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喷油器的阀座和包括所述阀座的喷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40683发布日期:2023-07-21 12:39阅读:28来源:国知局
用于喷油器的阀座和包括所述阀座的喷油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总体上涉及高压燃油喷射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喷油器的阀座以及包括所述阀座的喷油器。


背景技术:

1、高压燃油喷射技术在燃油发动机中、特别是在柴油发动机中广泛采用。在柴油机中利用高压共轨与喷油器相连,后者将共轨内的高压燃油喷射到柴油机的燃烧室内。

2、现有的喷油器通常包括细长的壳体,在壳体内安装有通常为球阀的控制阀。球阀包括阀座以及阀芯。阀芯与喷油器的电磁阀相邻。喷油器具有在壳体内形成的供油口。来自与高压共轨相连的供油口的高压燃油被分配到喷油器的喷油腔和压力控制腔,其中喷油腔与喷油器的喷油口连通,而压力控制腔与球阀的阀座邻接。在球阀的下游方向,一回流通道设置在壳体内。

3、喷油器还具有一阀杆,该阀杆的一部分位于压力控制腔内,另一部分位于喷油腔内。在电磁阀未启动的情况下,阀芯封堵住阀座的通孔,使得回流通道与压力控制腔隔离。在此情况下,压力控制腔作用在阀杆上的压力大于喷油腔作用在阀杆上的压力,使得维持阀杆趋向于封堵喷油器的喷油口的状态。在电磁阀启动的情况下,来自供油口的高压燃油能够将阀芯顶起,从而,高压燃油从压力控制腔进入到回流通道中,并最终流回到油箱内,这会使得压力控制腔内的压力下降。这样,喷油腔中的压力就会大于压力控制腔中的压力,使得阀杆远离喷油口移动,从而高压燃油能够受控地被喷射到柴油发动机的燃烧室。

4、通常,在阀座的通孔中设有节流孔,在节流孔的下游设有大致圆柱形的扩散孔,在扩散孔的下游设有用于接收阀芯的圆锥形接收区段,该接收区段的一部分用于与阀芯的相应部分接触实现密封。在工作中,燃油流经节流孔时会产生大量气泡,这种气泡特别会对阀座造成所谓的“穴蚀”——高压会造成气泡破裂,破裂造成的不均匀压力会进一步冲击扩散孔、接收区段以及阀芯,导致它们快速损伤,从而造成控制阀无法实现可靠的密封,影响喷油器的使用寿命。为了减轻穴蚀造成的影响,当前有种作法是在扩散孔的下游处进一步设置内径上缩窄的部分以与接收阀芯的接收区段相连,该缩窄部分能够促进气泡快速冷凝而减少穴蚀的可能。然而,整个阀座的通孔将会呈现为两端内径小的橄榄形状,造成加工难度的提高。

5、需要说明的是,“背景技术”段落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在“背景技术”段落所公开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道的现有技术。在“背景技术”段落所公开的内容,不代表该内容或者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本实用新型申请前已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或认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改进的阀座以及包括上述阀座的喷油器,其能够克服“穴蚀”的影响同时便于加工和制造。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喷油器的阀座,其包括:阀座本体,在所述阀座本体的一个轴向端部限定有凹腔;以及阀座压入件,所述阀座本体中还设置有沿着阀座本体的中心轴线延伸并且用于接收所述阀座压入件的接收腔以及与所述接收腔连通并且沿着所述中心轴线贯穿所述阀座本体的通孔,所述阀座压入件沿着所述中心轴线被压入配合到所述接收腔内,并且所述阀座压入件设置有沿着所述中心轴线将其贯穿的压入件通孔,所述压入件通孔与所述阀座本体的通孔共轴地彼此连通并且在连通处具有相同的内径。

3、优选地,所述接收腔设置在所述阀座本体的与所述凹腔相反的一端。

4、可选地,所述接收腔设置在所述阀座本体的与所述凹腔相同的一端。

5、优选地,所述通孔包括第一节流孔和内径比所述第一节流孔更大的第一扩散孔,并且所述压入件通孔包括第二节流孔和内径比所述第二节流孔更大的第二扩散孔,其中所述第一扩散孔与所述第二扩散孔具有相同的内径。

6、优选地,在沿着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上,所述阀座压入件的厚度与所述接收腔的深度相同。

7、可选地,在沿着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上,所述阀座压入件的厚度小于所述接收腔的深度,以使得在组装状态下,在所述接收腔内于所述阀座压入件与所述阀座本体之间形成内径上相比所述第一扩散孔和所述第二扩散孔的内径更大的过渡空间。

8、优选地,所述阀座压入件形成为柱体,所述阀座本体的接收腔在与所述中心轴线相垂直的平面上具有与所述阀座压入件相同的截面形状,从而所述阀座压入件能够以过盈配合的方式被压入配合到所述接收腔内。

9、优选地,所述第一扩散孔包括圆柱形部分以及从所述第一节流孔开始沿着朝向所述第二扩散孔的方向以横截面连续增大的方式设置的圆锥形过渡部分;所述第二扩散孔包括圆柱形部分以及从所述第二节流孔开始沿着朝向所述第一扩散孔的方向以横截面连续增大的方式设置的圆锥形过渡部分。

10、优选地,所述阀座本体在其与所述凹腔相反的一端处设置有侧壁,所述侧壁沿着与所述凹腔相反的方向纵向延伸以限定一收容腔,在所述侧壁上还设置有供高压燃油流入的进油通道。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喷油器,其包括:壳体;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以限定出位于其下游的回流通道和位于其上游的压力控制腔,所述控制阀包括位于压力控制腔一侧的根据上述内容所述的阀座以及位于回流通道一侧与所述阀座配合的阀芯;其中在所述压力控制腔内设置实现喷油器选择性喷油的针阀组件,在所述回流通道内设置控制所述阀芯的电磁阀组件,通过所述电磁阀组件的选择性启用或停用,所述阀芯选择性开闭所述阀座上形成的通孔。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喷油器(1)的阀座(30),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30)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座(30),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腔(311)设置在所述阀座本体(31)的与所述凹腔(53)相反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座(30),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腔(311)设置在所述阀座本体(31)的与所述凹腔(53)相同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阀座(30),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312)包括第一节流孔(312a)和内径比所述第一节流孔(312a)更大的第一扩散孔(312b),并且所述压入件通孔(322)包括第二节流孔(322a)和内径比所述第二节流孔(322a)更大的第二扩散孔(322b),其中所述第一扩散孔(312b)与所述第二扩散孔(322b)具有相同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阀座(30),其特征在于,在沿着所述中心轴线(ca)的方向上,所述阀座压入件(32)的厚度与所述接收腔(311)的深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阀座(30),其特征在于,在沿着所述中心轴线(ca)的方向上,所述阀座压入件(32)的厚度小于所述接收腔(311)的深度,以使得在组装状态下,在所述接收腔(311)内于所述阀座压入件(32)与所述阀座本体(31)之间形成内径上相比所述第一扩散孔(312b)和所述第二扩散孔(322b)的内径更大的过渡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阀座(30),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压入件(32)形成为柱体,所述阀座本体(31)的接收腔(311)在与所述中心轴线(ca)相垂直的平面上具有与所述阀座压入件(32)相同的截面形状,从而所述阀座压入件能够以过盈配合的方式被压入配合到所述接收腔(311)内。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阀座(3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扩散孔(312b)包括圆柱形部分以及从所述第一节流孔(312a)开始沿着朝向所述第二扩散孔(322b)的方向以横截面连续增大的方式设置的圆锥形过渡部分;所述第二扩散孔(322b)包括圆柱形部分以及从所述第二节流孔(322a)开始沿着朝向所述第一扩散孔(312b)的方向以横截面连续增大的方式设置的圆锥形过渡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阀座(30),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本体(31)在其与所述凹腔(53)相反的一端处设置有侧壁(313),所述侧壁(313)沿着与所述凹腔(53)相反的方向纵向延伸以限定一收容腔(314),在所述侧壁(313)上还设置有供高压燃油流入的进油通道(41)。

10.一种喷油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器(1)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喷油器的阀座,其包括:阀座本体,在阀座本体的一个轴向端部限定有凹腔;以及阀座压入件,阀座本体中还设置有沿着阀座本体的中心轴线延伸并且用于接收阀座压入件的接收腔以及与接收腔连通并且沿着中心轴线贯穿该阀座本体的通孔,阀座压入件沿着中心轴线被压入配合到接收腔内,并且阀座压入件设置有沿着中心轴线将其贯穿的压入件通孔,所述压入件通孔与阀座本体的通孔共轴地彼此连通并且在连通处具有相同的内径。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阀座的喷油器。采用本技术两件式阀座的技术方案,能够在消除“穴蚀”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阀座的加工和制造工艺,从而提升制造效率和节约制造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谭志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