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随动式风力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62047发布日期:2022-11-12 02:57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随动式风力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随动式风力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2.风力发电是指把风的动能转为电能,风能是一种清洁无公害的可再生能源,很早就被人们利用,主要是通过风车来抽水、磨面等,人们感兴趣的是如何利用风来发电,风是没有公害的能源之一,而且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对于缺水、缺燃料和交通不便的沿海岛屿、草原牧区、山区和高原地带,因地制宜地利用风力发电,非常适合,大有可为,海上风电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领域,是推动风电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是促进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公开号为cn216665814u,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风力发电装置本体,所述风力发电装置本体的两端侧壁转动连接有两个安装框,两个所述安装框的侧壁均贯穿开设有连通槽,两个所述安装框的前侧壁均固定安装有齿轮,所述风力发电装置本体上设有驱动机构和带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贯穿带动机构并与其螺纹连接,所述带动机构与两个齿轮均啮合。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3.该专利中的风力发电装置不具备随动调节的功能,风力发电装置中叶片的朝向是固定不动的,而风向会随时随地的产生变化,当风从侧面吹向风力发电装置时,风力发电装置对风能的转换率较低,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一种随动式风力发电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随动式风力发电装置,包括配重桩、支撑柱体、发电组件舱和发电驱动叶片,所述发电组件舱固定安装在支撑柱体的顶部,所述发电驱动叶片转动连接在发电组件舱的正面,所述配重桩、发电组件舱的顶部设置有自调节随动机构,所述发电组件舱的右侧设置有除湿保护机构。
7.所述自调节随动机构包括焊接座和固定柱,所述焊接座固定安装在发电组件舱的顶部,所述焊接座的顶部焊接有间隔框架,所述焊接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风速传感器,所述间隔框架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位于底部的所述间隔框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风向传感器,位于顶部的所述间隔框架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旋转座。
8.所述除湿保护机构包括除湿仓,所述除湿仓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冷凝舱,所述冷凝舱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半导体制冷器,所述除湿仓的顶部和底部均转动连接有旋转管件,所述旋转管件远离除湿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捕风筒,所述旋转管件的外壁上焊接有风向随动翅,所述除湿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散热排气弯管,所述除湿仓的底部开设有散热排气孔。
9.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旋转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菱形柱,所述
菱形柱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频闪射灯,所述旋转座的外壁上焊接有折杆,所述折杆远离旋转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凹槽风阻片。
10.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柱焊接在配重桩顶部的中心处,所述固定柱内壁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步进电机,所述固定柱的顶部焊接有支撑脚杆,所述支撑脚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内轴承座,所述内轴承座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旋转传动台。
11.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内轴承座的内腔中且与旋转传动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旋转传动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承接框,所述支撑柱体焊接在承接框的顶部。
12.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柱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回收附和框,所述回收附和框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环形网,所述回收附和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微型泵,所述回收附和框的顶部焊接有支撑斜杆,所述支撑斜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空心环,所述微型泵的输出管与空心环的顶部螺纹连接,所述空心环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润滑喷嘴。
13.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除湿仓拆卸式连接在发电组件舱的右侧,所述除湿仓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内循环风机,所述内循环风机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循环管件一,所述循环管件一远离内循环风机的一端与发电组件舱的右侧螺纹连接,所述除湿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循环管件二,所述循环管件二远离除湿仓的一端与发电组件舱的右侧螺纹连接。
14.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冷凝舱内壁的两侧均焊接有引流片,相邻的两个所述引流片之间间隔为五厘米,所述冷凝舱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异形换热块,所述异形换热块设置为五组,相邻的两组所述异形换热块之间间隔为五厘米,每组所述异形换热块的数量均设置为十五个。
15.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除湿仓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集水舱,所述集水舱内壁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水位传感器,所述集水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延长管,所述延长管的底部延伸至除湿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磁阀,所述集水舱的顶部焊接有倾斜板,所述集水舱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进水管。
16.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7.1、本发明提供一种随动式风力发电装置,采用风速传感器、风向传感器、步进电机、内轴承座和旋转传动台的结合,通过风速传感器的添加设计,可对环境内的风速进行测量,风速到达预设数值后,通过风向传感器的设计对环境内的风向进行测量,随即控制步进电机工作,来带动旋转传动台在内轴承座的内壁上进行指定角度的旋转,进而通过承接框的传动对支撑柱体的角度进行调节,即实现对发电驱动叶片的角度进行自动调节的功能,使得发电驱动叶片自动朝向风向,增加本装置对风能的转换率,提升本装置的高效性。
18.2、本发明提供一种随动式风力发电装置,采用回收附和框、微型泵、空心环、润滑喷嘴和环形网的结合,预先向回收附和框的内腔中添加润滑油,控制微型泵工作,可对上述润滑油进行抽取,然后输送至空心环的内腔中,润滑油随之通过润滑喷嘴处喷向内轴承座和旋转传动台的连接处,对其进行润滑处理,减少内轴承座和旋转传动台之间的磨损,降低用户的体力消耗,且溢出的润滑油会通过固定柱的外壁滑落至回收附和框的内腔中,通过环形网对此润滑油进行过滤处理,降低润滑油的浪费。
19.3、本发明提供一种随动式风力发电装置,采用内循环风机、冷凝舱、半导体制冷器
和发电组件舱的结合,控制内循环风机工作,可带动发电组件舱内腔中的空气通过冷凝舱的内腔进行循环流转,同时控制半导体制冷器工作,可穿过冷凝舱对循环空气进行降温处理,进而促使空气内部的水蒸气在冷凝舱的内腔中冷凝,降低循环空气内部的含水率,即实现对发电组件舱内部的组件进行除湿处理的功能,延长发电组件舱内部组件的使用寿命。
20.4、本发明提供一种随动式风力发电装置,采用频闪射灯、凹槽风阻片、旋转座、风向随动翅和旋转管件的结合,控制频闪射灯工作,可发出频闪的灯光,对本装置附近的鸟类进行警示驱逐处理,降低鸟类引发安全事故的概率,通过凹槽风阻片的设计,可将空气的动能转换为驱动旋转座旋转的动能,进而对频闪射灯的照射角度进行调节,提升警示驱逐的效果,通过风向随动翅的设计,可通过空气的动能带动旋转管件旋转,促使捕风筒朝向风向并对流动空气进行捕获,促使流动空气进入除湿仓的内腔中,实现对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进行高效散热的功能。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发明焊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发明承接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发明除湿保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发明除湿仓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本发明集水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7.图7为本发明冷凝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8.图中:1、配重桩;11、支撑柱体;12、发电组件舱;13、发电驱动叶片;
29.2、自调节随动机构;21、焊接座;211、间隔框架;212、风速传感器;213、风向传感器;214、旋转座;215、菱形柱;216、频闪射灯;217、折杆;218、凹槽风阻片;22、固定柱;23、步进电机;24、支撑脚杆;25、内轴承座;26、旋转传动台;27、回收附和框;28、环形网;29、微型泵;291、支撑斜杆;292、空心环;293、润滑喷嘴;294、承接框;
30.3、除湿保护机构;31、除湿仓;311、散热排气孔;312、散热排气弯管;313、旋转管件;314、捕风筒;315、风向随动翅;32、内循环风机;33、循环管件一;34、循环管件二;35、隔板;36、冷凝舱;361、引流片;362、异形换热块;37、半导体制冷器;38、集水舱;381、水位传感器;382、延长管;383、电磁阀;384、倾斜板;385、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32.实施例1
33.如图1-7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随动式风力发电装置,包括配重桩1、支撑柱体11、发电组件舱12和发电驱动叶片13,发电组件舱12固定安装在支撑柱体11的顶部,发电驱动叶片13转动连接在发电组件舱12的正面,配重桩1、发电组件舱12的顶部设置有自调节随动机构2,发电组件舱12的右侧设置有除湿保护机构3,自调节随动机构2包括焊接座21和固定柱22,焊接座21固定安装在发电组件舱12的顶部,焊接座21的顶部焊接有间隔框架211,焊接座2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风速传感器212,间隔框架211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位于底部的
间隔框架21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风向传感器213,位于顶部的间隔框架21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旋转座214,除湿保护机构3包括除湿仓31,除湿仓31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隔板35,隔板35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冷凝舱36,冷凝舱36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半导体制冷器37,除湿仓31的顶部和底部均转动连接有旋转管件313,旋转管件313远离除湿仓3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捕风筒314,旋转管件313的外壁上焊接有风向随动翅315,除湿仓3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散热排气弯管312,除湿仓31的底部开设有散热排气孔311,通过风速传感器212的添加设计,可对环境内的风速进行测量,风速到达预设数值后,通过风向传感器213的设计对环境内的风向进行测量,随即控制步进电机23工作,来带动旋转传动台26在内轴承座25的内壁上进行指定角度的旋转,进而通过承接框294的传动对支撑柱体11的角度进行调节,即实现对发电驱动叶片13的角度进行自动调节的功能,使得发电驱动叶片13自动朝向风向,增加本装置对风能的转换率,通过风向随动翅315的设计,可通过空气的动能带动旋转管件313旋转,促使捕风筒314朝向风向并对流动空气进行捕获,促使流动空气进入除湿仓31的内腔中,实现对半导体制冷器37的热端进行高效散热的功能,通过发电驱动叶片13的设计,可将空气的动能转换为带动自身进行旋转的动能,驱动发电组件舱12内部的组件进行运转,实现发电的功能,通过散热排气弯管312的设计,避免雨水进入除湿仓31内的问题。
34.实施例2
35.如图1-7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旋转座21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菱形柱215,菱形柱215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频闪射灯216,旋转座214的外壁上焊接有折杆217,折杆217远离旋转座21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凹槽风阻片218,固定柱22焊接在配重桩1顶部的中心处,固定柱22内壁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步进电机23,固定柱22的顶部焊接有支撑脚杆24,支撑脚杆2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内轴承座25,内轴承座25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旋转传动台26,控制频闪射灯216工作,可发出频闪的灯光,对本装置附近的鸟类进行警示驱逐处理,降低鸟类引发安全事故的概率,通过凹槽风阻片218的设计,可将空气的动能转换为驱动旋转座214旋转的动能,进而对频闪射灯216的照射角度进行调节,提升警示驱逐的效果。
36.实施例3
37.如图1-7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步进电机23的输出轴延伸至内轴承座25的内腔中且与旋转传动台26的底部固定连接,旋转传动台2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承接框294,支撑柱体11焊接在承接框294的顶部,固定柱22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回收附和框27,回收附和框27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环形网28,回收附和框2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微型泵29,回收附和框27的顶部焊接有支撑斜杆291,支撑斜杆29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空心环292,微型泵29的输出管与空心环292的顶部螺纹连接,空心环292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润滑喷嘴293,预先向回收附和框27的内腔中添加润滑油,控制微型泵29工作,可对上述润滑油进行抽取,然后输送至空心环292的内腔中,润滑油随之通过润滑喷嘴293处喷向内轴承座25和旋转传动台26的连接处,对其进行润滑处理,溢出的润滑油会通过固定柱22的外壁滑落至回收附和框27的内腔中,通过环形网28对此润滑油进行过滤处理,润滑喷嘴293喷向旋转传动台26的外壁,旋转传动台26旋转时,会自动调整角度,提升润滑充分性。
38.实施例4
39.如图1-7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除湿仓31拆卸式连接在发电组件舱12的右侧,除湿仓3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内循环风机32,内循环风机32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循环管件一33,循环管件一33远离内循环风机32的一端与发电组件舱12的右侧螺纹连接,除湿仓3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循环管件二34,循环管件二34远离除湿仓31的一端与发电组件舱12的右侧螺纹连接,冷凝舱36内壁的两侧均焊接有引流片361,相邻的两个引流片361之间间隔为五厘米,冷凝舱36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异形换热块362,异形换热块362设置为五组,相邻的两组异形换热块362之间间隔为五厘米,每组异形换热块362的数量均设置为十五个,除湿仓31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集水舱38,集水舱38内壁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水位传感器381,集水舱3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延长管382,延长管382的底部延伸至除湿仓3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磁阀383,集水舱38的顶部焊接有倾斜板384,集水舱38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进水管385,控制内循环风机32工作,可带动发电组件舱12内腔中的空气通过冷凝舱36的内腔进行循环流转,同时控制半导体制冷器37工作,可穿过冷凝舱36对循环空气进行降温处理,进而促使空气内部的水蒸气在冷凝舱36的内腔中冷凝,降低循环空气内部的含水率,实现对发电组件舱12内部的组件进行除湿处理的功能,通过引流片361的设计,可将循环空气导向异形换热块362,通过异形换热块362的设计,可提升半导体制冷器37对空气的降温充分性,进而增加除湿效果,除湿产生的水通过进水管385进入集水舱38内,降低水的蒸发面积,通过水位传感器381对集水舱38内的水量进行监测,饱和后,控制电磁阀383开启,对水进行释放处理。
40.下面具体说一下该随动式风力发电装置的工作原理。
41.如图1-7所示,通过发电驱动叶片13的设计,可将空气的动能转换为带动自身进行旋转的动能,驱动发电组件舱12内部的组件进行运转,实现发电的功能,使用过程中,通过风速传感器212对风速进行测量,风速到达预设值后,再由风向传感器213对风向进行测量,随即控制步进电机23工作,带动支撑柱体11进行指定角度的旋转,即实现对发电驱动叶片13的角度进行自动调节的功能,使用时,控制频闪射灯216工作发出频闪灯光,对附近的鸟类进行警示驱逐处理,通过凹槽风阻片218可将空气的动能转换为驱动旋转座214旋转的动能,进而对频闪射灯216的照射角度进行调节,使用中同时控制内循环风机32和半导体制冷器37工作,带动发电组件舱12内的空气通过冷凝舱36内进行循环流转,并对此空气进行降温处理,促使空气内部的水蒸气在冷凝舱36的内腔中冷凝,实现对发电组件舱12内部的组件进行除湿处理的功能,风向随动翅315可通过空气的动能带动旋转管件313旋转,促使捕风筒314朝向风向并对流动空气进行捕获,促使流动空气进入除湿仓31的内腔中,实现对半导体制冷器37的热端进行散热保护的功能。
42.上文一般性的对本发明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