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的机油过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48770发布日期:2022-11-03 08:12阅读:45来源:国知局
摩托车的机油过滤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摩托车的机油过滤结构,尤其指一种可提升润滑油进入润滑油供应机构的净度,同时有提升第一润滑油过滤件与润滑油过滤器的使用寿命的摩托车的机油过滤结构。


背景技术:

2.摩托车的动力单元的润滑油过滤结构,申请人申请了中国台湾发明第96148878号「摩托车润滑油过滤结构」专利案,该第96148878号「摩托车润滑油过滤结构」专利案提供了较佳的引擎系统的润滑效果;申请人秉持精益求精的精神,对于摩托车动力系统润滑结构作进一步的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3.【实用新型所欲解决的课题】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的机油过滤结构,借此来可提升润滑油进入润滑油供应机构的净度,同时有提升第一润滑油过滤件与润滑油过滤器的使用寿命。
5.【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6.为此,本实用新型乃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的机油过滤结构,该摩托车具有动力单元,该动力单元包括有一曲轴箱体、一组设于该曲轴箱体上的汽缸体、一设于该汽缸体相对侧并连结于该曲轴箱体的齿轮箱体、一连接于该曲轴箱体与该齿轮箱体的传动箱体;该动力单元内设有润滑各部件用的润滑油供应机构,以及可供润滑油积留的润滑油室,该润滑油室设有卸油孔,该卸油孔上螺设有卸油螺丝;该润滑油供应机构具有润滑油泵、借由润滑油通道与该润滑油泵相连通的第一润滑油过滤件、借由润滑油通道与该润滑油泵相连通的润滑油过滤器;该第一润滑油过滤件系设于该润滑油室,该第一润滑油过滤件上方外周罩设有一第二润滑油过滤件。
7.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乃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的机油过滤结构,该润滑油室于邻近该卸油孔的一侧设有第一润滑油过滤件安装部,该第一润滑油过滤件安装部可供第一润滑油过滤件安装。
8.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乃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的机油过滤结构,该第二润滑油过滤件的一侧系位于该卸油孔与该第一润滑油过滤件安装部之间。
9.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乃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的机油过滤结构,该第二润滑油过滤件的过滤部的过滤面积大于该第一润滑油过滤件过滤部的过滤面积约1.5至2倍。
10.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乃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的机油过滤结构,该齿轮箱体具有离合器室,该离合器室的外侧设有齿轮箱盖;该润滑油室系位于该离合器室下方;该离合器室与该齿轮箱盖之间设有第二润滑油过滤件安装部,该第二润滑油过滤件安
装部系供该第二润滑油过滤件安装。
11.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乃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的机油过滤结构,该第二润滑油过滤件安装部具有设于该离合器室的内侧壁的嵌插凸肋、设于润滑油室底部的插槽、设于该齿轮箱盖的顶凸肋。
12.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乃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的机油过滤结构,该第二润滑油过滤件具有略成倾斜状的顶部及由该顶部的一侧向下延设的侧部。
13.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乃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的机油过滤结构,该齿轮箱体具有离合器室,该离合器室设有离合器,该第一润滑油过滤件与该第二润滑油过滤件系位于该离合器下方。
14.【实用新型的效果】
15.本实用新型借由一些实施例所能达成的功效在于;借由该第一润滑油过滤件上方外周罩设有一第二润滑油过滤件;借此可提升润滑油进入该润滑油供应机构的净度,同时有提升该第一润滑油过滤件与该润滑油过滤器的使用寿命。
16.本实用新型借由一些实施例所能达成的功效在于;借由该第二润滑油过滤件的一侧系位于该卸油孔与该第一润滑油过滤件安装部之间;借此当工程人员更换润滑油时,因卸油螺丝紧邻该第二润滑油过滤件,据此于卸油时可马上检出是否有异物残留。
17.本实用新型借由一些实施例所能达成的功效在于;借由该第二润滑油过滤件的过滤部的过滤面积大于该第一润滑油过滤件过滤部的过滤面积约1.5至2倍;借此可确保润滑油进入该润滑油供应机构的净度,以及确保该第一润滑油过滤件与该润滑油过滤器的使用寿命的提升。
18.本实用新型借由一些实施例所能达成的功效在于;借由该离合器室与该齿轮箱盖之间设有第二润滑油过滤件安装部,该第二润滑油过滤件安装部系供该第二润滑油过滤件安装;借此可确保该第二润滑油过滤件所界定出的润滑油净区。
19.本实用新型借由一些实施例所能达成的功效在于;借由该第二润滑油过滤件安装部具有设于该离合器室的内侧壁的嵌插凸肋、设于润滑油室底部的插槽、设于该齿轮箱盖的顶凸肋;借此可便利该第二润滑油过滤件的安装与定位性。
20.本实用新型借由一些实施例所能达成的功效在于;借由该第二润滑油过滤件具有略成倾斜状的顶部及由该顶部的一侧向下延设的侧部;借此可减少该第二润滑油过滤件的上方杂物推积。
21.本实用新型借由一些实施例所能达成的功效在于;借由该第一润滑油过滤件与该第二润滑油过滤件系位于该离合器下方;借此可减少该离合器运作后屑的堆积。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摩托车的立体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摩托车的动力单元剖视图。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摩托车的润滑油流动示意图。
25.图4是本实用新型齿轮箱体与第一、第二润滑油过滤件的分解图。
26.图5是本实用新型齿轮箱盖立体图。
27.图6是本实用新型齿轮箱体与第一、第二润滑油过滤件的组立示意图。
28.附图标记列表
29.1:动力单元
30.2:曲轴箱体
31.21:连杆穿出口
ꢀꢀꢀꢀꢀꢀꢀꢀꢀ
22:曲轴穿出口
32.23:曲轴室
ꢀꢀꢀꢀꢀꢀꢀꢀꢀꢀꢀꢀꢀ
24:曲轴
33.25:发电机组
ꢀꢀꢀꢀꢀꢀꢀꢀꢀꢀꢀ
26:连杆
34.27:活塞
ꢀꢀꢀꢀꢀꢀꢀꢀꢀꢀꢀꢀꢀꢀꢀ
28:连通孔
35.3:汽缸体
36.31:汽缸本体
ꢀꢀꢀꢀꢀꢀꢀꢀꢀꢀꢀ
311:缸孔
37.32:汽缸头
ꢀꢀꢀꢀꢀꢀꢀꢀꢀꢀꢀꢀꢀ
321:链轮
38.33:阀动室
ꢀꢀꢀꢀꢀꢀꢀꢀꢀꢀꢀꢀꢀ
34:阀门机构
39.35:链条室
ꢀꢀꢀꢀꢀꢀꢀꢀꢀꢀꢀꢀꢀ
351:链条
40.4:齿轮箱体
41.41:齿轮组室
42.42:离合器室
ꢀꢀꢀꢀꢀꢀꢀꢀꢀꢀꢀ
421:内侧壁
43.43:驱动轴
ꢀꢀꢀꢀꢀꢀꢀꢀꢀꢀꢀꢀꢀ
431:齿轮组
44.432:离合器
ꢀꢀꢀꢀꢀꢀꢀꢀꢀꢀꢀꢀ
44:贯通孔
45.45:齿轮箱盖
ꢀꢀꢀꢀꢀꢀꢀꢀꢀꢀꢀ
451:维修孔
46.452:维修螺丝
47.46:润滑油室
48.461:卸油孔
ꢀꢀꢀꢀꢀꢀꢀꢀꢀꢀꢀꢀ
462:卸油螺丝
49.47:第一润滑油过滤件安装部
50.48:第二润滑油过滤件安装部
51.481:嵌插凸肋
ꢀꢀꢀꢀꢀꢀꢀꢀꢀꢀ
482:插槽
52.483:顶凸肋
53.49:最终传动轴
54.5:传动箱体
55.51:皮带传动机构
56.511:驱动滑轮组
ꢀꢀꢀꢀꢀꢀꢀꢀ
512:皮带
57.513:被动滑轮组
58.6:润滑油供应机构
59.61:润滑油泵
60.62:第一润滑油过滤件
61.621:过滤部
62.63:润滑油过滤器
63.64:第二润滑油过滤件
64.64a:顶部
ꢀꢀꢀꢀꢀꢀꢀꢀꢀꢀꢀꢀ
64b:侧部
65.641:过滤部
66.6a:润滑油通道
67.s:螺固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68.为更容易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所能达成的功效,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69.首先,请参阅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的机油过滤结构,摩托车具有作为动力源的动力单元1,该动力单元1包括有一曲轴箱体2、一组设于该曲轴箱体2上的汽缸体3、一设于该汽缸体3相对侧并连结于该曲轴箱体2的齿轮箱体4、一连接于该曲轴箱体2与该齿轮箱体4的传动箱体5。
70.如图2、3所示,该曲轴箱体2系为一独立的箱体,该曲轴箱体2的一侧具有连杆穿出口21,且于该连杆穿出口21的二侧设有曲轴穿出口22,该曲轴箱体2内设有曲轴室23,该曲轴室23内设有曲轴24,该曲轴24的二侧穿出该曲轴穿出口22,该曲轴24的一侧连结有发电机组25,该曲轴24的另一侧穿入该传动箱体5内;该曲轴24朝连杆穿出口21连结有连杆26,该连杆26穿出连杆穿出口21的端头连结有活塞27,该连杆26与该活塞27伸入该汽缸体3的缸孔311内;该曲轴箱体3另设置有多个连通其他空间与可供润滑油流通的连通孔28。
71.如图2、3所示,该汽缸体3具有一汽缸本体31与汽缸头32,该汽缸本体31内具有缸孔311,该缸孔311可供该连杆26与该活塞27伸入;该汽缸头32系设于该汽缸本体31上,该汽缸头32内具有阀动室33,该阀动室33内设有阀门机构34;该汽缸本体31的一侧设贯通汽缸头32与汽缸本体31并连通曲轴箱体2的链条室35,该链条室35内设有一链条351,该链条351一端连接于该汽缸头32的链轮321,另一端则连接于该曲轴24的一侧;该阀动室33、链条室35及曲轴室23相连通。
72.如图2、3所示,该齿轮箱体4系位于该曲轴箱体2的后侧(图式中的右侧),该齿轮箱体4系以多个螺固元件s来螺设于该曲轴箱体2上,该齿轮箱体4系为一独立的箱体;该齿轮箱体4包括有一齿轮组室41与离合器室42;该齿轮箱体4具有一驱动轴43,该驱动轴43的一端伸入该传动箱体5内,该驱动轴43位于该齿轮箱体4内的一端设有齿轮组431及离合器432,该齿轮组431系位于齿轮组室41内,该离合器432系位于该离合器室42内,该离合器432为一湿式离合器;其中该齿轮组431可形成二次变速机构;该齿轮箱体4于齿轮组室41与离合器室42之间的壁面设有复数贯通孔44,该贯通孔44可供润滑油的流通。
73.如图2、3所示,该传动箱体5系设于该曲轴箱体2与该齿轮箱体4的侧旁,并连接着该曲轴箱体2与该齿轮箱体4,该传动箱体5设有一皮带传动机构51,该皮带传动机构51可为v型皮带传动机构或正时皮带传动机构,亦或cvt(continuous variable transmission)电子式无段自动变速系统的皮带传动机构来实施;该皮带传动机构51具有一驱动滑轮组511、一皮带512及一被动滑轮组513,该驱动滑轮组511系连结于曲轴24的一侧,并可被该曲轴24带动而转动;一皮带512可为橡胶皮带或金属皮带,并可为齿型板带的型式,且其前端设于该驱动滑轮组511,并受该驱动滑轮组511的带动而转动,该被动滑轮组513系连结于该齿轮箱体4的驱动轴43的一端上,该被动滑轮组513系被该驱动滑轮组511经由皮带512而带动;该传动箱体5的皮带传动机构51系形成初次变速机构,借此汽缸体3燃爆推动活塞27并使曲轴24转动,该曲轴24的动力即可经该传动箱体5的皮带传动机构51所构成的初次变速机构,来将动力传递到齿轮箱体4内的驱动轴43并经齿轮组431做第二次变速后,再由最终传动轴49输出。
74.如图3所示,该动力单元1设有供各部件运作润滑用的润滑油供应机构6,该润滑油供应机构6包括有润滑油泵61、借由润滑油通道6a与该润滑油泵61相连通的第一润滑油过滤件62、借由润滑油通道6a与该润滑油泵61相连通的润滑油过滤器63,以及罩设于该第一润滑油过滤件62外周的第二润滑油过滤件64。
75.如图3、4所示,该润滑油泵61系设于该曲轴箱体2内,该润滑油泵61可被该曲轴24带动而运作,该第一润滑油过滤件62系设于该齿轮箱体4内,该润滑油泵61与该第一润滑油过滤件62之间借由该润滑油通道6a形成润滑油的连通;该润滑油过滤器63系设于该曲轴箱体2外侧,该润滑油过滤器63与该润滑油泵61之间借由该润滑油通道6a形成润滑油的连通;更进一步言,该润滑油泵61被该曲轴24带动而运作后,即可将积留于由该第一润滑油过滤件62附近的润滑油抽取,润滑油经该第一润滑油过滤件62的初步过滤后,再由该润滑油泵61输往该润滑油过滤器63作第二次更精细的过滤后,输往该曲轴箱体2、该汽缸体3、该齿轮箱体4等来润滑各部件。
76.如图3、4、5、6所示,该齿轮箱体4的该离合器室42外侧盖设有齿轮箱盖45;该离合器室42的下端底部形成可供润滑油积留的润滑油室46,该润滑油室46设有可供更换润滑油的卸油孔461,该卸油孔461螺设有卸油螺丝462,借由该卸油螺丝462来使该卸油孔461开通或封闭,从而可作更换润滑油时排放润滑油用;该润滑油室46于设置该卸油孔461朝该曲轴箱体2的方向侧设有第一润滑油过滤件安装部47,该第一润滑油过滤件安装部47系为半截隧道形的安装机构,更进一步言,该第一润滑油过滤件62系为筒状的过滤体,且该第一润滑油过滤件62外径小于该第一润滑油过滤件安装部47的内径,因此当该第一润滑油过滤件62以插设安装于该第一润滑油过滤件安装部47上后,该第一润滑油过滤件62的一部分系被该第一润滑油过滤件安装部47所遮蔽,另一部分则露于该第一润滑油过滤件安装部47外,借此润滑油可以顺畅无阻碍的经该第一润滑油过滤件62过滤后,被该润滑油泵61输往该润滑油过滤器63进行再过滤后来润滑该曲轴箱体2、该汽缸体3、该齿轮箱体4内的各部件;该齿轮箱盖45设有贯通该齿轮箱盖45的维修孔451,该维修孔451内螺设有维修螺丝452;当该第一润滑油过滤件62插设安装于该第一润滑油过滤件安装部47上后的另一端则系位于该维修孔451内,并被该维修螺丝452抵压,从而可使该第一润滑油过滤件62稳定的定位于该第一润滑油过滤件安装部47上;当该,该第一润滑油过滤件62欲进行维修更换时,工程人员只需松卸该维修螺丝452即可将该第一润滑油过滤件62卸下来做维修或更换的动作。
77.如图2、3、4、5、6所示,该齿轮箱体4的该离合器室42设有第二润滑油过滤件安装部48,该第二润滑油过滤件安装部48具有设于该离合器室42的内侧壁421的嵌插凸肋481、设于离合器室42底部(润滑油室46)的插槽482、设于该齿轮箱盖45的顶凸肋483,意即该离合器室42与该齿轮箱盖45之间设有该第二润滑油过滤件安装部48,另须一提的是,插槽482系位于该第一润滑油过滤件安装部47与该卸油孔461之间,据此进一步的可使该第一润滑油过滤件62与该第二润滑油过滤件64位于该离合器432的下方;该第二润滑油过滤件64系略成倒l型板片状过滤体,该第二润滑油过滤件64具有略成倾斜状的顶部64a及由该顶部64a的一侧向下延设的侧部64b,借由该顶部64a系为朝该侧部64b倾斜,因此可减少铁屑等杂物(尤其是该离合器432运作后的屑)堆积于该顶部64a上,并且该侧部64b系插设于该插槽482内,亦即该侧部64b的旁边为该卸油孔461,从而当该顶部64a上有铁屑等杂物堆积时可自然的由该侧部64b落入该卸油孔461处,所以当卸除润滑油时铁屑等杂物可一并由该卸油孔
461排出,进而可减少该第二润滑油过滤件64的阻塞,俾能提升该第一润滑油过滤件62与该第二润滑油过滤件64的使用寿命,以及提升润滑油进入该润滑油供应机构6时的净度;该第二润滑油过滤件64外侧端缘配合该第二润滑油过滤件安装部48与该离合器室42的内侧壁421成多处凹设状;该第二润滑油过滤件64安装于该第二润滑油过滤件安装部48时,位于该离合器室42的内侧壁421侧的系嵌插入该嵌插凸肋481内,借此该第二润滑油过滤件64的一侧(该侧部64b)系位于该第一润滑油过滤件安装部47与该卸油孔461之间,该第二润滑油过滤件64的下侧系插设位于该润滑油室46的该插槽482上,该第二润滑油过滤件64朝该齿轮箱盖45侧部分则被该顶凸肋483所顶抵,从而可使该第二润滑油过滤件64稳定的罩盖于该第一润滑油过滤件62上方;该第二润滑油过滤件64的过滤部641(图式中镂空部分)的过滤面积大于该第一润滑油过滤件62的过滤部621(图式中镂空部分)的过滤面积约1.5至2倍,意即该第二润滑油过滤件64具备较大的过滤面积,因此该第二润滑油过滤件64罩盖于该第一润滑油过滤件62后,可使该润滑油室46借由该第二润滑油过滤件64的过滤效果,于邻近该第一润滑油过滤件62区域形成润滑油较清净区,意即该润滑油室46于该第二润滑油过滤件64所罩盖的区域内润滑油净度优于该第二润滑油过滤件64所罩盖的区域外的净度,更进一步言,即该齿轮箱体4内各部件如离合器432等运作时产生的杂物(如铁屑...)等,可借由该第二润滑油过滤件64的过滤后再进入该第一润滑油过滤件62内过滤,从而可减轻该第一润滑油过滤件62的过滤负载,再由该润滑油泵61输往该润滑油过滤器63作第二次更精细的过滤后,最后再输往该曲轴箱体2、该汽缸体3、该齿轮箱体4等来润滑各部件,从而更能确保润滑油的润滑效果,以及可提升该第一润滑油过滤件62与该润滑油过滤器63的使用寿命。更需一提的是,当要更换润滑油时,卸下该卸油螺丝462时可观视该第二润滑油过滤件64累积的杂物多寡,借此可便利该第二润滑油过滤件64是否需要更换的检视工程。
78.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借由该摩托车具有动力单元1,该动力单元1包括有一曲轴箱体2、一组设于该曲轴箱体2上的汽缸体3、一设于该汽缸体3相对侧并连结于该曲轴箱体2的齿轮箱体4、一连接于该曲轴箱体2与该齿轮箱体4的传动箱体5;该动力单元1内设有设润滑各部件用的润滑油供应机构6,以及可供润滑油积留的润滑油室46,该润滑油室46设有卸油孔461,该卸油孔461上螺设有卸油螺丝462;该润滑油供应机构6具有润滑油泵61、借由润滑油通道6a与该润滑油泵61相连通的第一润滑油过滤件62、借由润滑油通道6a与该润滑油泵61相连通的润滑油过滤器63;该第一润滑油过滤件62系设于该润滑油室46,该第一润滑油过滤件62上方外周罩设有一第二润滑油过滤件64;借此可提升润滑油进入该润滑油供应机构6的净度,同时有提升该第一润滑油过滤件62与该润滑油过滤器63的使用寿命。
79.本实用新型借由上述的构造,确实能达到诉求的目的,应已符合实用新型专利的新颖性、创造性及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