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发动机顶置式进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60675发布日期:2023-08-27 14:56阅读:34来源:国知局
用于车辆的发动机顶置式进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辆的进气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发动机顶置式进气系统。


背景技术:

1、车辆的进气系统安装有空气滤清器(air cleaner),从外部引入的空气被空气滤清器中的滤芯(filter)过滤。过滤后的空气被供应到发动机,这可以避免空气中的杂质及粉尘等进入发动机燃烧室而造成发动机损坏。

2、与此同时,为提高乘坐的舒适性,进气系统在保证其基本性能的同时也需要考虑nvh(noise vibration and harshness)性能,因此往往还需要在其中设置其他部件(例如消音元件等),这使得现有的进气系统的尺寸通常都比较大,从而对发动机舱提出了更大的空间需求。

3、而随着混合动力车辆的出现,发动机舱的布局变得更加复杂,在整车研发过程中留给进气系统的安装空间往往很有限,使得发动机舱的空间不足而难以匹配现有的进气系统,从而导致整车的研发过程更加困难。

4、基于上述情况,如何在保证进气系统基本性能的前提下,改善进气系统的nvh性能并提高其空间利用率,使发动机的进气系统更具适配性,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5、公开于本实用新型背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发动机顶置式进气系统,其能够在兼顾进气系统和发动机罩的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改善进气系统的nvh性能并提高发动机舱的空间利用率。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发动机顶置式进气系统,包括:底座,其配置为边缘具有向上延伸的外壁,使得所述底座形成内部空间,所述底座具有内壁,以将内部空间划分为第一空间、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第一盖,其在对应于第一空间和第三空间的位置固定地连接至所述底座,所述第一盖的内部具有分隔壁以配合所述第一空间形成第一腔室并配合所述第三空间形成第三腔室;第二盖,其在对应于第二空间的位置能够拆卸地安装至所述底座,并且与底座和第一盖共同形成覆盖于发动机上方的发动机罩;以及滤芯,其能够拆卸地设置于第二盖与第二空间配合形成的第二腔室中,并且将第二腔室分隔为第二上腔室和第二下腔室;其中,所述第一腔室在一侧设置有进气口并且在另一侧与所述第二下腔室流体连通,所述第三腔室在一侧设置有出气口并且在另一侧与所述第二上腔室流体连通。

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所述底座的内壁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壁,其位于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之间的位置以将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分隔,所述第一壁从底座的内底表面沿着向上的方向延伸至设置于第一盖的内顶表面的分隔壁;和第二壁,其位于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与第三空间之间的位置以将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与第三空间分隔,所述第二壁从底座的内底表面沿着向上的方向延伸至第一盖的侧边缘;其中,所述第二壁的在第一腔室和第二下腔室之间的部分设置为开放的,以使得第一腔室与第二下腔室流体连通;所述第二壁的在第三腔室和第二上腔室之间的部分设置有开口。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所述第一壁可以进一步包括板形壁和位于板形壁预定位置处的圆筒形壁,所述圆筒形壁可以形成对应于发动机油加注口的通孔;所述第一盖可以具有对应于所述通孔的维护孔和维护盖,所述维护盖可拆卸地安装至所述维护孔。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所述第二盖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其边缘具有向下延伸的侧壁,以使得第二盖安装至底座时与所述第二空间配合形成所述第二腔室,并且所述第二盖的侧壁的对应于所述第二壁的一侧设置有对应于所述开口的流动风口。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所述第二盖的侧壁的对应于所述第二壁的一侧的下部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突出部,所述第二壁在与连接突出部相对应的位置可以设置有向所述第二盖的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连接挡板,所述连接突出部能够插入至相应的连接挡板的下方并使得连接突出部上表面与连接挡板的下表面紧密接触;其中,在所述连接突出部插入至连接挡板的下方并使得连接突出部上表面与连接挡板的下表面紧密接触时,所述流动风口连接至所述开口,使得第二盖安装至底座,并且使得第二上腔室与第三腔室流体连通。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所述用于车辆的发动机顶置式进气系统可以进一步包括:进气管道,其一端与外部流体连通;和谐振管道,其一端连接至所述进气管道的另一端并且所述谐振管道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腔室的进气口,所述谐振管道具有波纹管结构。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所述底座在对应于第二下腔室的位置可以设置有从所述底座的内底表面沿着向上的方向延伸预定高度的至少一个空气引导部,所述空气引导部呈弧形,其一端靠近所述第一腔室而另一端靠近所述第二下腔室的中部,从而引导从第一腔室流入第二下腔室的空气。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所述用于车辆的发动机顶置式进气系统可以进一步包括:出气软管,其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三腔室的出气口并且具有波纹管结构;连接管,其一端连接至所述出气软管的另一端;以及谐振器,其一端连接至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并且所述谐振器的另一端连接至车辆发动机的进气部分。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所述用于车辆的发动机顶置式进气系统可以进一步包括:导流管,其一端安装至所述第三腔室的出气口并且其另一端向所述第三腔室的内部延伸从而形成喇叭状结构,以收集并引导第三腔室中的空气流向出气口;和空气流量传感器,其一端连接至所述导流管的位于出气口的一端并且空气流量传感器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出气软管。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所述维护盖可以进一步包括:维护盖本体,所述维护盖本体的上表面可以设置有捏持部,所述捏持部可以供使用者捏持以使维护盖转动;密封元件,其可以设置于维护盖本体的侧壁并沿着侧壁的周向方向延伸,以用于密封维护盖和维护孔之间的间隙;以及至少两个第一卡止部,其可以从维护盖本体的侧壁的下部沿径向向外的方向突出并沿着侧壁的周向方向延伸第一预定距离,所述第一卡止部的上表面和所述密封元件的下表面之间可以形成卡槽。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所述圆筒形壁的上部在与所述卡槽相对应的位置可以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卡止部,所述第二卡止部可以从圆筒形壁的内周表面沿径向向内的方向突出并沿着内周表面的周向方向延伸预定距离,以使得相邻的两个第二卡止部之间保留第二预定距离;所述第二预定距离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定距离。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所述第二盖的侧壁的另外三侧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卡扣连接部;所述底座在对应于所述卡扣连接部的位置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卡扣。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所述用于车辆的发动机顶置式进气系统可以进一步包括碳氢化合物捕集器,其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三腔室内。

15、通过以上实施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发动机顶置式进气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空气滤清器集成在发动机罩上,本实用新型在兼顾进气系统和发动机罩的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提高了发动机舱的空间利用率,并且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应用于具有狭窄的安装环境的发动机舱。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改善了进气系统的nvh性能,提高了车辆的乘坐舒适性。

16、此外,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维护孔和维护盖,在需要对发动机进行维护(例如,添加发动机油或者检查发动机油标尺)时,可以在不拆卸进气系统的情况下对发动机进行维护,从而使发动机的维护更加便捷。

17、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具有其它的特性和优点,这些特性和优点从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实施方案中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将在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实施方案中进行详细陈述,这些附图和实施方案共同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