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驻车风暖系统用油泵的线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37330发布日期:2023-02-03 19:11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驻车风暖系统用油泵的线圈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驻车风暖系统用油泵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驻车风暖系统用油泵的线圈结构。


背景技术:

2.驻车风暖系统是车辆上一种独立的辅助加热系统,其同发动机无直接联系,可以在关闭发动机后使用,也可以在行车期间提供辅助加热功能。驻车风暖系统是一种不依赖发动机的辅助加热系统,其特有的工作原理决定了其功能不同于普通车载供暖系统。驻车风暖系统克服了普通车辆加热系统依赖发动机的限制,并能提高车辆加热的速度。
3.目前,常见的驻车风暖系统用油泵大都包括外壳、进油组件和出油组件,进油组件包括进油嘴和滤网,出油组件包括出油嘴、单向阀、柱塞套、柱塞和铁芯,铁芯套设在柱塞外,同时柱塞与柱塞套插接配合,单向阀设置在出油嘴与柱塞套之间,配合设置在外壳中的线圈,在线圈通电后实现柱塞在柱塞套中的往复运动,从而将油液由进油嘴吸入再由出油嘴送出。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油泵工作的过程中,柱塞不间断的在柱塞套中往复运动,柱塞每一次往复运动的过程中都会与柱塞套出现碰撞,从而产生噪音,存在影响车辆驾驶人员休息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缓解油泵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声音影响车辆驾驶人员休息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驻车风暖系统用油泵的线圈结构。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驻车风暖系统用油泵的线圈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驻车风暖系统用油泵的线圈结构,包括线圈架、线圈和外壳体,所述线圈架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绕线柱和接线柱,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均为环形板,所述绕线柱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均同轴套设在所述绕线柱的外侧,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均与所述绕线柱连接,所述线圈缠绕在绕线柱上,所述线圈位于所述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所述接线柱连接在所述第一挡板远离第二挡板的一侧,所述线圈与所述接线柱连接,所述外壳体套设在所述绕线柱的外侧,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与外壳体的连接,所述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形成隔音腔。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绕线柱外侧套设外壳体,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均与外壳体连接,从而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形成隔音腔室,利用隔音腔室对柱塞工作时产生的声音进行阻隔,缓解油泵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声音影响车辆驾驶人员休息的问题。
9.可选的,所述外壳体包括套筒和限位板,所述套筒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所述限位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套筒的内壁上,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分别位于所述限位板的两侧,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绕线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板与限位板远离第二挡板的一侧抵接,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绕线柱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套筒远离限位板的一端抵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线圈缠绕到绕线柱上以后,将绕线柱远离第一挡板的一端穿过套筒后与第二挡板螺纹连接,旋动第二挡板,使第一挡板与限位板抵接,利用限位板对第一挡板的移动进行限制,第二挡板与套筒远离限位板的一端抵接,从而将外壳体与线圈架固定连接在一起。
11.可选的,所述第一挡板靠近第二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性垫片,所述弹性垫片位于第一挡板与限位板之间。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挡板靠近第二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弹性垫片,提高第一挡板与限位板之间连接的紧密型。
13.可选的,所述隔音腔室内设置有灌封胶层。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隔音腔室内填充灌封胶形成灌封胶层,进一步提高隔音效果。
15.可选的,所述第二挡板上开设有注胶孔。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挡板上开设注胶孔,提高向隔音腔室内添加灌封胶的便捷性。
17.可选的,所述第二挡板上设置有用于带动第二挡板转动的辅助块,所述辅助块位于所述第二挡板远离第一挡板的一侧,所述辅助块与第二挡板固定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挡板远离第一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辅助块,提高工作人员转动第二挡板的便捷性。
19.可选的,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辅助块一体成型,所述套筒与所述限位板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绕线柱一体成型。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二挡板与辅助块一体成型、套筒与限位板一体成型、第一挡板与绕线柱一体成型,提高线圈架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线圈结构的耐用性。
21.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2.1.通过在绕线柱外侧套设外壳体,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均与外壳体连接,从而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形成隔音腔室,利用隔音腔室对柱塞工作时产生的声音进行阻隔,缓解油泵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声音影响车辆驾驶人员休息的问题;
23.2.通过在第一挡板靠近第二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弹性垫片,提高第一挡板与限位板之间连接的紧密型;
24.3.通过在隔音腔室内填充灌封胶形成灌封胶层,进一步提高隔音效果。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100、线圈架;110、绕线柱;120、第一挡板;130、第二挡板;131、注胶孔;140、接线柱;150、辅助块;200、线圈;300、外壳体;310、套筒;320、限位板;400、弹性垫片;500、灌封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8.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驻车风暖系统用油泵的线圈结构。参照图1,一种驻车风暖
系统用油泵的线圈结构包括线圈架100,线圈架100上缠绕有线圈200。线圈架100上安装有外壳体300,外壳体300与线圈架100之间形成隔音腔室,利用隔音腔室对柱塞工作时产生的声音进行阻隔,缓解油泵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声音影响车辆驾驶人员休息的问题。
29.参照图1,线圈架100包括绕线柱110,绕线柱110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绕线柱110一端安装有第一挡板120,第一挡板120为环形板,第一挡板120同轴套设在绕线柱110的外侧且与绕线柱110固定连接;绕线柱110另一端安装有第二挡板130,第二挡板130也为环形板,第二挡板130同轴套设在绕线柱110的外侧,第二挡板130与绕线柱110螺纹连接。线圈200缠绕在绕线柱110上,且线圈200位于第一挡板120与第二挡板130之间。第一挡板120远离第二挡板13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接线柱140,线圈200穿过第一挡板120与接线柱140连接。
30.参照图1,外壳体300包括套筒310,套筒310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套筒310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板320,第一挡板120和第二挡板130分别位于限位板320的两侧,第一挡板120和第二挡板130分别位于限位板320的两侧,第一挡板120与限位板320远离第二挡板130的一侧抵接,第二挡板130与套筒310远离限位板320的一端抵接。在线圈200缠绕到绕线柱110上以后,将绕线柱110远离第一挡板120的一端穿过套筒310后与第二挡板130螺纹连接,旋动第二挡板130,使第一挡板120与限位板320抵接,利用限位板320对第一挡板120的移动进行限制,第二挡板130与套筒310远离限位板320的一端抵接,从而将外壳体300与线圈架100固定连接在一起,使得第一挡板120和第二挡板130之间形成隔音腔室,利用隔音腔室对柱塞工作时产生的声音进行阻隔,缓解油泵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声音影响车辆驾驶人员休息的问题。
31.参照图1,第一挡板120靠近第二挡板13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性垫片400,弹性垫片400位于第一挡板120与限位板320之间。通过在第一挡板120靠近第二挡板130的一侧固定连接弹性垫片400,提高第一挡板120与限位板320之间连接的紧密型。
32.参照图1,第二挡板130上开设有注胶孔131,隔音腔室内设置有灌封胶层500。通过在隔音腔室内填充灌封胶形成灌封胶层500,进一步提高隔音效果。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灌封胶层500为环氧树脂灌封胶。
33.参照图1,第二挡板130上设置有用于带动第二挡板130转动的辅助块150,辅助块150位于第二挡板130远离第一挡板120的一侧,辅助块150与第二挡板130固定连接。通过在第二挡板130远离第一挡板120的一侧固定连接辅助块150,提高工作人员转动第二挡板130的便捷性。
34.第二挡板130与辅助块150一体成型,套筒310与限位板320一体成型,第一挡板120与绕线柱110一体成型。通过将第二挡板130与辅助块150一体成型、套筒310与限位板320一体成型、第一挡板120与绕线柱110一体成型,提高线圈架100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线圈200结构的耐用性。
35.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驻车风暖系统用油泵的线圈结构的实施原理为:通过在绕线柱110外侧套设外壳体300,第一挡板120和第二挡板130均与外壳体300连接,从而在第一挡板120和第二挡板130之间形成隔音腔室,利用隔音腔室对柱塞工作时产生的声音进行阻隔,缓解油泵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声音影响车辆驾驶人员休息的问题。
36.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