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凑型冷却系统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26445发布日期:2023-09-21 03:35阅读:29来源:国知局
紧凑型冷却系统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的,尤其是涉及一种紧凑型冷却系统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1、传统发动机冷却系统组成:

2、水泵、缸体水套、气缸垫、缸盖水套、双阀调温器、暖风芯体、散热器、膨胀水壶、压力盖、机油冷却器、增压器、egr冷却器及相连管路;

3、暖机过程中,冷却系统处于小循环工况,调温器主阀处于关闭状态,副阀处于开启状态,冷却液流经缸体水套缸盖水套后,冷却液分别通过小循环管路及并联的过流零部件回到水泵进水口。只有部分流量用于egr冷却器与增压器、暖风芯体的热交换,浪费了水泵的功率,消耗了额外的能量,燃油经济性差。由于单独布置的小循环管路及调温器副阀,增加了发动机小循环金属管、橡胶水管、卡箍及调温器副阀。导致成本增加,布置难度增加,管路混乱拥挤,冷却液密封点泄漏风险增加,

4、另外,传统发动机的冷却系统egr冷却器与暖风芯体处于并联状态,冷却液分流后增加了水泵的流量,egr冷却器加热的冷却液热量随散热器散失去掉,余热回收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紧凑型冷却系统布置结构。

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紧凑型冷却系统布置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紧凑型冷却系统布置结构,包括缸体水套、缸盖水套、单阀调温器、冷却器、暖风芯体、水泵、增压器和散热器,所述水泵与缸体水套流通,所述缸体水套分别与缸盖水套和增压器流通,所述缸盖水套分别与单阀调温器和冷却器流通,所述冷却器与暖风芯体流通,所述暖风芯体与水泵流通,所述增压器与水泵流通,所述单阀调温器与散热器流通,所述散热器与水泵流通,所述单阀调温器可被操控的开启或关闭形成循环工况一和循环工况二改变冷却水的循环回路。

4、可选的,所述单阀调温器主阀关闭为循环工况一,所述循环工况一包括循环回路a和循环回路b,所述水泵、缸体水套、缸盖水套、冷却器、暖风芯体和电子水泵形成循环回路a;所述水泵、缸体水套、增压器和水泵形成循环回路b;所述单阀调温器主阀全开为循环工况二,所述循环工况二包括循环回路c、循环回路d和循环回路e,所述水泵、缸体水套、缸盖水套、冷却器、暖风芯体和水泵形成循环回路c,所述水泵、缸体水套、增压器和水泵形成循环回路d;所述水泵、缸体水套、缸盖水套、单阀调温器、散热器和水泵形成循环回路e。

5、可选的,还包括膨胀水箱,所述缸盖水套、冷却器的出水口和散热器的进水口通过除气管与膨胀水箱流通。

6、可选的,所述增压器的出水口与暖风芯体的出水口通过一根管路流通到水泵。

7、可选的,还包括水温传感器,所述水温传感器布置于缸盖水套和冷却器之间的管路,所述水温传感器识别的温度与单阀调温器蜡包识别的温度相同。

8、可选的,所述冷却器的出水口通过串联的方式流通到暖风芯体的进水口。

9、可选的,所述散热器的出水口和膨胀水箱的出水口通过一根管路流通到水泵。

10、可选的,所述水泵为电子水泵。

11、可选的,所述冷却器采用egr冷却器。

12、可选的,所述增压器为涡轮增压器。

13、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由于匹配增程器动力总成,最高功率相对于传统发动机偏低,热负荷小,进而取消了机油冷却器。降低润滑管路的阻力,降低了机油泵的轴功率消耗,提高发动机热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紧凑型冷却系统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水套、缸盖水套、单阀调温器、冷却器、暖风芯体、水泵、增压器和散热器,所述水泵与缸体水套流通,所述缸体水套分别与缸盖水套和增压器流通,所述缸盖水套分别与单阀调温器和冷却器流通,所述冷却器与暖风芯体流通,所述暖风芯体与水泵流通,所述增压器与水泵流通,所述单阀调温器与散热器流通,所述散热器与水泵流通,所述单阀调温器可被操控的开启或关闭形成循环工况一和循环工况二改变冷却水的循环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型冷却系统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阀调温器主阀关闭为循环工况一,所述循环工况一包括循环回路a和循环回路b,所述水泵、缸体水套、缸盖水套、冷却器、暖风芯体和电子水泵形成循环回路a;所述水泵、缸体水套、增压器和水泵形成循环回路b;所述单阀调温器主阀全开为循环工况二,所述循环工况二包括循环回路c、循环回路d和循环回路e,所述水泵、缸体水套、缸盖水套、冷却器、暖风芯体和水泵形成循环回路c,所述水泵、缸体水套、增压器和水泵形成循环回路d;所述水泵、缸体水套、缸盖水套、单阀调温器、散热器和水泵形成循环回路e。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紧凑型冷却系统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膨胀水箱,所述缸盖水套、冷却器的出水口和散热器的进水口通过除气管与膨胀水箱流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紧凑型冷却系统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器的出水口与暖风芯体的出水口通过一根管路流通到水泵。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紧凑型冷却系统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温传感器,所述水温传感器布置于缸盖水套和冷却器之间的管路,所述水温传感器识别的温度与单阀调温器蜡包识别的温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紧凑型冷却系统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的出水口通过串联的方式流通到暖风芯体的进水口。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紧凑型冷却系统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的出水口和膨胀水箱的出水口通过一根管路流通到水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型冷却系统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为电子水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型冷却系统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采用egr冷却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型冷却系统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器为涡轮增压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紧凑型冷却系统布置结构,包括缸体水套、缸盖水套、单阀调温器、冷却器、暖风芯体、水泵、增压器和散热器,水泵与缸体水套流通,缸体水套分别与缸盖水套和增压器流通,缸盖水套分别与单阀调温器和冷却器流通,冷却器与暖风芯体流通,暖风芯体与水泵流通,增压器与水泵流通,单阀调温器与散热器流通,散热器与水泵流通,单阀调温器可被操控的开启或关闭形成循环工况一和循环工况二改变冷却水的循环回路。由于匹配增程器动力总成,最高功率相对于传统发动机偏低,热负荷小,进而取消了机油冷却器。降低润滑管路的阻力,降低了机油泵的轴功率消耗,提高发动机热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易小峰,黄前海,王东东,王皓,晋方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