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发动机的油气分离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82942发布日期:2022-11-30 03:28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摩托车发动机的油气分离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尤其涉及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油气分离系统。


背景技术:

2.摩托车发动机就是将进入气缸中的燃料混合气点燃使其燃烧所产生的热能变为机械能,并由曲轴将动力通过传动机构传给摩托车后轮而变为车辆行驶动力的机械。
3.公开号为cn205154301u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箱体上的油气分离器,发动机箱体包括竖直设置的箱盖,本油气分离器设置在箱盖的内侧,油气分离器包括端盖和围板,围板与箱盖固定形成油气分离腔;围板内侧固定有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将油气分离腔分隔形成依次排列的第一分离腔、第二分离腔和第三分离腔,端盖上开有进汽孔,在端盖与围板的另一端固定时端盖的进汽孔与第一分离腔连通,围板位于下部处开有两个回油口,围板上位于上部处开有出气孔。
4.公开号为cn203335265u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左曲轴箱,在箱体上设置有曲柄安装孔和平衡轴安装孔,在箱体的内侧设置有半包在平衡轴安装孔左侧的隔离腔,隔离腔从箱体的顶部开始,沿着箱体的左侧壁向下延伸到箱体底部;隔离腔内设置有隔板,将隔离腔分割成从上到下依次相连的油气分离前腔、油气分离后腔和回油腔,箱体顶部设置有与油气分离后腔相通的排气嘴。
5.上述摩托车发动机的结构中,油气分离腔均设在发动机的其中一半的箱体上,使得油气分离腔的整体的体积较小,导致油气分离的效果不够好,可能存在无法完全将气体中的机油隔离出来的情况,还有,位于油气分离腔内的油无法有效的回流至发动机仓内。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油气分离效果好、回油效果好的摩托车发动机的油气分离系统。
7.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摩托车发动机的油气分离系统,包括相互拼合的左箱体和右箱体,所述左箱体的外侧设有左盖,所述右箱体的外侧设有右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箱体和右箱体上分别开设有相互对应的左腔室和右腔室,所述左腔室与右腔室相拼合形成油气分离室;
8.所述左箱体上开设有与左腔室连通的回油口,所述右箱体的顶部开设有与右腔室连通的出气孔,所述回油口位于油气分离室的最前端,所述出气孔位于油气分离室的最末端;
9.所述左腔室内设有第一油气分离迷宫,所述右腔室内设有与第一油气分离迷宫相对应的第二油气分离迷宫。
1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第一油气分离迷宫包括第一左挡块、第二左挡块、第三左挡块、第四左挡块和第五左挡块,所述第一左挡块将所述左腔室分隔成左上腔室和左下腔室,所述回油口与左下腔室连通,所述第二左挡块、第三左挡块和第四左挡块
设在左下腔室内,所述第五左挡块设在左上腔室内。
11.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第一左挡块的一端连接在左腔室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左挡块的另一端与左腔室的内壁之间留有第一左通气道,所述第一左通气道连通左上腔室和左下腔室。
12.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第二左挡块的一端连接在第一左挡块上,所述第二左挡块的另一端与左腔室的内壁之间留有第二左通气道。
13.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第三左挡块的一端连接在第一左挡块上,所述第三左挡块的另一端与左腔室的内壁之间留有第三左通气道。
14.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第四左挡块的一端连接在左腔室的内壁上,所述第四左挡块的另一端与第三左挡块之间留有第四左通气道。
15.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第五左挡块的一端连接在左腔室的内壁上,所述第五左挡块的另一端与左腔体的内壁之间留有第五左通气道。
1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第二油气分离迷宫包括第一右挡块、第二右挡块、第三右挡块、第四右挡块和第五右挡块,所述第一右挡块将所述右腔室分隔成右上腔室和右下腔室,所述回油口与右下腔室连通,所述第二右挡块、第三右挡块和第四右挡块设在坐下腔室内,所述第五右挡块设在右上腔室内。
1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第三右挡块的一端与第一右挡块之间留有第三右通气道,所述第三右挡块的另一端与右腔室的内壁之间留有第六右通气道。
1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左箱体上设有回油腔,所述回油腔连通回油口和左腔室。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左箱体和右箱体上分别开设有相互对应的左腔室和右腔室,左腔室与右腔室相拼合形成油气分离室,左箱体上开设有与左腔室连通的回油口,右箱体的顶部开设有与右腔室连通的出气孔,回油口位于油气分离室的最前端,出气孔位于油气分离室的最末端,油气分离室由左箱体上的左腔室和右箱体上的右腔室组合而成,可以增大油气分离室的体积,配合油气分离室内的油气分离迷宫,进一步提高油气分离室的油气分离效果,回油口位于左箱体上,摩托车在停止时,摩托车整体会向左侧倾斜,可以让留在油气分离室内的油通过回油口流回至发动机仓内。
附图说明
20.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示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发动机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图1的爆炸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左箱体与右箱体的侧视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左箱体侧视图;
25.图5为图4中的a处的放大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右箱体侧视图;
27.图7为图6中的b处的放大图。
28.图中:1、左箱体;11、左箱盖;12、回油口;13、回油腔;2、右箱体;21、右箱盖;22、出气孔;3、左腔室;31、第一左挡块;311、第一左通气道;32、第二左挡块;321、第二左通气道;33、第三左挡块;331、第三左通气道;34、第四左挡块;341、第四左通气道;35、第五左挡块;351、第五左通气道;36、左下腔室;37、左上腔室;4、右腔室;41、第一右挡块;411、第一右通气道;42、第二右挡块;421、第二右通气道;43、第三右挡块;431、第三右通气道;432、第六右通气道;44、第四右挡块;441、第四右通气道;45、第五右挡块;451、第五右通气道;46、右下腔室;47、右上腔室;6、活塞箱;61、活塞箱盖。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描述仅为描述性的、示例性的,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定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30.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可能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31.摩托车发动机的油气分离系统,包括发动机本体,发动机本体包括相互拼合的左箱体1和右箱体2,左箱体1的外侧连接有左箱盖11,右箱体2的外侧连接有右箱盖21,左箱体1和右箱体2的上端连接有活塞箱6,活塞箱6的顶端连接有活塞箱盖61。
32.左箱体1的内部开设有左腔室3,左腔室3位于左箱体1内部的顶端,右箱体2内开设有与左腔室3相对应的右腔室4,左腔室3与右腔室4相互拼合后两者形成油气分离室。
33.左箱体1上开设有回油口12,回油口12与左腔室3连通,右箱体2上开设有出气孔22,回油口12位于油气分离室的最前端,出气孔22位于油气分离室的最末端,发动机内的气体从回油口12进入油气分离室内,然后从出气孔22排出。
34.摩托车的脚撑均设在摩托车的左侧,摩托车在停止时,摩托车整体会向左侧倾斜,因此,将回油口12设在左箱体1上,可以让留在油气分离室内的油可以从回油口12流回至发动机舱内。
35.油气分离室内设有油气分离迷宫,油气分离迷宫包括设在左腔室3内的第一油气分离迷宫和设在右腔室4内的第二油气分离迷宫。
36.第一油气分离迷宫包括包括第一左挡块31、第二左挡块32、第三左挡块33、第四左挡块34和第五左挡块35。
37.回油口12喷射出来的气体中会含有油,即喷射出油气混合物,各挡块用于将油气混合物中的油挡住,防止油随空气一同排出。
38.第一左挡块31在左腔室3内呈横向设置,使第一左挡块31将左腔室3分隔成左下腔室36和左上腔室37,回油口12与左下腔室36连通,且回油口12位于左下腔室的最低端,这样油气分离室内的油会流往回油口12处。
39.第二左挡块32、第三左挡块33和第四左挡块34设在左下腔室36内,第五左挡块35设在左上腔室37内。
40.第一左挡块31的一端连接在左腔室3的内壁上,第一左挡块31的另一端与左腔室3的内壁之间留有第一左通气道311,第一左通气道311用于连通左上腔室37和左下腔室36。
41.第二左挡块32的一端连接在第一左挡块31上,第二左挡块32的另一端与左腔室3的内壁之间留有第二左通气道321。
42.第三左挡块33的一端连接在第一左挡块31上,第三左挡块33与第二左挡块32并排设在第一左挡块31的一侧,第三左挡块33与第二左挡块32的倾斜角度存在差别,第三左挡块33的另一端与左腔室3的内壁之间留有第三左通气道331。
43.第四左挡块34的一端连接在左腔室3的内壁上,第四左挡块34的另一端与第三左挡块33之间留有第四左通气道341。
44.第五左挡块35的一端连接在左腔室3的内壁上,第五左挡块35的另一端与左腔体3的内壁之间留有第五左通气道351。
45.左箱体1上设有回油腔13,回油腔13连通回油口12和左腔室2,被分离后的油均回到回油腔13内。
46.从回油口12喷射出来的油气混合物,首先经过第二左通气道321,随后经过第三左通气道331,然后经过第四左通气道341,然后经过第一左通气道311,然后经过第五左通气道351,在每次经过通气道时,油气混合物中的油会被各挡块所阻挡,直到经过第五左通气道351后,油气混合物中的油已经完全被各挡块阻挡住,最后,所剩的气体从出气孔32中排出。
47.第二油气分离迷宫包括第一右挡块41、第二右挡块42、第三右挡块43、第四右挡块44和第五右挡块45。
48.回油口12喷射出来的气体中会含有机油,即喷射出油气混合物,各挡块用于将油气混合物中的机油挡住,防止机油随空气一同排出。
49.第一右挡块41的位置与第一左挡块31的位置相对应,同样的,第一右挡块41在右腔室4内呈横向设置,使第一右挡块41将右腔室4分隔成右下腔室46和右上腔室47。
50.第二右挡块42、第三右挡块43和第四右挡块44设在右下腔室46内,第五右挡块45设在右上腔室47内。
51.第一右挡块41与第一左挡块31的位置相对应,同样的,第一右挡块41的一端连接在右腔室4的内壁上,第一右挡块41的另一端与右腔室4的内壁之间留有第一右通气道411,第一右通气道411用于连通右上腔室47和右下腔室46。
52.第一左通气道311与第一右通气道411在左箱体1与右箱体2相互拼合后形成第一通气道。
53.第二右挡块42与第二右挡块32的位置相对应,第二右挡块42的一端连接在第一右挡块41上,第二右挡块42的另一端与右腔室4的内壁之间留有第二右通气道421。
54.第二左通气道321与第二右通气道421在左箱体1与右箱体2相互拼合后形成第二通气道。
55.第三右挡块43与第三左挡块33的位置相对应,第三右挡块43与第二右挡块42并排设在第一右挡块41的一侧,第三右挡块43与第二右挡块42的倾斜角度存在差别。
56.第三右挡块43的一端与第一右挡块41之间留有第三右通气道431,第三右挡块43的另一端与右腔室4的内壁之间留有第六右通气道432,气体可以从第三右通气道431和第六右通气道432流过。
57.第三左通气道331与第三右通气道431在左箱体1与右箱体2相互拼合后形成第三
通气道。
58.第四右挡块44与第四左挡块34的位置相对应,第四右挡块44的一端连接在右腔室4的内壁上,第四右挡块44的另一端与第三右挡块43之间留有第四右通气道441。
59.第四左通气道341与第四右通气道441在左箱体1与右箱体2相互拼合后形成第四通气道。
60.第五左挡块35的一端连接在左腔室3的内壁上,第五左挡块35的另一端与左腔体3的内壁之间留有第五左通气道351。
61.第五左通气道351与第五右通气道451在左箱体1与右箱体2相互拼合后形成第五通气道。
62.发动机腔内的气体从回油口12进入到回油腔13,随后气体从第二通气道穿过,气体上所携带的部分油被第二左挡块32和第二右挡块42挡住;
63.然后气体从第三通气道或者第六通气道432穿过,气体上所携带的部分油被第三左挡块33和第三右挡块43挡住;
64.然后气体从第四通气道穿过,气体上所携带的部分油被第四左挡块34和第四右挡块44挡住;
65.然后气体从第一通气道穿过,气体上所携带的部分油被第一左挡块31和第一右挡块41挡住;
66.然后气体从第五通气道穿过,气体上所携带的最后的油被第五左挡块35和第五右挡块45挡住;
67.最后气体从出气孔32上排出。
68.各个挡块上所附着的油会回流至回流腔13内,然后回油腔13内的油又会从回油孔12回流至发动机仓内。
69.各个挡块均具有挡油的作用,可能在使用时,位于前几步骤的挡块已经可以将气体中所携带的机油完全挡住了,因此,多设置挡块的作用是增强挡块的油气分离能力。
7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71.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摩托车发动机的油气分离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