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风能加热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84100发布日期:2022-04-22 12:59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风能加热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风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能源风能加热设备。


背景技术:

2.风能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动能。太阳能的一种转化形式,由于太阳辐射造成地球表面各部分受热不均匀,引起大气层中压力分布不平衡,在水平气压梯度的作用下,空气沿水平方向运动形成风,现有的风能加热设备,其中的发电风轮的朝向一般都是固定的,风向发生改变时,难以及时进行调整,并且发电风轮长时间暴露在外,容易出现生锈卡顿的现象,导致转动起来不够流畅。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风能加热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发电风轮的朝向一般都是固定的,风向发生改变时,难以及时进行调整,并且发电风轮长时间暴露在外,容易出现生锈卡顿的现象,导致转动起来不够流畅的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新能源风能加热设备,包括壳体、支杆以及发电风轮,所述支杆设有两根并分别位于壳体上方左右侧,且所述发电风轮设有四组并两个为一组分别安装在两根所述支杆左右侧上方;
6.所述壳体上表面开有转槽,且所述转槽内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壳体内部上方设置有驱动腔,且所述驱动腔内顶部中前方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输出端与转盘底部固定连接;
7.所述发电风轮内部开有左右贯通的转口,且所述转口内横向贯穿有转筒,所述转筒表面与转口内壁之间滚动连接有若干颗滚珠,所述转筒表面且位于转口内部分开有一圈细孔,且所述转筒内部左右侧均嵌入有贯穿其外端的吸油棉,两块所述吸油棉之间设置有位于转筒内的海绵。
8.作为优选的,两根所述支杆底部与转盘上表面固定连接。
9.作为优选的,所述发电风轮左右侧均设置有圆盘,且所述转筒两端分别活动贯穿相邻的所述圆盘靠内的一侧,所述圆盘内部上方开有储油腔,且所述储油腔内顶部开有贯通圆盘表面的进油口,所述进油口内塞入有密封盖,且所述发电风轮表面固定有四片等距排布的风叶。
10.作为优选的,所述吸油棉末端位于储油腔内,且所述滚珠表面与细孔表面接触。
11.作为优选的,所述驱动腔内部中间安装有位于电动机后侧的风能发电机,且所述风能发电机左右侧均电性连接有位于驱动腔内部的蓄电池,所述风能发电机与发电风轮电性连接,且所述电动机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12.作为优选的,所述壳体内部中间设有隔热腔,且所述隔热腔下方固定有隔热板。
13.作为优选的,所述隔热板下方安装有位于壳体内底部的加热筒,且环绕所述加热
筒外部前后侧均安装有若干根位于壳体内的加热灯管,所述加热灯管之间串联,且所述加热灯管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14.作为优选的,所述加热筒底部左右侧固定有支块,且所述加热筒底部中间接通有贯穿出壳体底部的排液管。
15.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
16.通过电动机输出端带动转盘在转槽内转动,转盘在转动的同时也将带动两根支杆上的发电风轮进行转动,使用者便可以根据风向对发电风轮的朝向进行调整,这样有利于发电风轮可以充分利用风进行自转而进行发电,并且调整发电风轮的过程简单方便,大大提高了发电风轮的工作效果;
17.吸满润滑油的吸油棉将会润滑油涂满整个转筒的内壁,利用两块吸油棉之间的海绵,也可以吸附润滑油,使得转筒的内壁时刻保持润滑,细孔可以将转筒内的润滑油送出并与滚珠表面接触,这样便可以对滚珠进行润滑,有利于减少滚珠与转筒表面和转口内壁之间的摩擦,同时也使得发电风轮在转动时可以更加的流畅,并且利用储油腔、吸油棉和海绵的配合,可以时刻保持整个发电风轮的润滑,避免发电风轮出现生锈和卡顿的现象,大大提高了其转动起来的流畅度。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发电风轮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发电风轮侧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21.图1-3中:壳体1、驱动腔101、蓄电池102、风能发电机103、电动机104、转槽105、转盘106、隔热腔107、隔热板108、加热灯管109、加热筒110、支块111、排液管112、支杆2、发电风轮3、风叶301、转口302、滚珠303、转筒304、细孔305、吸油棉306、海绵307、圆盘308、储油腔309、密封盖310。
具体实施方式
22.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能源风能加热设备,包括壳体1、支杆2以及发电风轮3,支杆2设有两根并分别位于壳体1上方左右侧,且发电风轮3设有四组并两个为一组分别安装在两根支杆2左右侧上方;
23.具体的,通过两根支杆2能够起到支撑发电风轮3的作用;
24.壳体1上表面开有转槽105,且转槽105内转动连接有转盘106,壳体1内部上方设置有驱动腔101,且驱动腔101内顶部中前方安装有电动机104,电动机104输出端与转盘106底部固定连接,两根支杆2底部与转盘106上表面固定连接;
25.具体的,使用者将电动机104启动,通过电动机104输出端带动转盘106在转槽105内转动,转盘106在转动的同时也将带动两根支杆2上的发电风轮3进行转动,使用者便可以根据风向对发电风轮3的朝向进行调整,这样有利于发电风轮3可以充分利用风进行自转而进行发电,并且调整发电风轮3的过程简单方便,大大提高了发电风轮3的工作效果;
26.发电风轮3内部开有左右贯通的转口302,且转口302内横向贯穿有转筒304,转筒304表面与转口302内壁之间滚动连接有若干颗滚珠303,转筒304表面且位于转口302内部
分开有一圈细孔305,且转筒304内部左右侧均嵌入有贯穿其外端的吸油棉306,两块吸油棉306之间设置有位于转筒304内的海绵307,发电风轮3左右侧均设置有圆盘308,且转筒304两端分别活动贯穿相邻的圆盘308靠内的一侧,圆盘308内部上方开有储油腔309,且储油腔309内顶部开有贯通圆盘308表面的进油口,进油口内塞入有密封盖310,且发电风轮3表面固定有四片等距排布的风叶301,吸油棉306末端位于储油腔309内,且滚珠303表面与细孔305表面接触;
27.具体的,使用者先将进油口中的密封盖310打开,并朝储油腔309内加入润滑油,然后再将密封盖310盖住,避免空气进入而导致润滑油发挥,由于吸油棉306的末端位于储油腔309内,所以部分润滑油将会被吸油棉306吸附,而吸满润滑油的吸油棉306将会润滑油涂满整个转筒304的内壁,利用两块吸油棉306之间的海绵307,也可以吸附润滑油,使得转筒304的内壁时刻保持润滑,再通过细孔305,细孔305可以将转筒304内的润滑油送出并与滚珠303表面接触,这样便可以对滚珠303进行润滑,有利于减少滚珠303与转筒304表面和转口302内壁之间的摩擦,同时也使得发电风轮3在转动时可以更加的流畅,并且利用储油腔309、吸油棉306和海绵307的配合,可以时刻保持整个发电风轮3的润滑,避免发电风轮3出现生锈和卡顿的现象,大大提高了其转动起来的流畅度;
28.驱动腔101内部中间安装有位于电动机104后侧的风能发电机103,且风能发电机103左右侧均电性连接有位于驱动腔101内部的蓄电池102,风能发电机103与发电风轮3电性连接,且电动机104与蓄电池102电性连接,壳体1内部中间设有隔热腔107,且隔热腔107下方固定有隔热板108,隔热板108下方安装有位于壳体1内底部的加热筒110,且环绕加热筒110外部前后侧均安装有若干根位于壳体1内的加热灯管109,加热灯管109之间串联,且加热灯管109与蓄电池102电性连接,加热筒110底部左右侧固定有支块111,且加热筒110底部中间接通有贯穿出壳体1底部的排液管112;
29.具体的,由于发电风轮3与风能发电机103电性连接,所以发电风轮3通过风力转动产生动力,并通过风能发电机103将动力转化成电力并储存在两个蓄电池102中,而通过蓄电池102可以给加热灯管109提供电力进行加热,使用者可以向加热筒110内加入液体,并通过环绕包裹在其前后侧的加热灯管109进行加热,这样便可以实现加热效果,利用隔热板108和隔热腔107可以有效避免热量直接传递至驱动腔101内,再利用蓄电池102中的电能可以给电动机104提供电量,起到环保作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