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排气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87618发布日期:2022-10-12 14:32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排气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属于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排气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排气结构。


背景技术:

2.航空发动机通过喷管进行排气,产生推力,推动飞机飞行。
3.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相较于常规航空发动机的内涵道、外涵道,另设有第三涵道,位于外涵道之外。
4.当前,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排气结构复杂,不便于操纵,且隐身性能较差。
5.鉴于上述技术缺陷的存在提出本技术。
6.需注意的是,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发明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技术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技术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技术实现要素:

7.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排气结构,以克服或减轻已知存在的至少一方面的技术缺陷。
8.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9.一种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排气结构,包括:
10.外侧分流筒;
11.内侧分流筒,在外侧分流筒内设置,与外侧分流筒之间形成第三涵道排气分流通道,其内构成内外涵道排气分流通道;第三涵道排气分流通道的进口连接至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第三涵道的出口;内外涵道排气分流通道的进口连接至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内涵道、外涵道的出口;
12.喷管,其进口连接至内外涵道排气分流通道的出口,其扩张段两侧固定的侧壁上具有开口;
13.两个第三涵道排气导流通道,每个第三涵道排气导流通道的进口连接至第三涵道排气分流通道的出口,出口对应连接至一个开口。
14.根据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的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排气结构中,外侧分流筒、内侧分流筒的出口部位形成两个弧形出口,该两个弧形出口分布在喷管的两侧;
15.每个第三涵道排气导流通道的进口对应连接至一个弧形出口;
16.两个第三涵道排气导流通道为板状结构,贴靠在喷管的对应侧。
17.根据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的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排气结构中,两个第三涵道排气导流通道靠近出口部位处具有收缩段,该收缩段内的径向尺寸逐渐收缩。
18.根据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的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排气结构中,两个开口距离扩张段的进口,为扩张段长度的0.2-0.3倍。
19.根据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的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排气结构中,喷管为二元矢量喷管。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排气结构的示意图;
2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外侧分流筒、内侧分流筒的示意图;
22.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三涵道排气导流通道的示意图;
23.其中:
24.1-外侧分流筒;2-内侧分流筒;3-喷管;4-第三涵道排气导流通道。
25.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此外,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清楚、完整的详细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其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其他相关部分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得到新的实施例。
27.此外,除非另有定义,本技术描述中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一般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含义。本技术描述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中心”、“竖直”、“水平”、“内”、“外”等表示方位的词语仅用以表示相对的方向或者位置关系,而非暗示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发生改变后,其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发生相应的改变,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描述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类似用语,仅用于描述目的,用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而不能够将其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本技术描述中所使用的“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不应理解为对数量的绝对限制,而应理解为存在至少一个。本技术描述中所使用的“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28.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在本技术的描述中使用的“安装”、“相连”、“连接”等类似词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领域内技术人员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其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9.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3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30.一种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排气结构,包括:
31.外侧分流筒1;
32.内侧分流筒2,在外侧分流筒1内设置,与外侧分流筒1之间形成第三涵道排气分流通道,其内构成内外涵道排气分流通道;第三涵道排气分流通道的进口连接至自适应变循
环发动机第三涵道的出口;内外涵道排气分流通道的进口连接至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内涵道、外涵道的出口;
33.喷管3,其进口连接至内外涵道排气分流通道的出口,其扩张段两侧固定的侧壁上具有开口;
34.两个第三涵道排气导流通道4,每个第三涵道排气导流通道4的进口连接至第三涵道排气分流通道的出口,出口对应连接至一个开口。
35.对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排气结构,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其设计以外侧分流筒1、内侧分流筒2构建第三涵道排气分流通道、内外涵道排气分流通道,将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第三涵道、外涵道、内涵道的排气引入喷管3,由喷管3喷出,产生推力,整体结构简单,便于操纵,且使第三涵道的排气与外涵道、内涵道的排气在喷管3内掺混,可降低喷管3排气的温度,利于提高喷管3的隐身性。
36.对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排气结构,领域内技术人员还可以理解的是,其设计以两个第三涵道排气导流通道4将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第三涵道的排气引入喷管3的扩张段,喷管3扩张段处外涵道、内涵道的排气压力较低,可保证能够将第三涵道的排气顺利引入。
37.对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排气结构,领域内技术人员还可以理解的是,其设计将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第三涵道的排气,分两路引到喷管3,利于第三涵道的排气在喷管3内与外涵道、内涵道的排气实现快速掺混。
38.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排气结构中,外侧分流筒1、内侧分流筒2的出口部位形成两个弧形出口,该两个弧形出口分布在喷管3的两侧;
39.每个第三涵道排气导流通道4的进口对应连接至一个弧形出口;
40.两个第三涵道排气导流通道4为板状结构,贴靠在喷管3的对应侧。
41.对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排气结构,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其设计两个第三涵道排气导流通道4为硬性结构,固定连接在外侧分流筒1、内侧分流筒2构建的第三涵道排气分流通道出口、喷管3扩张段两侧固定侧壁上的开口之间,结构稳定,且是贴靠在喷管3的对应侧上,结构紧凑。
42.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排气结构中,两个第三涵道排气导流通道4靠近出口部位处具有收缩段,该收缩段内的径向尺寸逐渐收缩,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第三涵道的排气可在该处形成射流,能够顺利的被引入到喷管3的扩张段。
43.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排气结构中,两个开口距离扩张段的进口,为扩张段长度的0.2-0.3倍,即位于喷管3扩张段的前端,以确保引入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第三涵道的排气能够与喷管3内外涵道、内涵道的排气有足够行程进行掺混,到达喷管3的出口时能够掺混均匀,保证喷管3的隐身性能。
44.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排气结构中,喷管3为二元矢量喷管,其具体的结构形式,可由相关技术人员在应用本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时,根据具体实际进行设计、选取,在此不再进行更进一步的说明。
45.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46.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领域内技术
人员应该理解的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技术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