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迷宫式消音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52588发布日期:2022-12-14 03:18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迷宫式消音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音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迷宫式消音器。


背景技术:

2.消音器是阻止声音传播而允许气流通过的一种器件,是消除空气动力性噪声的重要措施,消音器是安装在空气动力设备如鼓风机、空压机、锅炉排气口、发电机、水泵等排气口噪音较大的设备的气流通道上或进、排气系统中的降低噪声的装置。
3.现有国内生产的和上述发动机配套的抗性汽车排气或消音装置,均采用孔管、共振腔和膨胀腔结构,能够达到一定的消音效果,但有孔管和膨胀室设计不合理,消音效果差的缺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迷宫式消音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迷宫式消音器,通过设置多层立体式迷宫拐角,便于增加装置的消音效果的优点。
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迷宫式消音器,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连接有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所述第二外壳包括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内侧连接有堵块和第三垫片,且所述第三垫片套接在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的中部,所述连接筒的中部开设有若干个螺旋状的进气槽,且所述进气槽的内端通入壳体内部,所述壳体和第一垫片的中部夹层连接有挡板、第一消音片、第二消音片和第三消音片,所述第三消音片包括第三安装环,所述第三安装环的外周面连接有若干个第三导气槽,所述第三导气槽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三排气孔,所述第二消音片包括第二安装环,所述第二安装环的外周面连接有若干个第二导气槽,所述第二导气槽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二排气孔,所述第一消音片包括第一安装环,所述第一安装环的外周面连接有若干个第一导气槽,所述第一导气槽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一排气孔,且所述挡板包括圆筒,所述圆筒外周面开设有若干个出气槽,所述出气槽的内部后端与堵块套接,且所述出气槽的前端上方与第一排气孔连通。
7.可选的,所述进气槽的内侧开口与第三导气槽的开口处连通。
8.可选的,所述第一垫片、第二垫片和第三垫片形成s状气道,且所述第二垫片的中部设有开口向左的出口。
9.可选的,所述第一导气槽、第二导气槽和第三导气槽均为前端v字状后端涡旋的异形气道,且所述第二导气槽的流通方向与第一导气槽和第三导气槽的流通方向相反。
10.可选的,所述进气槽、第三导气槽、第二导气槽、第一导气槽依次流经气流,并在第三导气槽、第二导气槽和第一导气槽呈s状回折后排入出气槽内部。
11.可选的,所述第一垫片的内部转弯处设有圆弧状拐角,且通过拐角将出气槽内部的气流导入第一垫片内部。
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迷宫式消音器,通过在第一外壳的内部安装挡板、第一消音片、第二消音片和第三消音片,并通过第一导气槽、第二导气槽和第三导气槽的弯转并立体式的转折,增加气流经过时的阻力和停留时长,便于对气体携带的声波得以衰减,从而达到消音的效果,且气流自第三消音片、第二消音片、第一消音片和挡板内部流出后再次经过第一垫片、第三垫片和第二垫片,进行再一次的消音,增加装置的消音效果,便于装置的使用。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迷宫式消音器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迷宫式消音器的第一外壳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迷宫式消音器的第二外壳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迷宫式消音器的第一、第二、第三消音片剖视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迷宫式消音器的第一、第二、第三消音片爆炸示意图。
19.图标:1、第一外壳;11、壳体;12、第一垫片;13、第二垫片;2、第二外壳;21、连接筒;22、进气槽;23、堵块;24、第三垫片;3、挡板;31、圆筒;32、出气槽;4、第一消音片;41、第一安装环;42、第一导气槽;43、第一排气孔;5、第二消音片;51、第二安装环;52、第二导气槽;53、第二排气孔;6、第三消音片;61、第三安装环;62、第三导气槽;63、第三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2.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
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4.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迷宫式消音器,包括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2,第一外壳1包括壳体11,壳体11的内部连接有第一垫片12和第二垫片13,第二外壳2包括连接筒21,连接筒21的内侧连接有堵块23和第三垫片24,且第三垫片24套接在第一垫片12和第二垫片13的中部,连接筒21的中部开设有若干个螺旋状的进气槽22,且进气槽22的内端通入壳体11内部,壳体11和第一垫片12的中部夹层连接有挡板3、第一消音片4、第二消音片5和第三消音片6,第三消音片6包括第三安装环61,第三安装环61的外周面连接有若干个第三导气槽62,第三导气槽62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三排气孔63,第二消音片5包括第二安装环51,第二安装环51的外周面连接有若干个第二导气槽52,第二导气槽52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二排气孔53,第一消音片4包括第一安装环41,第一安装环41的外周面连接有若干个第一导气槽42,第一导气槽42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一排气孔43,且挡板3包括圆筒31,圆筒31外周面开设有若干个出气槽32,出气槽32的内部后端与堵块23套接,且出气槽32的前端上方与第一排气孔43连通。
25.进气槽22的内侧开口与第三导气槽62的开口处连通,将第三导气槽62与进气槽22进行连接,便于将进气槽22外侧通入的空气送入第三导气槽62的内部,使空气进入第三导气槽62后在第三导气槽62内部进行弯折衰弱,并依次经过第二导气槽52和第一导气槽42进行逐级的衰减,增加消音强度。
26.第一垫片12、第二垫片13和第三垫片24形成s状气道,且第二垫片13的中部设有开口向左的出口,第一垫片12、第二垫片13和第三垫片24将壳体11内部形成s状,便于空气在s状流经时进行衰减。
27.第一导气槽42、第二导气槽52和第三导气槽62均为前端v字状后端涡旋的异形气道,且第二导气槽52的流通方向与第一导气槽42和第三导气槽62的流通方向相反,第一导气槽42、第二导气槽52和第三导气槽62前端的v字便于气流进入,且第一导气槽42、第二导气槽52和第三导气槽62后端的涡旋使进入的气流进行回折转动,消弱气流的强度和噪声。
28.进气槽22、第三导气槽62、第二导气槽52、第一导气槽42依次流经气流,并在第三导气槽62、第二导气槽52和第一导气槽42呈s状回折后排入出气槽32内部,第三导气槽62、第二导气槽52和第一导气槽42上下重叠套接,使气流有外向内流通,便于对气流进行充分的降噪。
29.第一垫片12的内部转弯处设有圆弧状拐角,且通过拐角将出气槽32内部的气流导入第一垫片12内部,通过第一垫片12内部的圆弧导向,便于对气流进行转向,使气流快速送入第一垫片12的内部,并通过第二垫片13进行排出,便于装置的使用。
30.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迷宫式消音器,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2进行套接,且第二外壳2的内部开设有螺旋状的进气槽22进行进气,在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2的内部安装挡板3、第一消音片4、第二消音片5和第三消音片6,将进气槽22内部的气流送入第一消音片4、第二消音片5和第三消音片6的内部,通过第一导气槽42、第二导气槽52和第三导气槽62的弯转并立体式的转折,增加气流经过时的阻力和停留时长,便于对气体携带
的声波得以衰减,从而达到消音的效果,且气流自第三消音片6、第二消音片5、第一消音片4和挡板3内部流出后再次经过第一垫片12、第三垫片24和第二垫片13,进行再一次的消音,最后由第二垫片13中部排出,增加装置的消音效果,便于装置的使用,即可。
31.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