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饱和蒸汽发电供汽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97558发布日期:2022-03-17 02:16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型饱和蒸汽发电供汽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电供汽系统,更确切的说是一种大型饱和蒸汽发电供汽系统。


背景技术:

2.钢铁企业中,各种余热、余能资源密集,有效利用二次能源是节能降耗的重要手段之一。炼钢工序采用汽化冷却的方式回收转炉生产过程中的余热,产生蒸汽。由于汽化冷却锅炉产生的饱和蒸汽温度低、含水量大,同时受到转炉周期性生产的限制,压力、蒸汽产量波动性大,如果直接用于汽轮机发电使用,严重影响汽轮机寿命,造成能源损失和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型饱和蒸汽发电供汽系统,能够将数组蒸汽源与分汽缸组合,当可以利用数组数组蒸汽源的蒸汽在分汽缸组合,降低对汽轮机供应蒸汽的波动性,避免影响汽轮机寿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本实用新型的将钢铁企业富裕间歇性、不稳定饱和蒸汽转变为稳定、连续输出的低压饱和蒸汽,并将其用于发电,不仅能够保证汽轮发电机组运行安全及寿命,而且可以有效利用余热余能,节约资源。
4.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大型饱和蒸汽发电供汽系统,包括数组蒸汽源,数组蒸汽源的出口均连通一个第二蒸汽管路,数个第二蒸汽管路均与分汽缸的进口连通,分汽缸的出口连通第三蒸汽管路,第三蒸汽管路的一端安装汽水分离器,第三蒸汽管路与汽水分离器的进口连通,汽水分离器的出口连通第四蒸汽管路,第四蒸汽管路连接汽轮发电机组,第四蒸汽管路与汽轮发电机组的蒸汽进口配合。
6.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蒸汽源包括汽化冷却汽包、球形蓄能器、软化水补水管路,软化水补水管路的一端与球形蓄能器的软化水进口连通,软化水补水管路上设置补水流量调节阀,补水流量调节阀能够控制软化水补水管路的通断,汽化冷却汽包的出口连通第一蒸汽管路,第一蒸汽管路的一端与球形蓄能器的蒸汽进口连通,球形蓄能器的蒸汽出口连通第二蒸汽管路,第二蒸汽管路上设置蒸汽压力调节阀,蒸汽压力调节阀能够控制第二蒸汽管路内部的气流流量大小。
7.所述汽水分离器包括第二箱体、第一箱体,第二箱体的一侧连通第三管,第三管与第三蒸汽管路连通,第二箱体的另一侧连通第四管,第二箱体的中部连接金属隔板,金属隔板位于第三管的出口和第四管的进口之间,金属隔板将第二箱体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一个倒置的u形结构,金属隔板的内部设置加热器,第四管与第一箱体的底部一侧连通,第一箱体的另一侧插接第一管,第一管穿过第一箱体的侧壁,第一箱体的一端连通纵管,纵管的上口位于第一箱体的内侧上部,第一箱体的底部连通第一气动疏水阀,第一气动疏水阀的进口连通第一箱体,第一箱体的侧部安装液位计。
8.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将数组蒸汽源与分汽缸组合,当可以利用数
组数组蒸汽源的蒸汽在分汽缸组合,降低对汽轮机供应蒸汽的波动性,避免影响汽轮机寿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本实用新型的将钢铁企业富裕间歇性、不稳定饱和蒸汽转变为稳定、连续输出的低压饱和蒸汽,并将其用于发电,不仅能够保证汽轮发电机组运行安全及寿命,而且可以有效利用余热余能,节约资源。本实用新型的汇总、集合钢铁企业不同汽化冷却锅炉产生的蒸汽余能,经转化后统一调配、输出,有利于全厂蒸汽平衡利用,减少部分蒸汽用户对火力发电抽汽的使用,提高整体发电效率。
附图说明
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1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
13.实施例1:
14.一种大型饱和蒸汽发电供汽系统,如图1-图2所示,包括数组蒸汽源,数组蒸汽源的出口均连通一个第二蒸汽管路5,数个第二蒸汽管路5均与分汽缸15的进口连通,分汽缸15的出口连通第三蒸汽管路16,第三蒸汽管路16的一端安装汽水分离器17,第三蒸汽管路16与汽水分离器17的进口连通,汽水分离器17的出口连通第四蒸汽管路18,第四蒸汽管路18连接汽轮发电机组19,第四蒸汽管路18与汽轮发电机组19的蒸汽进口配合。
15.钢铁企业中,各种余热、余能资源密集,有效利用二次能源是节能降耗的重要手段之一。炼钢工序采用汽化冷却的方式回收转炉生产过程中的余热,产生蒸汽。由于汽化冷却锅炉产生的饱和蒸汽温度低、含水量大,同时受到转炉周期性生产的限制,压力、蒸汽产量波动性大,如果直接用于汽轮机发电使用,严重影响汽轮机寿命,造成能源损失和浪费。
16.本实用新型将数组蒸汽源与分汽缸15组合,当可以利用数组数组蒸汽源的蒸汽在分汽缸15组合,降低对汽轮机供应蒸汽的波动性,避免影响汽轮机寿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本实用新型的将钢铁企业富裕间歇性、不稳定饱和蒸汽转变为稳定、连续输出的低压饱和蒸汽,并将其用于发电,不仅能够保证汽轮发电机组运行安全及寿命,而且可以有效利用余热余能,节约资源。本实用新型的汇总、集合钢铁企业不同汽化冷却锅炉产生的蒸汽余能,经转化后统一调配、输出,有利于全厂蒸汽平衡利用,减少部分蒸汽用户对火力发电抽汽的使用,提高整体发电效率。
17.适用范围具体实施的选材和可行性分析:我们实际制作的样品以说明书附图作为图纸,按照说明书附图中各个部件的比例和配合方式实施,所述的连接为强力胶黏剂连接焊接铆接法兰连接一体成型式连接等常用的连接方式,实际制作时可以根据实际连接强度需要无需创造性的选择对应的连接方式连接点的厚度和强度。
18.实施例2:
19.一种大型饱和蒸汽发电供汽系统,如图1-图2所示,包括数组蒸汽源,数组蒸汽源的出口均连通一个第二蒸汽管路5,数个第二蒸汽管路5均与分汽缸15的进口连通,分汽缸
15的出口连通第三蒸汽管路16,第三蒸汽管路16的一端安装汽水分离器17,第三蒸汽管路16与汽水分离器17的进口连通,汽水分离器17的出口连通第四蒸汽管路18,第四蒸汽管路18连接汽轮发电机组19,第四蒸汽管路18与汽轮发电机组19的蒸汽进口配合。所述蒸汽源包括汽化冷却汽包1、球形蓄能器3、软化水补水管路6,软化水补水管路6的一端与球形蓄能器3的软化水进口连通,软化水补水管路6上设置补水流量调节阀7,补水流量调节阀7能够控制软化水补水管路6的通断,汽化冷却汽包1的出口连通第一蒸汽管路2,第一蒸汽管路2的一端与球形蓄能器3的蒸汽进口连通,球形蓄能器3的蒸汽出口连通第二蒸汽管路5,第二蒸汽管路5上设置蒸汽压力调节阀4,蒸汽压力调节阀4能够控制第二蒸汽管路5内部的气流流量大小。
20.本实用新型的球形蓄能器3能够蓄积蒸汽,并将蒸汽输送到第二蒸汽管路5中。
21.实施例3:
22.一种大型饱和蒸汽发电供汽系统,如图1-图2所示,包括数组蒸汽源,数组蒸汽源的出口均连通一个第二蒸汽管路5,数个第二蒸汽管路5均与分汽缸15的进口连通,分汽缸15的出口连通第三蒸汽管路16,第三蒸汽管路16的一端安装汽水分离器17,第三蒸汽管路16与汽水分离器17的进口连通,汽水分离器17的出口连通第四蒸汽管路18,第四蒸汽管路18连接汽轮发电机组19,第四蒸汽管路18与汽轮发电机组19的蒸汽进口配合。所述汽水分离器17包括第二箱体25、第一箱体21,第二箱体25的一侧连通第三管28,第三管28与第三蒸汽管路16连通,第二箱体25的另一侧连通第四管29,第二箱体25的中部连接金属隔板26,金属隔板26位于第三管28的出口和第四管29的进口之间,金属隔板26将第二箱体25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一个倒置的u形结构,金属隔板26的内部设置加热器27,第四管29与第一箱体21的底部一侧连通,第一箱体21的另一侧插接第一管23,第一管23穿过第一箱体21的侧壁,第一箱体21的一端连通纵管22,纵管22的上口位于第一箱体21的内侧上部,第一箱体21的底部连通第一气动疏水阀30,第一气动疏水阀30的进口连通第一箱体21,第一箱体21的侧部安装液位计24。
23.公开号:cn201684497u公开了圆筒式汽水分离器,我们在应用中发现,这种汽水分离器对汽水分离的效果较差,出口内依然会存在较多的未转化成蒸汽的液滴。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箱体25、金属隔板26、加热器27、第三管28、第四管29的组合,在第一箱体21的蒸汽进入之前,一方面利用金属隔板26挡在第三管28与第四管29之间,从而将第三管28内部质量较大的液滴直接阻挡,而蒸汽可以通过u形空间通过第四管29进入第一箱体21,从而减少进入到第一箱体21内部气流中的液体,另一方面,加热器27让金属隔板26升温,液滴被金属隔板26阻挡后,能够被部分气话,提高蒸汽量。第二箱体25的底部连通第二气动疏水阀31。
2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