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缸径发动机排气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10901发布日期:2023-10-22 05:06阅读:40来源:国知局
大缸径发动机排气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排气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大缸径发动机排气管装置。


背景技术:

1、大缸径八缸直列发动机采用脉冲涡轮增压系统时,利用发动机排气管连接发动机缸体排气口和涡轮增压器废气进气口,用来排出发动机气缸内燃烧所产生废气并给涡轮增压器供气。

2、排气管大多数通过铸造制成,由于大缸径发动机排气管路结构庞杂,需要将排气管路分段铸造,现有的大缸径发动机排气管存在铸造时而需要开大量模具,导致模具费用太高和批量化供货程度低造成的排气管成本高问题。例如,如图1所示的八缸发动机排气管装置为两缸共用一根排气管,八缸发动机的排气管装置包括四根排气管,每根排气管上设有两个歧管,每个歧管的端部设有连接法兰,每个歧管与每个缸体上的排气口对应设置,上述八缸直列发动机的脉冲排气装置分多段铸造,每段采用整体铸造,考虑到铸造时的铸造质量等问题,上述多管排气装置可分为11种管段(即图1中标号为),每种管段结构不同,因此需要不同的模具进行铸造,进而需要11种模具用来铸造上述的发动机排气装置。导致制造图1中的排气管路需要的模具种类多,开模费用高。且图1中的脉冲转换管器分叉多,且四个分叉的进气管之间距离较小,因此,铸造时脱模比较难,成品率低,铸造的每段管段仅能按照特定组装顺序进行组装,只能组装成一种产品,每段管段的通用性低,批量化生产程度低,成本高。

3、因此,需要对现有的发动机排气管装置的结构进行改进,以使得发动机排气管装置满足正常功能的前提下,减少铸造时的模具种类并便于铸造,从而制造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动机排气管装置,使得发动机排气管装置减少铸造时的模具种类并便于铸造,降低制造成本。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大缸径发动机排气管装置,设有四排排气管和两个脉冲转换管器,每个脉冲转换管器连接两排排气管,其特征在于:

4、两个所述脉冲转换管器结构相同;

5、所述四排排气管包括四种直歧综合管模块、两种直管模块和多个膨胀节,所述膨胀节用于连接所述脉冲转换管器结构、直歧综合管模块和直管模块,每排排气管设有至少一个直管模块和两个同一种直歧综合管模块。

6、优选的:所述直歧综合管模块包括相通的直管部和弯管部,所述弯管部的一端固定连接直管部,另一端设有用于连接发动机的法兰,所述直管部的两端均设有法兰。

7、优选的:所述直管模块包括直管,所述直管的两端均设置有法兰。

8、优选的:所述脉冲转换管器包括两个进气口和一个出气口,所述进气口端和出气口端分别设有法兰。

9、优选的:四种所述直歧综合管模块分别为第一直歧综合管模块、第二直歧综合管模块、第三直歧综合管模块和第四直歧综合管模块,所述第一直歧综合管模块的直管部、所述第二直歧综合管模块的直管部、所述第三直歧综合管模块的直管部和所述第四直歧综合管模块的直管部长度相同。

10、优选的:设所述直歧综合管模块的所述直管部的长度为l1,设所述膨胀节的长度为l2,设发动机相邻两缸的缸心距为h,两种所述直管模块分别为第一直管模块和第二直管模块,设所述第一直管模块的长度为j1,设所述第二直管模块的长度为j2,则h=l1+l2;j1=2h;j2=3h-l2。

11、优选的:所述四排排气管分别为第一排气管、第二排气管、第三排气管和第四排气管,一个所述脉冲转换管器分别连接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另一个所述脉冲转换管器分别连接第三排气管和第四排气管。

12、优选的:所述第一排气管包括两个所述第一直歧综合管模块和一个所述第一直管模块,所述第一直管模块位于两个所述第一直歧综合管模块之间,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直歧综合管模块两端通过所述膨胀节分别连接所述脉冲转换管器和所述第一直管模块,另一个所述第一直歧综合管模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直管模块、另一端为自由端;

13、所述第二排气管包括两个所述第二直歧综合管模块和一个所述第一直管模块,其中,两个所述第二直歧综合管模块相邻设置且通过所述膨胀节连接,所述第一直管模块的一端通过所述膨胀节固定连接所述脉冲转换管器、另一端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第二直歧综合管模块,另一个所述第二直歧综合管模块的一端为自由端;

14、所述第三排气管包括两个所述第三直歧综合管模块和两个所述第二直管模块,其中,两个所述第二直管模块相邻设置且通过所述膨胀节连接,两个所述第二直管模块位于两个所述第三直歧综合管模块之间,所述第三直歧综合管模块与所述第二直管模块通过所述膨胀节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第三直歧综合管模块的一端通过所述膨胀节固定连接所述脉冲转换管器,另一个所述第三直歧综合管模块的一端为自由端;

15、所述第四排气管包括两个所述第四直歧综合管模块和两个所述第一直管模块,其中,两个所述第一直管模块相邻设置且通过所述膨胀节连接,两个所述第一直管模块位于两个所述第四直歧综合管模块之间,所述第一直管模块固定连接与所述第四直歧综合管模块,其中一个所述第四直歧综合管模块的一端通过所述膨胀节固定连接所述脉冲转换管器,另一个所述第四直歧综合管模块的一端为自由端。

16、优选的:所述第一排气管包括两个所述第四直歧综合管模块和一个所述第一直管模块,所述第一直管模块位于两个所述第四直歧综合管模块之间,其中一个所述第四直歧综合管模块两端通过所述膨胀节分别连接所述脉冲转换管器和所述第一直管模块,另一个所述第四直歧综合管模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直管模块、另一端为自由端;

17、所述第二排气管包括两个所述第三直歧综合管模块和一个所述第一直管模块,其中,两个所述第三直歧综合管模块相邻设置且通过所述膨胀节连接,所述第一直管模块的一端通过所述膨胀节固定连接所述脉冲转换管器、另一端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第三直歧综合管模块,另一个所述第三直歧综合管模块的一端为自由端;

18、所述第三排气管包括两个所述第二直歧综合管模块和两个所述第二直管模块,其中,两个所述第二直管模块相邻设置且通过所述膨胀节连接,两个所述第二直管模块位于两个所述第二直歧综合管模块之间,所述第二直歧综合管模块与所述第二直管模块通过所述膨胀节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第二直歧综合管模块的一端通过所述膨胀节固定连接所述脉冲转换管器,另一个所述第二直歧综合管模块的一端为自由端;

19、所述第四排气管包括两个所述第一直歧综合管模块和两个所述第一直管模块,其中,两个所述第一直管模块相邻设置且通过所述膨胀节连接,两个所述第一直管模块位于两个所述第一直歧综合管模块之间,所述第一直管模块固定连接与所述第一直歧综合管模块,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直歧综合管模块的一端通过所述膨胀节固定连接所述脉冲转换管器,另一个所述第一直歧综合管模块的一端为自由端。

20、优选的:所述排气管远离所述脉冲转换管器的端部为自由端,所述四排排气管各自的自由端分别固定有扪板。

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2、本实用新型的大缸径发动机排气管装置,设有四排排气管和两个脉冲转换管器,每个脉冲转换管器连接两排排气管,两个所述脉冲转换管器结构相同;因此,铸造时,两个脉冲转换管器采用一个模具制造即可,并且脉冲转换管器的两个进气管为大部分为直管且间距设置稍大,铸造时便于脱模。

23、四排排气管包括四种直歧综合管模块、两种直管模块和多个膨胀节,所述膨胀节用于连接脉冲转换管器结构、直歧综合管模块和直管模块,每排排气管设有至少一个直管模块和两个同一种直歧综合管模块。每种直歧综合管模块排气管可重复使用排气管的不同位置,以此达到增加每种排气管模块使用数量(次数)的目的,进而减少了管段模块的种类,即减少了模具种类。

24、四种直歧综合管模块采用四种模具铸造,两种直管模块采用两种模具铸造,再加上一种制造脉冲转换管器的模具,制造大缸径发动机排气管装置需要的模具数量为七种,大大减少了模具的种类,降低了开模费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