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槽脱极抓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79408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解槽脱极抓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电解槽脱极抓钩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解铝生产车间中用到的抓钩,具体涉及一种打捞脱落在电解液上的阳极的工具。
背景技术
[0002]在电解的生产中,因为浇注质量、操作和技术调整的原因,经常会出现阳极脱爪现象(即阳极和导杆脱离现象),需将该阳极从电解槽内捞出,换上正常阳极维持正常生产,为了捞出该阳极,平常是几位操作工用钢钎将阳极撬起,将钢丝绳套在阳极上栓牢吊出,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1、不安全因素多,一块阳极的重量在800-900公斤,靠人力撬起,突然滑落的可能性大,在滑落的过程中,容易挤出电解液造成人员烧伤;2、对钢丝绳的损坏很大, 因为槽内的温度高达900-1000度,每条钢丝绳用1-2次以后因为烧损就无法再用;3、工人劳动强度成倍增加,原来一个人穿销用行车吊起即可,脱极后需4-5人配合用30多分钟的时间,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延长了操作时间。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阳极脱爪打捞时工人劳动强度大、对钢丝绳损坏大、操作不安全,提供一种能减少工人劳动强度、减少对钢丝绳的损坏、增加安全系数的电解槽脱极抓钩。[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电解槽脱极抓钩,包括副夹臂和主夹臂,副夹臂固定在副夹板上,主夹臂固定在主夹板上,副夹板通过铰接轴与主夹板铰接相连,主夹板上固定有吊环,副夹板上设有导向杆。[0005]主夹臂到铰接轴的距离长于副夹臂到铰接轴的距离。[0006]主夹臂到铰接轴的距离是副夹臂到铰接轴距离的两倍。[0007]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副夹臂和主夹臂卡在阳极的两侧,钢丝绳一端固定在吊环上, 另一端绕过导向杆之后再穿过吊环固定在吊具上,当吊具向上施力的时候,吊环和导向杆被拉紧,副夹臂和主夹臂收紧,卡紧阳极,阳极不会脱落,操作的安全系数较高,另外,钢丝绳不与电解液接触,使得钢丝绳磨损较小。操作时只需要一个工人即可,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0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电解槽脱极抓钩,包括副夹臂5和主夹臂6,副夹臂5固定在副夹板1上,主夹臂6固定在主夹板4上,副夹板1通过铰接轴7与主夹板4铰接相连,主夹板4上固定有吊环2,副夹板1上设有导向杆3。[0011]脱极情况一般是在高阳极情况下发生,即使脱落,阳极顶面仍露在电解液上面,因此采用顶面处理捞取比较合适。本实用新型就是采用顶面捞取,使用的时候,副夹臂5和主夹臂6分别卡在阳极的两侧,将钢丝绳一端固定在吊环2上,之后钢丝上绕过导向杆3再次穿过吊环2,最后固定在吊具的吊钩上。使用时,吊钩向上移动,副夹臂5和主夹臂6自动收缩夹紧阳极,而且在重力的作用下,阳极越吊越紧。[0012]主夹臂6到铰接轴7的距离L1长于副夹臂5到铰接轴7的距离L2,比如说主夹臂 6到铰接轴7的距离是副夹臂5到铰接轴7距离的两倍。本实用新型采用偏心起吊,减少对上部结构的损坏,由于重心偏移,起吊时,靠近炉帮的一端优先翘起,便于阳极从槽内拖出, 从而完成整个作业。
权利要求1.一种电解槽脱极抓钩,包括副夹臂(5)和主夹臂(6),副夹臂(5)固定在副夹板(1) 上,主夹臂(6)固定在主夹板(4)上,其特征在于副夹板(1)通过铰接轴(7)与主夹板(4) 铰接相连,主夹板(4)上固定有吊环(2),副夹板(1)上设有导向杆(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槽脱极抓钩,其特征在于主夹臂(6)到铰接轴(7)的距离长于副夹臂(5)到铰接轴(7)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解槽脱极抓钩,其特征在于主夹臂(6)到铰接轴(7)的距离是副夹臂(5 )到铰接轴(7 )距离的两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解槽脱极抓钩,包括副夹臂和主夹臂,副夹臂固定在副夹板上,主夹臂固定在主夹板上,副夹板通过铰接轴与主夹板铰接相连,主夹板上固定有吊环,副夹板上设有导向杆。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副夹臂和主夹臂卡在阳极的两侧,钢丝绳一端固定在吊环上,另一端绕过导向杆之后再穿过吊环固定在吊具上,当吊具向上施力的时候,吊环和导向杆被拉紧,副夹臂和主夹臂收紧,卡紧阳极,阳极不会脱落,操作的安全系数较高,另外,钢丝绳不与电解液接触,使得钢丝绳磨损较小。操作时只需要一个工人即可,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文档编号C25C3/12GK202246912SQ201120317189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9日
发明者丁安峰, 刘艳州, 杨保书, 郭开增 申请人:林州市林丰铝电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