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通用机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30024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王氏通用机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活塞式内燃机。
本实用新型涉及往复式活塞四行程内燃机。现有的往复式活塞四行程内燃机采用半活塞、单端设燃烧室,活塞四次行程中作功一次(即曲轴转两圈,活塞作功一次)。
本实用新型为了保持原内燃机功率不变并缩小体积,或成倍增大功率并尽可能少增加内燃机体积而提出一种新结构形式的内燃机。
对于单个燃烧室来讲,本实用新型仍然采用四行程作功一次的方式(二行程内燃机也可同样采用此传动方式),只是把传统的半活塞改为全活塞,并将一个缸上单端设燃烧室改为两端同时设燃烧室,两个燃烧室在活塞往复运动时交替作功。对于全活塞式汽缸来讲,活塞在运行中是二行程做功一次(即曲轴转一圈,活塞做功一次),但对单个燃烧室来讲,仍然是四行程做功一次。传统的二行程内燃机虽然作功次数比四行程内燃机增加一倍,但由于其换气和容积损失,其功率仅能提高50%左右,而且浪费燃油,增大排污量,效益不佳。而本实用新型的配气机构与原四行程内燃机一样,不但不增加换气和容积损失,反而有所增益。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缸体与两个老式半活塞式汽缸相比有如下优点功率可以一缸代两缸,从体积上讲,减少一个行程距离和一半曲轴箱的空间体积,体积将大大缩小。
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现方式可按附


图1的所示机构完成。本实用新型由七个主要部分组成缸体(1)、左(上)燃烧室(2)、右(下)燃烧室(3)、全活塞(4)、活塞动力输出杆(5)、曲轴连杆(6)、曲轴(7)。为突出重点,附图省略了配气机构和其它部分。箭头表示运动方向。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当燃烧室(2)爆燃膨胀对活塞(4)作功后,活塞向右移动,到达右止点时,燃烧室(3)爆燃作功使活塞(4)向左移动,左端燃烧室(2)同时排除废气。活塞到达左止点时,由于飞轮惯性,曲轴又带动活塞向右移动,同时左燃烧室吸进新鲜混合气,右燃烧室排除废气。活塞到达右止点后,飞轮惯性又通过曲轴(7)、连杆(6)和活塞动力输出杆(5)驱动活塞向左移动,同时左端燃烧室(2)混合气压缩,右端燃烧(3)吸进新鲜混合气。当活塞到达左止点后,整个气缸就完成了一个循环过程并进入下一次循环。
下面提供二个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在实际当中是怎样应用的。
首先公开的是八缸十六头立式大功率内燃机设计方案。
图2是沿曲轴方向的纵剖面图图3是图2的左视图图4是图2的A-A剖面图图5是图2的B-B剖面图图6是图2当活塞(4)运行到行程中点时的B-B剖面图本实施例由缸体(1)、上燃烧室(2)、下燃烧室(3)、全活塞(4)、活塞动力输出杆(5)、曲轴连(6)、曲轴(7)组成。其作功过程同前述一致,故不重复。此方案与原有四缸内燃机相比,体积约增加1.5倍,而功率可增大四倍。本方案有八缸十六头的含义是指八个气缸、十六个燃烧室。对于老式四缸四行程内燃机来讲,曲轴转一圈,活塞平均只做二次功,而本实施方案可以使活塞做八次功,故功率可增大四倍。
下面再公开一个卧式双缸匀衡作功内燃机的实施方案。
图7是本实施例的正视图图8是图7的左视图图9是图7的府视图
图10是图7的C-C剖面示意图这个实施例的组成部件和工作方式与前述完全一致,亦不重述,仅将其独到的优点叙述如下。采用立式内燃机方案时,为了避免“震动器”效应,必须采用对称配置方式布置活塞和曲轴,以传统四缸发动机为例,前后两端活塞下行时,中间两个活塞必须同时上行。本实施例可用二缸代替老式四缸内燃机的功率,体积可以缩小到老式的3/5,而且对称布置的活塞在特定曲轴(7)的控制下,以曲轴轴线为对称轴,同时相向或相符运动,这样可以完全避免偏震。采用这种卧式双缸匀衡作功内燃机方案,从平面上可以按曲轴轴线方向任意组合,达到满意的大功率。这种卧式方案可以减小发动机体积,压低车头高度,降低重心。
权利要求1.一种包括气缸(1)、连杆(6)、曲轴(7)的内燃机,其特征是气缸两端分别设有燃烧室(2)、燃烧室(3),缸内腔装有全活塞(4)、全活塞中部装有活塞动力输出杆(5),燃烧室(2)、(3)在活塞往复运行时,交替作功,动力通过全活塞(4)、活塞动力输出杆(5)、连杆(6)、驱动曲轴(7)工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向人们公开了一种新结构内燃机方案。它采用全活塞、气缸两端设燃烧室并交替作功的方式,实现了缩小内燃机体积,保持功率不变或略微增加一点体积而成倍提高功率的改进目的。本方案介绍了八缸十六头立式大功率内燃机和卧式双缸匀衡作功内燃机的实施例,为汽油、柴油发动机生产单位提供了更新换代样机原理图。
文档编号F01B9/00GK2131982SQ9220840
公开日1993年5月5日 申请日期1992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1992年4月26日
发明者王德信 申请人:王德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