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处理装置、发动机排气系统及作业机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72908发布日期:2024-02-20 21:26阅读:13来源:国知局
后处理装置、发动机排气系统及作业机械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尤其涉及一种后处理装置、发动机排气系统及作业机械。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中,需要在发动机的排气管路上的原有处理器上额外设置催化器,才能满足排放要求。

2、目前,催化器的组成主要存在两种方式,第一种是通过双尿素喷嘴+前置紧凑耦合scr组件相配合的方式形成该催化器,并且为了提高发动机在低排温阶段的前置紧耦合scr的转化效率,将前置紧耦合scr组件靠近发动机的涡轮增压器后端设置,以使前置紧耦合scr组件相对于涡轮增压器的出口的温降达到最小,提高对排气的处理效果;第二种是:通过单尿素喷嘴+电加热载体的方式形成该催化器,通过将电加热载体设置在涡轮增压器的出口和原有处理器之间,以对排气起到加热作用来提高原有处理器对排气的处理效果。

3、但是,第一种方式中,前置紧耦合scr组件靠近涡轮增压器设置,会在原有发动机的基础上额外占用车身空间,而影响发动机的布置;第二种方式中,由于电加热载体仅能够对排气起到加热的作用,不能起到过滤或转化的作用,至少该催化器对排气的处理效果较低,而不易满足排放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后处理装置、发动机排气系统及作业机械,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发动机排气管的原有处理器上额外设置的催化器额外占用车身空间影响发动机的布置或对排气的处理效果较低而不易满足排放要求的缺陷。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后处理装置,包括后处理主体和加热装置,所述后处理主体的进气口用于与涡轮增压器的出口连通,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加热所述涡轮增压器的排气,且所述后处理主体包括前置scr组件、doc组件、dpf组件和后置scr组件,所述前置scr组件、所述doc组件、所述dpf组件和所述后置scr组件沿所述后处理主体的进气口至出气口的方向依次设置。

3、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后处理装置,所述后处理主体还包括:

4、第一腔室,所述前置scr组件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内,且所述第一腔室的进气口用于与所述涡轮增压器的出口连通;

5、第二腔室,所述doc组件和所述dpf组件均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且所述第二腔室的进气口与所述第一腔室的出气口连通;

6、第三腔室,所述后置scr组件位于所述第三腔室内,且所述第三腔室的进气口与所述第二腔室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三腔室的出气口用于与排气管道连通。

7、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后处理装置,所述后处理主体还包括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均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腔室的出气口和所述第二腔室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腔室的出气口和所述第三腔室的进气口连接,以使所述后处理主体形成为s型结构。

8、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后处理装置,所述后处理主体还包括:

9、第一尿素喷射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的进气口处,用于喷射尿素;

10、第二尿素喷射装置,设置所述第二腔室的出气口处,用于喷射尿素。

11、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后处理装置,所述后处理主体还包括:

12、第一排温检测元件,靠近所述第一腔室的进气口设置,用于检测进入所述第一腔室内的排气温度;

13、第二排温检测元件,靠近所述第二腔室的出气口设置,用于检测所述第二腔室的排气温度;

14、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排温检测元件、所述第二排温检测元件、所述第一尿素喷射装置和所述第二尿素喷射装置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排温检测元件的检测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尿素喷射装置的喷射量、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排温检测元件的检测信号控制所述第二尿素喷射装置的喷射量。

15、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后处理装置,所述后处理主体还包括:

16、第一氮氧检测元件,靠近所述第一腔室的出气口设置,用于检测经过所述第一腔室后的排气的污染物浓度;

17、第二氮氧检测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三腔室的出气口处,用于检测经过所述第三腔室后的排气的污染物浓度;

18、所述第一氮氧检测元件和所述第二氮氧检测元件均与所述控制单元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氮氧检测元件的检测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尿素喷射装置的喷射量、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氮氧检测元件的检测信号控制所述第二尿素喷射装置的喷射量。

19、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后处理装置,所述后处理主体还包括:

20、压差检测元件,用于检测所述dpf组件进气端和出气端的压差,所述压差检测元件和所述doc组件均与所述控制单元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压差检测元件的检测信号控制所述doc组件起燃。

21、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后处理装置,所述后处理主体还包括:

22、第三排温检测元件,用于检测所述第二腔室的进气口的温度,所述第三排温检测元件与所述控制单元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排温检测元件的检测信号控制所述doc组件。

2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发动机排气系统,包括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后处理装置。

2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作业机械,包括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后处理装置或上述所述的发动机排气系统。

2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处理装置、发动机排气系统及作业机械,后处理装置包括后处理主体和加热装置,后处理主体的进气口与涡轮增压器的出口连通,以对涡轮增压器排出的气体进行处理,加热装置用于加热涡轮增压器的排气。后处理主体包括前置scr组件、doc组件、dpf组件和后置scr组件,前置scr组件、doc组件、dpf组件和后置scr组件沿后处理主体的进气口和出气口的方向依次设置。发动机的排气从涡轮增压器排出后经过加热装置的加热进入到前置scr组件内,前置scr组件将排气中的nox进行初步转化,然后排气经过doc组件和dpf组件,doc组件对排气进行处理,去除排气中的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dpf组件对排气进行过滤,去除颗粒物,去除排气中的碳烟和灰分,最后进入后置scr组件,scr组件对排气中的nox进行选择性还原反应,使排气中的nox转化,从而使排气满足排放要求。

26、如此设置,通过加热装置对涡轮增压器的排气进行加热,可以有效减少排气的温降,可以使后处理主体的前置scr组件充分发挥作用,并且后处理主体无需靠近涡轮增压器的出口设置。这样,既不会影响发动机的布置,又可以提高对排气的处理效果,使排气满足排放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处理主体和加热装置,所述后处理主体的进气口用于与涡轮增压器的出口连通,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加热所述涡轮增压器的排气,且所述后处理主体包括前置scr组件、doc组件、dpf组件和后置scr组件,所述前置scr组件、所述doc组件、所述dpf组件和所述后置scr组件沿所述后处理主体的进气口至出气口的方向依次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主体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主体还包括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均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腔室的出气口和所述第二腔室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腔室的出气口和所述第三腔室的进气口连接,以使所述后处理主体形成为s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主体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主体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主体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主体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主体还包括:

9.一种发动机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后处理装置。

10.一种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后处理装置或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排气系统。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后处理装置、发动机排气系统及作业机械,后处理装置包括后处理主体和加热装置,后处理主体的进气口用于与涡轮增压器的出口连通,加热装置用于加热涡轮增压器的排气,后处理主体包括前置SCR组件、DOC组件、DPF组件和后置SCR组件,前置SCR组件、DOC组件、DPF组件和后置SCR组件沿后处理主体的进气口至出气口的方向依次设置。通过加热装置对涡轮增压器的排气进行加热,可有效减少排气的温降,使后处理主体的前置SCR组件充分发挥作用,并且后处理主体无需靠近涡轮增压器的出口设置,既不会影响发动机的布置,又可以提高对排气的处理效果,使排气满足排放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刘潇,李冬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道依茨动力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31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