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电解铝用的新型碳阳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72715阅读:5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生产电解铝用的新型碳阳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炼化工铝冶炼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产电解铝用的新型碳阳极。
技术背景生产电解铝用的碳阳极可分为自焙阳极和预焙阳极两种形式,其中碳阳极在生产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作为导体将直流电导入电解槽,并作为电解槽的阳极材料参与阳极反应过程,随着电解过程的进行而不断的消耗。所以减少碳素阳极投资、降低碳素阳极的消耗是当前电解铝生产的重要课题,常用的200KA铝电解槽采用的碳阳极为(1500*660*550)的长方体28块,使用周期为26天左右,在使用导杆、导杆加工、钢爪、爆炸焊块、磷生铁、以及安装工作中都有严重的浪费和费工现象,造成生产成本高,效率不高的局面。
技术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弥补以上不足,提供的一种降低设备使用投资,减轻劳动强度,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生产电解铝用的新型碳阳极。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生产电解铝用的新型碳阳极是由下底(3)与上顶(2)组成,其特征在于碳阳极设置下底(3)为1500*780*(450-600)的长方体,上顶(2)为下底为(1400-1200)*(300-680),上顶为(1300-1100)*(250-600)高为(50-200)的梯形组成,在上顶(2)的上平面设置有4个钢爪眼(1),并将眼设浅为(100-140)。
将AL2O3,氟化盐,碳阳极加入电解槽,将直流电直接接入电解槽反应,在阳极产生CO、CO2等电解烟气,阴极产生金属铝,烟气经过净化后排空,金属液体铝经抽出后,送入铸造厂,经过配比净置后铸造成成品铝锭,碳阳极设置为下底(3)为长方体,上顶(2)为梯形的块体,并将钢爪眼(1)设浅,加入电解槽时使用的是24块,使用周期延长为35天,减少使用块数,延长了使用天数。采用该种用碳阳极生产电解铝的新方法,加高了碳阳极块在电解槽中的有效使用高度,减少了碳阳极的换极次数,延长了换极周期,减少残极率,同时在运行过程中,降低电解槽温度,减少碳渣量,从而减少了对电解槽的热扰动,增加电流效率,与传统的长方体碳阳极的生产方法相比具有生产成本低,原材料消耗小,经济效益好的特点。


附图1为一种生产电解铝用的新型碳阳极的主视结构图;附图2为一种生产电解铝用的新型碳阳极的俯视结构图。
图中1、钢爪眼,2、上顶,3、下底具体实施方案如附图所示的一种生产电解铝用的新型碳阳极,就是将传统的长方体碳阳极设置成下底(3)与上顶(2)组成,其特征在于碳阳极设置下底(3)为1500*780*(450-600)的长方体,上顶(2)为下底为(1400-1200)*(300-680),上顶为(1300-1100)*(250-600)高为(50-200)的梯形组成,在上顶(2)的上平面设置有4个钢爪眼(1),并将眼设浅为(100-140)。经在山西阳泉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试用效果明显,特别适应于各大中小型铝业行业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生产电解铝用的新型碳阳极,是由下底(3)与上顶(2)组成,其特征在于碳阳极设置下底(3)为1500*780*(450--600)的长方体,上顶(2)为下底为(1400--1200)*(300-680),上顶为(1300-1100)*(250-600)高为(50-200)的梯形组成,在上顶(2)的上平面设置有4个钢爪眼(1),并将眼设浅为(100-140)。
专利摘要一种生产电解铝用的新型碳阳极,解决了常用的200KA铝电解槽采用长方体碳阳极使用周期短,使用导杆、导杆加工、钢爪、爆炸焊块、磷生铁、以及安装工作中浪费严重,造成生产成本高,效率不高的问题,其特征是由下底(3)与上顶(2)组成,其特征在于碳阳极设置下底(3)为1500×780×(450-600)的长方体,上顶(2)为下底为(1400-1200) ×(300-680),上顶为(1300-1100) ×(250-600)高为(50-200)的梯形组成,在上顶(2)的上平面设置有4个钢爪眼(1),并将眼设浅为(100-140),特别适应于各大中小型铝业行业使用。
文档编号C25C3/12GK2695453SQ200320129699
公开日2005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29日
发明者梁璧 申请人:梁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