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烘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28173阅读:6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烘茧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烘茧设备,主要适用于电力供应不足地区的烘茧土灶的改造或新建。它包括设有地火炉、地烟道、壁烟道、供热管网的烘室和热风发生炉等。
蚕茧干燥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生丝及绸缎的质量,而干燥质量的好坏与烘茧设备的优劣密切相关。传统设备多为土灶,利用地烟道、壁烟道的辐射热烘干蚕茧。其不足之处是烘室温度不易控制,很难满足烘茧工艺的要求,烘茧质量差。现行的热风烘茧灶采用热风发生炉和供热管网强制对流供热,烘茧质量较好。但它要求足够的电力供给,且电压要稳定。如遇停电,电压太低被迫停机和发生机械故障时,烘室内的蚕茧的质量将受到影响。且停电后,热风发生炉内的热量无法带走,至使炉温升高,严重影响热风发生炉的寿命。若停电时间较长,还会造成鲜茧积压,半干茧还性过度,影响蚕茧质量,造成蚕茧这一高档商品的巨大损失。在实际生产中,绝大多数茧站在新建热风灶时,保留原有土灶,以备停电或发生机械故障时应急。但土灶从生火到烘茧正常温度需约20小时,既耽误生产,劳动强度也大。同时保留两种灶,使占地面积增大。
1988年《四川丝绸》第四期刊登了重庆丝绸公司刘万强“浅谈重庆市茧站烘炕设备的技术改造”(P.28-30)一文,谈到利用热风炉改造土灶时,“不动灶身,拆除火道和地墙壁烟道”,仍未解决停电和机械故障带来的诸多弊病。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土灶、热风灶两用且带燃煤转移机构的烘茧设备。
其技术措施是一种烘茧设备,包括设有地火炉、地烟道、壁烟道、供热管网的烘室和热风发生炉、鼓风机、烟气引风机以及温度检测、显示、报警、自动控制装置。地火炉和热风发生炉内设有共用的可移动的炉篦,并设有供其移动的滑槽及定位结构。地火炉与热风发生炉之间设有带升降机构的小推车。当停电或机械故障时,可将燃煤连同炉篦从热风炉迅速转移至地火炉内,反向转移亦可。从而达到连续作业及烘茧优质的目的,同时也有效地保证了热风发生炉的寿命。
本发明经实施测定,完全达到烘茧工艺要求,并具有如下优点1、热风强制烘茧与传统辐射烘茧共用一个烘室,可节省占地250平方米,节约土建开支约2.5万元。
2、燃煤转移机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其购置费用远低于采用备用柴油发电机组,且无运行费用。
3、有电用热风烘茧,无电用辐射烘茧,有电无电均可使用。并解决了热风烘茧意外机械故障时,烘茧作业中断,损坏茧质的问题。
4、避免了土灶冷灶点火,可大大缩短土灶的预热时间约20小时,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小推车结构示意图。
图3为炉篦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本实施例将传统的推进式土灶和现行的热风灶有机地结合为一体。烘室1内下有地火炉4和地烟道5,左右两壁有壁烟道6,顶部有排湿口及烟囱,由此形成辐射供热系统。与热风发生炉2相连的供热管道的设置应满足烘茧工艺高、中、低三温区的要求。纵向设置的三条主管道7的截面沿热风流向逐渐减小,支管道8从上往下倒挂。热风发生炉2与地火炉4之间设有供小推车运行的轨道。地火炉炉膛下设供炉篦推进拉出的滑道。
参见图2,小推车采用双螺杆升降机构,小螺杆10套入大螺杆11内。当摇动手柄驱动齿轮转动时,大螺杆11带动螺母套升起,并带动小螺杆10和与之刚连的炉篦搁架9上升。当螺母套升到最高位置时,下螺纹副卡死,螺母套的轴向运动受限,而与大螺杆11一起转动,驱动小螺杆10和搁架9继续上升,直至行程终止。
参见图3,为便于与现有的热风炉相匹配及安装,并实现两炉共用,炉篦分成三部分。两边为弓形,其上设有定位圆孔,中间部分为矩形,其上设有V形定位槽和支承凸块,可用长销13穿入将三部分连成一整体。
本发明也可采用其他的移动或旋转机构转移燃煤。小推车可采用其他的螺旋构件或液压机构。
权利要求
1.一种适用于土灶改造或新建的烘茧设备,包括设有地火炉(4)、地烟道(5)、壁烟道(6)、供热管网的烘室(1)和热风发生炉(2)、鼓风机、烟气引风机以及温度检测、显示、报警、自动控制装置等。其特征是地火炉和热风发生炉内设有共用的可移动的炉篦(12),并设有供其移动的滑槽及定位结构,地火炉与热风发生炉之间设有燃煤转移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茧设备,其特征是燃煤转移机构为一带升降机构的小推车(3),其上部设置炉篦搁架(9)。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烘茧设备,其特征是小推车采用螺旋升降机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烘茧设备。其特征是升降机构为双螺杆,且小螺杆(10)套入大螺杆(11)内。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烘茧设备,其特征是采用齿轮传动驱动螺杆升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茧设备,其特征是为便于与现有的热风炉相匹配及安装,炉篦分成三部分,两边为弓形。其上设有定位园圆孔,中间部分为矩形,其上设有V形定位槽和支承凸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茧设备,其特征是烘室内的供热主管道(7)的截面沿热风流向逐渐减小,支管道(8)从上往下侧挂。
8.如权利要求1、2、3、4、6或7所述的烘茧设备,其特征是热风发生炉与地火炉(4)之间的距离应越短越好,且设置供小推车运行的轨道。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烘茧设备,主要适用于电力供应不足地区的烘茧土灶的改造或新建。它包括设有地火炉、壁烟道、供热管网的烘室,热风发生炉及燃煤转移机构。当停电或机械故障时,可将燃煤连同炉箅从热风炉转移至地火炉,以保证连续作业及烘茧质量。它有电用热风烘茧,无电用辐射烘茧,有电无电均可使用。其燃煤转移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购置费用远低于采用备用柴油发电机组。
文档编号F02B3/06GK1061654SQ9010618
公开日1992年6月3日 申请日期1990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1990年11月21日
发明者蒋华, 范正国, 王力, 谢贤德, 刘传林, 钟承祥, 潘常五, 洪尚诗, 熊昌国 申请人:四川省丝绸公司忠县公司, 四川省万县地区丝绸公司, 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