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具有防气体回流结构的散热装置及其方法

文档序号:29806441发布日期:2022-04-23 22:1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用具有防气体回流结构的散热装置,包括:连接固定于汽车车头的散热器(1),所述散热器(1)中部转动连接有扇叶(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组件(3),用于增大所述扇叶(2)一侧的进风路径大小的所述转动组件(3)设于所述扇叶(2)上;扩散组件(22),用于增大所述扇叶(2)另一侧的进风路径大小的所述扩散组件(22)设于所述扇叶(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用具有防气体回流结构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3)包括呈对称结构并与所述散热器(1)连接固定的两个固定板(4),两个所述固定板(4)之间固定连接有呈圆弧状的挡板(5),所述固定板(4)通过上下侧的连接杆转动连接有转动板(6),所述转动板(6)上开设有活动槽(7),所述转动板(6)内侧固定连接有呈倾斜角度的吹风板(8),所述活动槽(7)内设有配合所述吹风板(8)转动的伸缩组件(9),所述固定板(4)与所述转动板(6)之间设有调节所述扇叶(2)位置的调节组件(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用具有防气体回流结构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9)包括活动配合于所述活动槽(7)内的活动板(10),所述活动板(10)与所述转动板(6)之间挂接配合有位于所述活动槽(7)内的弹簧(11),所述活动板(10)与所述转动板(6)顶部之间转动连接有限位杆(1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用具有防气体回流结构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13)包括穿入所述转动板(6)和所述固定板(4)内的传送带(14),所述传送带(14)的一个转轮与所述转动板(6)连接固定,所述传送带(14)的另一个转轮与所述固定板(4)连接固定,所述传送带(14)的一个转轮的中轴与连接杆的中轴处于同轴位置,所述传送带(1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动杆(15),两个所述活动杆(15)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圈(16),所述限位圈(16)的内圈转动连接有与所述扇叶(2)中轴连接固定的固定杆(17),所述固定杆(17)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18),所述第一伸缩杆(18)端部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散热器(1)连接固定的连接板(19),所述连接板(19)和所述限位圈(16)之间挂接配合有第一压簧(20),所述扇叶(2)的中轴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散热器(1)连接固定的第二伸缩杆(2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用具有防气体回流结构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组件(22)包括呈圆形矩阵排列设于所述扇叶(2)四周的多个弧形板(23),所述弧形板(23)外侧挂接配合有与所述散热器(1)连接的第二压簧(24),所述扇叶(2)的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多个抵压杆(25),所述抵压杆(25)端部固定连接有呈台阶护坡式的卡板(26),所述卡板(26)与所述弧形板(23)卡接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用具有防气体回流结构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1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弹性杆(27),所述弹性杆(27)另一端抵压配合有与所述转动板(6)连接固定的楔形块(28)。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用具有防气体回流结构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4)内侧固定连接有与所述转动板(6)抵压配合的限位板(29)。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用具有防气体回流结构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26)的弧长长度大于相邻两个所述弧形板(23)之间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汽车用具有防气体回流结构的散热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检查,检查所述弧形板(23)、所述转动板(6)以及所述扇叶(2)的位置和状态,确定所述弧形板(23)、所述转动板(6)以及所述扇叶(2)的活动灵活;s2.启动,通过与汽车行驶状态配合,当汽车行驶,使所述扇叶(2)转动,完成对汽车发动机的散热;s3.调节,当汽车行驶速度加快,进风量增加,所述转动板(6)转动,所述扇叶(2)自转的同时,向汽车发动机靠近,并使所述弧形板(23)沿着所述扇叶(2)外方扩散移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用具有防气体回流结构的散热装置及其方法,涉及汽车散热装置技术领域,解决了的问题,包括连接固定于汽车车头的散热器,散热器中部转动连接有扇叶;还包括转动组件,用于增大扇叶一侧的进风路径大小的转动组件设于扇叶上;扩散组件,用于增大扇叶另一侧的进风路径大小的扩散组件设于扇叶上,当进风量增大,通过吹风板使转动板转动,增大通过散热器两侧的出风量,使进风的气体及时的排出,避免造成气体回流,并通过限位杆使活动板进一步收缩,增大出风效率,同时带动抵压杆和卡板移动,抵压弧形板做扩散运动,增大进入扇叶的进风量,保证发动机的散热效果。保证发动机的散热效果。保证发动机的散热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谢小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2.01.07
技术公布日:2022/4/2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