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和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81578发布日期:2024-03-22 10:33阅读:13来源:国知局
活塞和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的活塞,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活塞,还涉及一种应用上述活塞的发动机。


背景技术:

1、发动机运行中常发生爆震,爆震是指发动机吸入燃料与空气的混合物后,在活塞的压缩行程还未到达设计的点火位置时燃料自行点火燃烧,燃烧所产生的巨大冲击力与活塞运动的方向相反,引起发动机震动。爆震会造成发动机动力下降、油耗增加、噪音加大等。

2、因此,如何减少发动机爆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活塞,其活塞本体的顶面中外周挤流区设有多个凸起,能够增大外周挤流区与缸内末端混合气的换热面积,增强散热,利于降低缸内末端混合气的温度,进而抑制发动机的爆震倾向,实现减少发动机爆震,以减少发动机发生动力下降、油耗增加、噪音加大的情况。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活塞的发动机,爆震更少。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活塞,包括活塞本体,所述活塞本体的顶面包括外周挤流区和中部凹陷区;所述外周挤流区圈在所述中部凹陷区外围;所述外周挤流区设有多个凸起;所述中部凹陷区设有多个凹坑。

4、可选地,上述活塞中,所述凸起沿所述活塞本体的周向呈多圈分布。

5、可选地,上述活塞中,各圈所述凸起沿所述活塞本体的周向均匀分布。

6、可选地,上述活塞中,所述凸起的凸出高度为0.5mm-1.5mm。

7、可选地,上述活塞中,所述凹坑沿所述活塞本体的周向呈多圈分布。

8、可选地,上述活塞中,各圈所述凹坑沿所述活塞本体的周向均匀分布。

9、可选地,上述活塞中,所述凸起的截面为圆形;所述凹坑的截面为圆形,且所述凹坑的开口处的直径范围为0.04倍发动机缸径-0.06倍发动机缸径。

10、可选地,上述活塞中,所述凸起的尺寸小于所述凹坑。

11、可选地,上述活塞中,所述凸起为点状的椭圆体形凸起或锥形凸起;所述凹坑为点状的椭圆体形凹坑或锥形凹坑;或者

12、所述凸起为长条状凸起、所述凹坑为长条状凹坑。

13、一种发动机,包括活塞,所述活塞为上述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活塞。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活塞,包括活塞本体,活塞本体的顶面包括相连的外周挤流区和中部凹陷区;外周挤流区圈在中部凹陷区外围;外周挤流区设有多个凸起;中部凹陷区设有多个凹坑。

15、发动机爆震往往发生在缸内边缘位置,且与缸内末端未燃混合气的温度密切相关(缸内末端是指缸内边缘位置),末端混合气温度越高,爆震倾向越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活塞中,活塞本体顶面的外周挤流区设有多个凸起,能够增大外周挤流区与缸内末端混合气的换热面积,增强散热,利于降低末端混合气的温度,进而抑制发动机的爆震倾向,实现减少发动机爆震,以减少发动机发生动力下降、油耗增加、噪音加大的情况。

16、同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中,凸起降低活塞和缸盖之间的余隙高度,在避免活塞撞击缸盖的基础上降低缸盖和外周挤流区之间的高度,进一步加强缸内末端混合气的散热效果,于抑制发动机的爆震倾向有利。

17、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活塞的发动机,爆震更少。



技术特征:

1.一种活塞,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本体,所述活塞本体的顶面包括外周挤流区和中部凹陷区;所述外周挤流区圈在所述中部凹陷区外围;所述外周挤流区设有多个凸起;所述中部凹陷区设有多个凹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沿所述活塞本体的周向呈多圈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塞,其特征在于,各圈所述凸起沿所述活塞本体的周向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凸出高度为0.5mm-1.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坑沿所述活塞本体的周向呈多圈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塞,其特征在于,各圈所述凹坑沿所述活塞本体的周向均匀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截面为圆形;所述凹坑的截面为圆形,且所述凹坑的开口处的直径范围为0.04倍发动机缸径-0.06倍发动机缸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尺寸小于所述凹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为点状的椭圆体形凸起或锥形凸起;所述凹坑为点状的椭圆体形凹坑或锥形凹坑;或者

10.一种发动机,包括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为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活塞。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活塞,包括活塞本体,活塞本体的顶面包括相连的外周挤流区和中部凹陷区;外周挤流区圈在中部凹陷区外围;外周挤流区设有多个凸起;中部凹陷区设有多个凹坑。上述活塞中,活塞本体的顶面中外周挤流区设有多个凸起,能够增大外周挤流区与缸内末端混合气的换热面积,增强散热,利于降低缸内末端混合气的温度,进而降低发动机的爆震倾向,实现减少发动机爆震,以免发动机发生动力下降、油耗增加、噪音加大的情况。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活塞的发动机,爆震更少。

技术研发人员:李卫,王利雨,吕顺,姜冬梅,宿兴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112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