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凸轮轴及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97965发布日期:2023-07-18 17:59阅读:25来源:国知局
组合凸轮轴及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发动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组合凸轮轴及发动机。


背景技术:

1、现有车用发动机组合式凸轮轴一般由中空钢管及带孔的钢制凸轮装配而成。目前主要有两种组装工艺,在将凸轮穿入中空钢管后,其一,通过在中空钢管的中心孔中压入钢球使得中空钢管外径永久性变大;其二,通过在中空钢管的中心孔中加压(例如水压或油压)使得中空钢管外径永久性变大;通过上述两种工艺从而使得中空钢管与凸轮由间隙配合变成过盈配合,以使凸轮固定在中空钢管上。

2、在上述两种工艺中,至少存在下述问题:

3、其一、由于要保证变形量,中空钢管的壁厚较薄,导致结构强度较差;

4、其二、钢球随着使用频次增多,磨损量较大,从而导致过盈量不足风险较大;

5、其三、中空钢管与凸轮的装配精度要求高,失败后材料不可返修,成本较大。

6、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凸轮轴及发动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组合凸轮轴,组合凸轮轴包括多个轴杆段、至少一个凸轮片及至少一个轴承;各轴杆段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法兰盘,多个轴杆段沿轴向布置且相邻两个轴杆段上朝向彼此的一端连接于轴承;凸轮片套设于轴杆段并夹设在第一法兰盘与轴承之间。

3、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方案中,多个轴杆段包括首轴杆段、至少一个中间轴杆段及尾轴杆段,中间轴杆段位于首轴杆段及尾轴杆段之间;

4、组合凸轮轴还设有拧紧结构,拧紧结构用于对组合凸轮轴施加扭矩,拧紧结构包括第一扭转部和第二扭转部,第一扭转部设置于首轴杆段,第二扭转部设置于尾轴杆段。

5、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方案中,尾轴杆段包括沿轴向拼接的第一尾轴杆段及第二尾轴杆段,第一尾轴杆段靠近中间轴杆段设置,第二扭转部设置于第二尾轴杆段。

6、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方案中,组合凸轮轴还包括信号轮,信号轮连接于第二尾轴杆段以用于观察各凸轮片的转动相位。

7、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方案中,第一尾轴杆段设置有第二法兰盘,第二尾轴杆段设置有第三法兰盘;组合凸轮轴还包括高压油泵凸轮,高压油泵凸轮用于驱动高压油泵作业;高压油泵凸轮套设于第一尾轴杆段,第二尾轴杆段的部分插入第一尾轴杆段中并连接于第一尾轴杆段,以使第二法兰盘与第三法兰盘一起夹紧高压油泵凸轮。

8、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方案中,第一扭转部为六边形环凸及六边形孔中的一者,第二扭转部为另一者;或者,第一扭转部及第二扭转部均为六边形环凸;或者,第一扭转部及第二扭转部均为六边形孔。

9、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方案中,第一法兰盘靠近凸轮片的侧壁设有防滑纹路。

10、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方案中,凸轮片设有允许轴杆段穿过的凸轮片轴孔及第一沉槽和第二沉槽,第一沉槽与第二沉槽分别位于凸轮片轴孔的轴向两端;

11、第一法兰盘的至少部分嵌入于第一沉槽,轴承的至少部分嵌入于第二沉槽。

12、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方案中,轴杆段与轴承螺纹连接。

13、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该发动机包括上述的组合凸轮轴。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凸轮轴通过多段轴杆段、凸轮片及轴承拼装而成,通过在轴杆段上设置第一法兰盘以配合轴承实现对凸轮片的固定,相较于现有技术提及的通过加压扩大轴杆管径的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方案更易实现,通用化更好,容错率较高,报废率低,降低成本,其次,轴杆段可采用壁厚较厚的杆件,其结构强度更高,相应地,具备该轴杆段的组合凸轮轴也具备较好的结构强度。另外,各组成构件可灵活配置,利于减少开发周期。



技术特征:

1.一种组合凸轮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凸轮轴(10)包括多个轴杆段(11)、至少一个凸轮片(12)及至少一个轴承(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凸轮轴,其特征在于,多个轴杆段(11)包括首轴杆段(111)、至少一个中间轴杆段(112)及尾轴杆段(113),所述中间轴杆段(112)位于所述首轴杆段(111)及尾轴杆段(11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凸轮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尾轴杆段(113)包括沿轴向拼接的第一尾轴杆段(1131)及第二尾轴杆段(1132),所述第一尾轴杆段(1131)靠近所述中间轴杆段(112)设置,所述第二扭转部(11e)设置于所述第二尾轴杆段(11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凸轮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凸轮轴(10)还包括信号轮(14),所述信号轮(14)连接于所述第二尾轴杆段(1132)以用于观察各所述凸轮片(12)的转动相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凸轮轴,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凸轮轴,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凸轮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法兰盘(11a)靠近所述凸轮片(12)的侧壁设有防滑纹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凸轮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片(12)设有允许所述轴杆段(11)穿过的凸轮片轴孔(a)及第一沉槽(b1)和第二沉槽(b2),所述第一沉槽(b1)与所述第二沉槽(b2)分别位于所述凸轮片轴孔(a)的轴向两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凸轮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杆段(11)与所述轴承(13)螺纹连接。

10.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凸轮轴。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发动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组合凸轮轴及发动机。组合凸轮轴包括多个轴杆段、至少一个凸轮片及至少一个轴承;各轴杆段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法兰盘,多个轴杆段沿轴向布置且相邻两个轴杆段上朝向彼此的一端连接于轴承;凸轮片套设于轴杆段并夹设在第一法兰盘与轴承之间。本公开提供的方案更易实现,通用化更好,容错率较高,报废率低,降低成本,其次,轴杆段可采用壁厚较厚的杆件,其结构强度更高,相应地,具备该轴杆段的组合凸轮轴也具备较好的结构强度。另外,各组成构件可灵活配置,利于减少开发周期。

技术研发人员:梁树维,卢曙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柳州菱特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