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电塔筒内电缆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68855发布日期:2023-06-28 11:37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电塔筒内电缆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风力发电,具体为一种风电塔筒内电缆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1、风力发电是指把风的动能转为电能,风能是一种清洁无公害的可再生能源,很早就被人们利用,主要是通过风车来抽水、磨面等,人们感兴趣的是如何利用风来发电,风力发电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透过增速机将旋转的速度提升,来促使发电机发电,依据风车技术,大约是每秒三公尺的微风速度,便可以开始发电,风电塔筒就是风力发电的塔杆,在风力发电机组中主要起支撑作用,同时吸收机组震动,风电发电后一般会通过风电塔筒内部设置的线缆将电力传输出去,风力发电机内部有偏航系统,偏航系统能够实时捕捉最优方向,调整发电机叶轮和机舱进行偏转,机舱偏转的过程中线缆往往会受到摆动,会与风电塔筒的内壁摩擦触碰,长时间会加重线缆的磨损程度,因此需要一种线缆固定装置对其进行固定,但是现有的部分线缆固定装置在使用时其往往还会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2、现有技术中风电塔筒内电缆固定装置存在的缺陷是:专利文件cn217841917u公开了一种风电塔筒内电缆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机构和限位机构,其中固定机构上具有活动连接件,限位机构上具有固定通孔连接孔和穿缆孔,利用卡挡件将电缆固定在穿缆孔中,防止电缆滑出。同时提供了多种卡档件的结构,包括滑块卡档结构,插销卡档结构以及嵌套卡档结构。其中固定机构用于将所述电缆固定装置固定在风电塔筒内壁上,由于固定结构与限位结构通过活动连接件连接,在固定电缆的同时,使得限位机构能够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在不妨碍机舱运动带动电缆做上下运动的同时,避免了电缆与塔筒壁摩擦产生损坏甚至电缆互相缠绕的现象。”

3、但是上述装置在使用时尽管其能够达到对线缆固定的结构,但是其固定结构往往是采用磁力吸引的方式将线缆限位机构固定在风电塔筒的内部,这就会使得其会受到周围磁场变化的影响,导致其发生脱落,若是采用螺栓固定的方式会使得工作人员不断的拧动螺栓,较为耗时,耽误整体装置的安装进度,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电塔筒内电缆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电塔筒内电缆固定装置,包括风电塔筒,所述风电塔筒的内侧壁连接有弧形固定条,所述弧形固定条的一侧设置有穿缆板;

3、所述风电塔筒的内部开设有四个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钢性弹簧,所述第一钢性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内部开设有贯穿孔,所述弧形固定条的内部开设有两个空槽,且第一钢性弹簧的表面贯穿于空槽的内部。

4、优选的,所述弧形固定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四个横块,所述横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空腔。

5、优选的,所述空腔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钢性弹簧,所述第二钢性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

6、优选的,所述支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夹,所述活动夹的表面铰接有卡勾,且卡勾的表面贯穿于贯穿孔的内部。

7、优选的,所述弧形固定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稳定块,所述稳定块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四个紧固螺栓。

8、优选的,所述穿缆板的内部开设有五个穿缆孔,所述穿缆孔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压缩弹簧。

9、优选的,所述压缩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挤压片,所述弧形挤压片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稳固块,所述稳固块的内部转动设置有导向辊。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风电塔筒、弧形固定片、第一钢性弹簧、连接板、贯穿孔、第二钢性弹簧、支撑块、活动夹和卡勾的搭配使用,使得弧形固定片能够快速和风电塔筒连接在一起,避免了采用磁性连接,受到周围磁场影响,导致其脱落的情况,同时也避免了采用螺栓逐一拧动较为耗时的情况,一定程度上能够加快整体装置安装的时间,加快工作的进度。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穿缆孔、压缩弹簧、弧形挤压片、固定块和导向辊的搭配使用,使得线缆在风电塔筒内壁能够得到限位,避免其受到晃动后与风电塔筒的内壁碰撞摩擦,同时也避免了线缆与穿缆孔边缘处的碰撞,使其发生一定的磨损,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线缆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风电塔筒内电缆固定装置,包括风电塔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电塔筒(1)的内侧壁连接有弧形固定条(2),所述弧形固定条(2)的一侧设置有穿缆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塔筒内电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固定条(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四个横块(9),所述横块(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空腔(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电塔筒内电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10)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钢性弹簧(11),所述第二钢性弹簧(1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电塔筒内电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夹(13),所述活动夹(13)的表面铰接有卡勾(14),且卡勾(14)的表面贯穿于贯穿孔(7)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塔筒内电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固定条(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稳定块(15),所述稳定块(15)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四个紧固螺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塔筒内电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缆板(3)的内部开设有五个穿缆孔(16),所述穿缆孔(16)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压缩弹簧(1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风电塔筒内电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弹簧(1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挤压片(18),所述弧形挤压片(18)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稳固块(19),所述稳固块(19)的内部转动设置有导向辊(20)。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风电塔筒内电缆固定装置,包括风电塔筒,风电塔筒的内侧壁连接有弧形固定条,弧形固定条的一侧设置有穿缆板,风电塔筒的内部开设有四个凹槽,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钢性弹簧,第一钢性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内部开设有贯穿孔,弧形固定条的内部开设有两个空槽。本技术通过风电塔筒、弧形固定片、第一钢性弹簧、连接板、贯穿孔、第二钢性弹簧、支撑块、活动夹和卡勾的搭配使用,使得弧形固定片能够快速和风电塔筒连接在一起,避免了采用磁性连接,受到周围磁场影响,导致其脱落的情况,同时也避免了采用螺栓逐一拧动较为耗时的情况,一定程度上能够加快整体装置安装的时间,加快工作的进度。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张涛,邢建民,李凯,张植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能科尔沁右翼前旗新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