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封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85575发布日期:2022-11-23 00:25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水封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封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汽轮机汽封加热器疏水至凝汽器间用的水封组件。


背景技术:

2.电厂及工厂中,两个不同容器(或者空间)压差及液位高度需要维持在一定数值,比较常见的有,汽轮机汽封加热器疏水至凝汽器间,汽封加热器在运行时处于微负压状态,与凝汽器真空压差约10m水柱,水封在工作时必须产生高于10m水柱的阻力方可保证疏水畅通又能阻止空气漏入,因此需要增加水封组件。
3.而目前现有的水封组件形式多种多样,大部分结构复杂(相互嵌套),有的管路弯头较多,不利于运行人员理解及操作。如果安装操作出现错误,工作后容易发生管道被击穿的问题,严重影响生产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4.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封组件,简化了结构,从而也使压差的计算简便,便于理解运行人员理解及操作。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封组件,设有高压侧进口、低压侧出口;其特征为:所述高压侧进口设置在第一外管上部,所述低压侧出口设置在第二外管的上部;
6.第一外管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顶板、底板封闭,第一外管内设置有第一内管,第一内管的外壁与第一外管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间距形成环形空腔,第一内管的底端敞开并与第一外管的底板之间设置有间距;第一内管的上端穿过第一外管的顶板并向上延伸且在端部封闭,一设置注水阀的注水管与第一内管内腔连通;
7.第二外管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顶板、底板封闭,第二外管内设置有第二内管,第二内管的外壁与第二外管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间距形成环形空腔,第二内管的底端敞开并与第二外管的底板之间设置有间距;第二内管的上端穿过第二外管的顶板并向上延伸且在端部通过中间连接管与第一内管连通;
8.所述中间连接管上设置有压力表。
9.作为水封组件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高压侧进口与低压侧出口的同轴线设置。
10.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内管与第一外管之间设置用于对第一内管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卡块;第二内管与第二外管之间设置有对第二内管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卡块。
11.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限位卡块设置在第一内管的下端处;所述第二限位卡块设置在第二内管的下端处。
12.进一步的:第一外管、第二外管的内径、高度均相等,且第一外管的上端、第二外管的上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两个外管的下端也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13.进一步的:所述的中间连接管水平设置。
14.进一步的:中间连接管与第二内管之间为圆角过渡连接为一体。
15.进一步的:所述中间连接管的内径小于第一内管、第二内管的内径。
16.进一步的:第一外管、第二外管的底板为一整体底板,底板上连接有分别与第一外管内腔连通的带有放水阀的第一放水管、与第二外管内腔连通的带有放水阀的第二放水管。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水封组件在实现水封效果的同时简化了结构,从而也使压差的计算简便了,此外,还可以通过多个该组件的串接或不同规格的组件的灵活组合设置,适用于更多的压差调整场景,其连通及隔断结构清晰明确;便于理解运行人员理解及操作,有利于保证运行的安全;此外,没有机械传动、电气原件,因此无磨损、卡涩及需要复杂调试,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剖视);
19.图2为图1的左视图(剖视);
20.图示:1高压侧进口,2低压侧出口,3第一外管,31顶板,4第二外管,41顶板,5底板,6第一内管,7注水管,71注水阀,8第二内管,9中间连接管,10压力表,11第一限位卡块,12第二限位卡块,13第一放水管,14放水阀,15第二放水管,16放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21.如图1、2所示,该水封组件包括设有高压侧进口1、低压侧出口2;所述高压侧进口1设置在第一外管3上部,所述低压侧出口2设置在第二外管4的上部;该实施例中,所述高压侧进口1与低压侧出口2的同轴线设置。
22.第一外管3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顶板31、底板5封闭,第一外管3内设置有第一内管6,第一内管6的外壁与第一外管3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间距形成环形空腔,第一内管6的底端敞开并与第一外管3的底板之间设置有间距;第一内管6的上端穿过第一外管3的顶板31并向上延伸且在端部封闭,一设置注水阀71的注水管7与第一内管6内腔连通。
23.第二外管4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顶板41、底板5封闭,第二外管4内设置有第二内管8,第二内管8的外壁与第二外管4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间距形成环形空腔,第二内管8的底端敞开并与第二外管4的底板之间设置有间距;第二内管8的上端穿过第二外管4的顶板41并向上延伸且在端部通过中间连接管9与第一内管6连通。该中间连接管9上设置有压力表10。
24.该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简化结构及方便计算压差,该中间连接管9水平设置。为使疏水更顺畅,中间连接管9与第二内管8之间为圆角过渡连接为一体。
25.此外,中间连接管9的内径小于第一内管6、第二内管8的内径,有利于疏水。
26.另,所述的第一内管6与第一外管3之间设置用于对第一内管6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卡块11;第二内管8与第二外管4之间设置有对第二内管8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卡块12。两个限位挡块分别使第一内管6位于第一外管3的中心位置、第二内管8位于第二外管4的中心位置。两个限位挡块分别与对应的外管固定连接在一起,不与内管固定连接,此处的固定连接优选为焊接,对内部水柱影响较小,且方便安装维护。
27.该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卡块11设置在第一内管6的下端处;第二限位卡块12设置在第二内管8的下端处。设置在下端可进一步的方便安装及维护。
28.该实施例中,第一外管3、第二外管4的内径、高度均相等,且第一外管3的上端、第二外管4的上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及两个顶板31、41高度相同;两个外管的下端也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具体的该实施例中第一外管3、第二外管4的底板5为一整体底板,底板5上连接有分别与第一外管3内腔连通的带有放水阀14的第一放水管13、与第二外管4内腔连通的带有放水阀16的第二放水管15。
29.该水封组件在使用前,先分别向第一内管6、第二外管4内注水,使第一内管6的液面高于第一外管3的液面,第二外管4的液面高于第二内管8的液面,并在第一内管6的液面至第二内管8液面之间封存了空气形成了空气柱;液位的高低也可以通过放水阀14、16调节。其高压侧进口1、低压侧出口2之间的压差为第一内管6、第一外管3的液位差h1加上第二外管4、第一内管8的液位差h2形成的水柱高度之和。组件可以根据两个容器的压差进行灵活设置,仅需要调整图中两个液位差高度,或者增加组数(前一组出口与后一组入口对接)即可;其连通及隔断结构清晰明确;便于理解运行人员理解及操作,有利于保证运行的安全。
30.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x”、“y”、“z”、“上”、“下”、“前”、“后”、“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31.上述实施方式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还有许多方面可以在不违背总体思想的前提下进行改进,对于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可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