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冷却控制系统、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6243341发布日期:2023-12-02 06:51阅读:70来源:国知局
车辆冷却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但不限于汽车控制,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冷却控制系统、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智能化、电动化是发动机技术升级的主流趋势,随着混动化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发动机使用主电动水泵替代传统的机械水泵,对冷却系统进行优化和升级。

2、而电动水泵作为冷却系统的心脏,一旦水泵出现故障停转,冷却液停止流动,发动机会在很快的时间内过热损坏。电动水泵自身有一系列的故障诊断方法,整车厂现有的对策都是从基于水泵自身诊断,即识别到水泵故障后,对发动机采取限扭或停机的故障降级措施。但水泵故障后,无论怎么降低发动机工况(限扭),都无法较好地对发动机进行散热,短时间内发动机一定会停机,无法保证车辆的安全续航。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车辆冷却控制系统、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2、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冷却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3、第一冷却组件;

4、发动机本体,与所述第一冷却组件连接并形成第一冷却回路;

5、第二冷却组件;

6、发动机调节件,与所述第二冷却组件连接并形成第二冷却回路;

7、开关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冷却回路和所述第二冷却回路;

8、控制组件,与所述开关组件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开关组件导通所述第一冷却回路和/或所述第二冷却回路。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组件,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冷却组件失效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导通,并控制所述开关组件导通所述第二冷却组件与所述发动机本体形成的第三冷却回路;或,在所述第二冷却组件失效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冷却回路导通,并控制所述开关组件导通所述第一冷却组件与所述发动机调节件形成的第四冷却回路。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关组件包括第一三通比例阀以及第二三通比例阀;所述第一三通比例阀连接在所述第一冷却回路,所述第二三通比例阀连接在所述第二冷却回路,且所述第一三通比例阀和所述第二三通比例阀之间连接。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冷却组件包括第一水泵以及第一散热件,且所述发动机本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三通比例阀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三通比例阀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水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水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散热件连接。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冷却组件包括第二水泵以及第二散热件,所述第二水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三通比例阀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三通比例阀的另一端与所述发动机调节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散热件的一端连接所述发动机调节件,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水泵的另一端。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冷却回路上还包括暖风组件,所述暖风组件与所述发动机本体串联或并联。

14、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所述暖风组件与所述发动机本体串联,所述暖风组件与所述发动机本体之间连接有第三三通比例阀,且所述第三三通比例阀连接所述第一冷却组件。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动机调节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机油冷却器、增压器、egr(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排气再循环)冷却器。

16、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发动机调节件包括多个器件的情况下,各器件之间并联。

17、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冷却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车辆冷却控制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18、获取所述第一冷却组件和所述第二冷却组件的工作状态;

19、根据所述第一冷却组件以及所述第二冷却组件的工作状态,控制所述开关组件导通所述第一冷却回路和/或所述第二冷却回路。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冷却组件以及所述第二冷却组件的工作状态,控制所述开关组件导通所述第一冷却回路和/或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包括:

21、响应于所述第一冷却组件的工作状态表征工作故障,控制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导通,并控制所述开关组件导通所述第二冷却组件与所述发动机本体形成的第三冷却回路;

22、响应于所述第二冷却组件的工作状态表征工作故障,控制所述第一冷却回路导通,并控制所述开关组件导通所述第一冷却组件与所述发动机调节件形成的第四冷却回路。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24、响应于所述第一冷却组件的工作状态表征工作故障,以第一预设扭矩幅度降低所述发动机本体的扭矩;响应于所述第二冷却组件的工作状态表征工作故障,以第二预设扭矩幅度降低所述发动机本体的扭矩;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扭矩幅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扭矩幅度。

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26、响应于所述第一冷却组件的工作状态表征工作故障,通过所述开关组件控制导通的所述第二冷却回路上的冷却液流量小于所述第三冷却回路上的冷却液流量;

27、响应于所述第二冷却组件的工作状态表征工作故障,通过所述开关组件控制导通的所述第一冷却回路上的冷却液流量大于所述第四冷却回路上的冷却液流量。

2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冷却组件以及所述第二冷却组件的工作状态,控制所述开关组件导通所述第一冷却回路和/或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包括:

29、响应于所述第一冷却组件和所述第二冷却组件的工作状态均表征为工作正常,控制所述开关组件分别导通所述第一冷却回路和所述第二冷却回路。

3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冷却组件的功率大于所述第二冷却组件的功率。

31、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冷却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32、获取模块,配置为获取所述第一冷却组件和所述第二冷却组件的工作状态;

33、第一控制模块,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冷却组件和所述第二冷却组件的工作状态,控制所述开关组件导通所述第一冷却回路和/或所述第二冷却回路。

3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第一冷却组件的工作状态表征工作故障,控制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导通,并控制所述开关组件导通所述第二冷却组件与所述发动机本体形成的第三冷却回路;响应于所述第二冷却组件的工作状态表征工作故障,控制所述第一冷却回路导通,并控制所述开关组件导通所述第一冷却组件与所述发动机调节件形成的第四冷却回路。

3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36、第二控制模块,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第一冷却组件的工作状态表征工作故障,以第一预设扭矩幅度降低所述发动机本体的扭矩;响应于所述第二冷却组件的工作状态表征工作故障,以第二预设扭矩幅度降低所述发动机本体的扭矩;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扭矩幅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扭矩幅度。

3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38、第三控制模块,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第一冷却组件的工作状态表征工作故障,通过所述开关组件控制导通的所述第二冷却回路上的冷却液流量小于所述第三冷却回路上的冷却液流量;响应于所述第二冷却组件的工作状态表征工作故障,通过所述开关组件控制导通的所述第一冷却回路上的冷却液流量大于所述第四冷却回路上的冷却液流量。

3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第一冷却组件和所述第二冷却组件的工作状态均表征为工作正常,控制所述开关组件分别导通所述第一冷却回路和所述第二冷却回路。

4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冷却组件的功率大于所述第二冷却组件的功率。

41、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包括:

42、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43、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第二方面中所述的方法。

44、第五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中所述的方法。

45、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46、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第一冷却组件与发动机本体形成第一冷却回路,第二冷却组件与发动机调节件形成第二冷却回路,即采用双冷却组件双回路的冷却系统,一方面,方便车辆独立控制各冷却回路,从而针对性的调节发动机本体和发动机调节件的工作状态,通过该种按需冷却的方式,能提升冷却效率;且单冷却组件失效时能继续进行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运行,例如第一冷却回路的冷却组件失效,第二冷却回路仍可导通;第二冷却回路的冷却组件失效,第一冷却回路仍可导通,即发动机本体和发动机调节件中的之一仍能继续工作,通过该种方式能减少致发动机过热停机或损毁的情况发生,综上,能提升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另一方面,由于发动机本体和发动机调节件均独立配置冷却组件,可基于各冷却部件的冷却要求配置不同的冷却功率,相对使用一个冷却组件同时满足所有冷却部件的需求的方式,能减少冷却回路中流量过剩的现象。

47、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