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阀式膜片化油器的主量针调节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26571发布日期:2023-09-21 03:38阅读:23来源:国知局
转阀式膜片化油器的主量针调节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化油器,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转阀式膜片化油器的主量针调节结构。


背景技术:

1、小型汽油发动机在不同的气候环境下,要达到最佳的功率输出,其汽油消耗量是不同的,要想改变发动机的汽油消耗量就要调节化油器上的主量针。

2、现有的化油器的结构如图5所示,其包括主量针4和转阀5,主量针4和转阀5为螺纹连接,调节主量针4时,需要一个小型螺丝刀插到结构内部进行旋拧主量针4,其存在的缺点有以下两点:

3、1、必须有一个小型螺丝刀插入到化油器的槽口内部才能调节主量针4;

4、2、小型螺丝刀对准主量针4的槽口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转阀式膜片化油器的主量针调节结构,其可以任意使用一个普通的螺丝刀在其上部就可以调节,结构简单,调节方便。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转阀式膜片化油器的主量针调节结构,包括主量针座、转阀摇臂、连接件、主量针和转阀,所述转阀摇臂安装在转阀上,连接件安装在转阀内,主量针座与主量针连接,主量针座与连接件为螺纹连接,且主量针向下依次穿过连接件和转阀。

4、优选地,所述主量针座的端部设置有旋拧头,旋拧头的上端面与转阀摇臂的上端面平齐。

5、优选地,所述主量针座的端部设置有旋拧头,旋拧头的上端面高于转阀摇臂的上端面。

6、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为中空结构的连接钉。

7、优选地,所述主量针座与主量针为压合连接。

8、优选地,所述连接钉与转阀为压合连接。

9、优选地,所述连接钉的上部还与转阀摇臂连接。

10、优选地,所述主量针与转阀之间还设置有主量针护套。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通过将旋拧头的上端面与转阀摇臂的上端面平齐设置,可以使用螺丝刀从端面上就可以进行对主量针进行调节,简单方便;

13、2、通过将旋拧头的上端面高于转阀摇臂的上端面设置,可以使用螺丝刀甚至用一个小铁片或者是手动旋拧就可以对主量针进行调节,简单方便;

14、3、通过螺丝刀插入主量针座上的旋拧头的凹槽中,慢慢旋拧螺丝刀,主量针座与连接钉为螺纹连接,因此主量针座带动主量针会发生上下移动,则主量针与转阀的上下位置会发生变化,以此改变化油器的供油量,其可以任意使用一个普通的螺丝刀在其上部就可以调节,结构简单,调节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转阀式膜片化油器的主量针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量针座(1)、转阀摇臂(2)、连接件、主量针(4)和转阀(5),所述转阀摇臂(2)安装在转阀(5)上,连接件安装在转阀(5)内,主量针座(1)与主量针(4)连接,主量针座(1)与连接件为螺纹连接,且主量针(4)向下依次穿过连接件和转阀(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阀式膜片化油器的主量针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量针座(1)的端部设置有旋拧头(7),旋拧头(7)的上端面与转阀摇臂(2)的上端面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阀式膜片化油器的主量针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量针座(1)的端部设置有旋拧头(7),旋拧头(7)的上端面高于转阀摇臂(2)的上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转阀式膜片化油器的主量针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中空结构的连接钉(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阀式膜片化油器的主量针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量针座(1)与主量针(4)为压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阀式膜片化油器的主量针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钉(3)与转阀(5)为压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阀式膜片化油器的主量针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钉(3)的上部还与转阀摇臂(2)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阀式膜片化油器的主量针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量针(4)与转阀(5)之间还设置有主量针护套(6)。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转阀式膜片化油器的主量针调节结构,其属于化油器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统化油器的主量针调节存在的调节不方便的缺陷。其主体结构包括主量针座、转阀摇臂、连接件、主量针和转阀,所述转阀摇臂安装在转阀上,连接件安装在转阀内,主量针座与主量针连接,主量针座与连接件为螺纹连接,且主量针向下依次穿过连接件和转阀。本技术主要用于转阀式膜片化油器的主量针调节上。

技术研发人员:刘丰国,王建民,王嘉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临沂市华阳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9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