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28005发布日期:2023-10-22 14:09阅读:48来源:国知局
恒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恒温装置,该恒温装置例如配置于使冷却液在搭载于汽车的内燃机(以下,也称为发动机。)与散热器之间循环的循环流路内,适当地控制前述冷却液的温度。


背景技术:

1、恒温装置具备有内置热膨胀体(蜡)的热电元件,该热膨胀体(蜡)感测在发动机与散热器之间的循环流路内流动的冷却液的温度变化而膨胀/收缩,该恒温装置以如下的方式起作用:通过该热膨胀体的膨胀/收缩所伴随的体积变化,进行控制阀(阀体)的开闭,从而将冷却液保持为既定温度。

2、即,包括控制阀和内置热膨胀体的热电元件的热电动作单元容纳于外壳内,例如配置于发动机的冷却水路的入口侧。而且,在冷却液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关闭控制阀,冷却液不经由散热器而经过旁通通路来循环。

3、另外,在冷却液温度变高的情况下,通过打开控制阀,冷却液通过散热器地循环。由此,以将通过发动机内的冷却水路即水套内的冷却液的温度控制成适当的状态的方式进行动作。

4、另一方面,提出了如下的方案:在前述的恒温装置的一部分容纳有外壳,该外壳具有经由散热器的冷却液所流入的流入口和使冷却液朝向发动机的水套或水泵等流出的流出口,在该外壳内容纳有热电动作单元,该热电动作单元具有:作为感温部的热电元件;和控制阀(阀体),其被该热电元件开闭驱动而对连通冷却液的流入口和流出口的通路进行开闭。这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已被公开。

5、图10示意性地示出现有的恒温装置中的外壳内的冷却液的流动。

6、该恒温装置11在外壳12内的容纳室容纳有热电动作单元15而构成,该外壳12由壳体13和入口14构成。

7、在构成前述外壳12的入口14侧,形成有来自散热器侧的冷却液的流入口14a。同样地,在构成外壳12的壳体13侧,形成有来自绕过前述的散热器的旁通通路的冷却液的流入口13a。

8、而且,来自前述的各流入口13a、14a的冷却液在外壳12内混合,并经过冷却液的流出口13b朝向发动机的水套送出。

9、另一方面,前述热电动作单元15具备:热电元件(感温部)15a,其内置对冷却液的温度作出反应的热膨胀体(蜡);活塞15b,其通过前述热膨胀体的作用来伸缩;圆板状的控制阀(阀体)15c,其安装于热电元件15a;以及弹簧部件15d,其使该控制阀15c抵接于入口14侧而向闭阀状态施力。

10、而且,在形成于前述的入口14内的轴支撑部14b装上前述活塞15b的前端部,根据施加至热电元件15a的冷却液的温度而控制控制阀15c的开阀状态。由此,特别地,以如下的方式进行动作:调整来自散热器侧的冷却液的流入量,适当地保持施加至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

11、在先技术文献

12、专利文献

13、专利文献1:wo2010/00460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2、在这种恒温装置11中,存在如下的恒温装置:如也在图10中示出那样,在一端形成有来自散热器侧的冷却液的流入口14a的入口侧管路的另一端(容纳室侧的端部)以与热电元件15a的移动方向的一端对置的方式开口,与此相对,在一端形成有冷却液的流出口13b的出口侧管路的另一端(容纳室侧的端部)以与热电元件15a的侧面部分对置的方式开口。

3、在这样的情况下,阀座的位置位于比出口侧管路的另一端更高的位置,在它们的间隔拉开的情况下,如在图10中由箭头c示出那样,从来自散热器侧的冷却液的流入口14a到达冷却液的流出口13b的冷却液的流动有时会一边弯折成曲柄状一边流动。这样的冷却液的流动会增大流通阻力,导致大的压力损失,有可能难以确保经过恒温装置11从散热器侧朝向发动机侧的冷却液的流量,难以抑制气穴现象的发生。

4、本发明是着眼于现有的前述的恒温装置的技术问题点而作出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恒温装置,该恒温装置抑制冷却液在从散热器侧朝向发动机侧时发生大的压力损失,能够充分地确保从散热器侧朝向发动机侧的冷却液的流量。

5、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6、为了解决前述的课题而作出的本发明所涉及的恒温装置,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那样采用如下的构成:具备:外壳,其配置于使冷却液在内燃机与散热器之间循环的循环流路内,在内侧形成有容纳室,在前述容纳室内具有使前述冷却液回流的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热电元件,其容纳于前述容纳室,并依赖于前述冷却液的温度而沿轴向方向移动;控制阀,其伴随着前述热电元件的轴向方向的移动而控制前述第一管路中的前述冷却液的回流量;以及前述外壳内的阀座,前述控制阀在闭阀状态下抵接前述阀座,前述第二管路与前述热电元件的侧面部分对置,在前述第二管路的内周壁中的前述热电元件的移动方向中的一方侧,形成有以随着从前述第二管路的一端接近前述容纳室而朝向前述一方侧的方式倾斜的斜面,前述斜面的容纳室侧端部位于从前述阀座的位置朝向前述一方侧的范围内。

7、依据本发明的权利要求1所涉及的恒温装置,在第二管路的内周壁中的热电元件的移动方向中的一方侧,形成有以随着从第二管路的一端接近容纳室而朝向前述一方侧的方式倾斜的斜面,该斜面的容纳室侧端部位于从阀座位置朝向前述一方侧的范围内。

8、由此,在控制阀从阀座离开时,在第一管路与第二管路之间回流的冷却液沿着前述斜面顺畅地流动,能够抑制一边弯折成曲柄状一边流动的情况。因此,减小外壳内的冷却液的流通阻力,抑制发生大的压力损失,能够充分地确保外壳内的冷却液的流量。

9、在此情况下,如权利要求2所记载那样,采用如下的构成:前述第一管路是在一端具有将由前述散热器冷却后的冷却液导入至前述容纳室的第一流入口的第一入口侧管路,前述第二管路是在前述一端具有将前述容纳室的冷却液供给至内燃机的流出口的出口侧管路,在前述外壳,还具备在一端具有将不经过前述散热器的在前述内燃机中加热后的冷却液导入的第二流入口的第二入口侧管路。

10、本发明的权利要求2所涉及的恒温装置以将该恒温装置配置于内燃机的冷却液的入口侧的所谓的“入口控制”为对象,在外壳具有第二入口侧管路,该第二入口侧管路形成有将不经过散热器的在内燃机中加热后的冷却液导入的第二流入口。在此情况下,如果如前述那样设置斜面,则能够抑制来自散热器侧的冷却液向热电元件侧绕入,因而能够提高恒温装置针对从第二流入口流入的冷却液的温度的感温性。

11、而且,如权利要求3所记载那样,理想的是,设为如下的构成:前述斜面的容纳室侧端部位于比前述阀座的位置更靠前述一方侧处。

12、此外,如权利要求4所记载那样,采用如下的构成:前述阀座是随着从前述一方侧朝向前述热电元件的移动方向中的另一方侧而直径扩大的锥形状,前述斜面的阀座侧端部与前述阀座的前述另一方侧的端部相连。

13、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3所涉及的恒温装置中,斜面的容纳室侧端部位于比阀座位置更靠前述一方侧处。依据该构成,即使存在制造上的误差,也能够使斜面的容纳室侧端部可靠地位于从阀座位置朝向前述一方侧的范围内。由此,能够可靠地抑制冷却液在从散热器侧朝向发动机侧时发生大的压力损失。

14、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4所涉及的恒温装置中,具有如下的构成:前述阀座是随着从前述一方侧朝向前述热电元件的移动方向中的另一方侧而直径扩大的锥形状,前述斜面的阀座侧端部与前述阀座的前述另一方侧的端部相连。依据该构成,能够提供一种恒温装置,该恒温装置能够使冷却液从以锥形状直径扩大的前述阀座朝向前述斜面不停滞地流动,外壳内的流水阻力小,降低了压力损失。

15、发明效果

16、依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恒温装置,该恒温装置抑制冷却液在从散热器侧朝向发动机侧时发生大的压力损失,能够充分地确保从散热器侧朝向发动机侧的冷却液的流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