回油要求,还具有高效的分离效率,对降低环境污染、节约能源、满足消费者需求有重大意义。者需求有重大意义。者需求有重大意义。


技术研发人员:孙佳楠 王晋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3
技术公布日:2022/1/2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