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弹性储能的约束及缓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19571发布日期:2024-05-10 23:58阅读: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弹性储能的约束及缓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能量储存和释放,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弹性储能的约束及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1、当前社会,人类主要使用和储存的能源为水力能、风能以及电、化学能等。弹性储能放能装置受其存储量和使用便捷性的限制,其应用领域相对受限:以弹簧势能为例,该类设备多用于机械钟表等领域,需要额外布置弹性能量释放控制机构;而针对空气弹性储能设备,主要用于驱动转换上,例如气缸等。

2、由于缺乏相关的储存和释放控制技术,弹性储能目前难以大规模应用。

3、为了帮助降低弹性储能技术的应用难度,为弹性储能的应用提供新的解决思路,需要研发一种用于弹性储能的约束及缓冲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弹性储能的约束及缓冲装置,以帮助实现弹性势能在储存和转换过程中的节律性和稳定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弹性储能约束及缓冲装置,包括约束单元、缓冲单元和弹性联系单元,其中,所述约束单元能根据所述弹性联系单元的弹性联系变化或与所述弹性联系变化相关的信息变化形成或解除对外约束;

4、所述缓冲单元能根据所述弹性联系单元的弹性联系变化或与所述弹性联系变化相关的信息变化提供缓冲。

5、可选地,所述约束单元与所述缓冲单元通过所述弹性联系单元相连接,或者两个相邻所述约束单元通过所述弹性联系单元相连接。

6、可选地,所述约束单元包括促约束系统和解约束系统,所述促约束系统与所述弹性联系单元相连接,所述促约束系统和所述解约束系统相连接;

7、所述弹性联系单元的弹性联系变化或与所述弹性联系变化相关的信息变化能改变所述促约束系统形成或解除对外约束,且能改变所述解约束系统解除或形成对外约束。

8、可选地,所述促约束系统的数量为偶数个且均匀分布于所述解约束系统的两侧。

9、可选地,所述解约束系统包括第一限位框和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框内,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框的两端相连接,所述促约束系统与所述第一限位框相连接。

10、可选地,所述促约束系统包括第二限位框、第二弹性件和转向构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框内,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框的一端角相连接,所述转向构件与所述第二限位框的另一端角相连接,所述弹性联系单元绕过所述转向构件与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相连接。

11、可选地,所述促约束系统包括第三限位框、螺纹杆和旋转构件,所述螺纹杆贯穿所述第三限位框,所述第三限位框的两个端角均与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的端部与所述旋转构件相连接,所述旋转构件与所述弹性联系单元相连接。

12、可选地,所述缓冲单元包括联系连接系统和缓冲系统,所述缓冲系统通过所述联系连接系统与所述弹性联系单元相连接。

13、可选地,所述约束单元还包括约束连接部,所述约束连接部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约束连接部与所述解约束系统的两端相连接,位于所述解约束系统两侧的所述促约束系统与两个所述约束连接部通过所述解约束系统相连接。

14、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通过相互配合的弹性联系单元、约束单元和缓冲单元实现弹性能量的自动分步储存或释放,提高了弹性势能在储存和转换过程中的节律性和稳定性,进而降低弹性储能技术的应用难度。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弹性储能的约束及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约束单元、缓冲单元和弹性联系单元,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弹性储能的约束及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单元与所述缓冲单元通过所述弹性联系单元相连接,或者两个相邻所述约束单元通过所述弹性联系单元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弹性储能的约束及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单元包括促约束系统和解约束系统,所述促约束系统与所述弹性联系单元相连接,所述促约束系统和所述解约束系统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弹性储能的约束及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促约束系统的数量为偶数个且均匀分布于所述解约束系统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弹性储能的约束及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约束系统包括第一限位框和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框内,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框的两端相连接,所述促约束系统与所述第一限位框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弹性储能的约束及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促约束系统包括第二限位框、第二弹性件和转向构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框内,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框的一端角相连接,所述转向构件与所述第二限位框的另一端角相连接,所述弹性联系单元绕过所述转向构件与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弹性储能的约束及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促约束系统包括第三限位框、螺纹杆和旋转构件,所述螺纹杆贯穿所述第三限位框,所述第三限位框的两个端角均与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的端部与所述旋转构件相连接,所述旋转构件与所述弹性联系单元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弹性储能的约束及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单元包括联系连接系统和缓冲系统,所述缓冲系统通过所述联系连接系统与所述弹性联系单元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弹性储能的约束及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单元还包括约束连接部,所述约束连接部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约束连接部与所述解约束系统的两端相连接,位于所述解约束系统两侧的所述促约束系统与两个所述约束连接部通过所述解约束系统相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弹性储能的约束及缓冲装置,涉及能量储存和释放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在弹性能量储存和释放过程中提供约束开关和缓冲功能的装置,以帮助实现弹性势能在储存和转换过程中的节律性和稳定性。该用于弹性储能的约束及缓冲装置包括约束单元、缓冲单元和弹性联系单元,其中,所述约束单元能根据所述弹性联系单元的弹性联系变化或与所述弹性联系变化相关的信息变化形成或解除对外约束;所述缓冲单元能根据所述弹性联系单元的弹性联系变化或与所述弹性联系变化相关的信息变化提供缓冲。

技术研发人员:范海燕,王际和,薛明节,范登谦,王娜,齐家林,范海清,鲁志宾,邹玉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融渌众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31
技术公布日:2024/5/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