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镀着色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85403阅读:1050来源:国知局
新型电镀着色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电镀着色工艺,包括以下步骤:一种新型电镀着色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清洗工件;B.上模具;C.镀碱铜;D.镀酸铜;E.镀镍;F.镀色;G.镀电泳漆;H.镭雕;I.上模具;J.镀色;K.脱模,完成加工。本发明通过在将传统电镀着色工艺中的丝印工序去除,采用镭雕工序代替,不必使用油墨,使其色泽稳定,不会褪色和变色,节省了褪油墨的工序,节约成本,同时也能够减少丝印中晒板和制版的复杂的步骤,提高了加工效率,提高产量和质量,减少了人工成本;另外,在第一次镀色工序后增加了电泳涂装的工序,可使得加工件表面的镀色成形成一均匀、平整、光滑的涂层,具有很好的硬度、附着力和耐腐性,可有效地保护镀色层,提高加工的质量。
【专利说明】
新型电镀着色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电镀工艺领域,尤指一种新型电镀着色工艺。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电镀着色工艺流程一般是:清洗一上模具一镀碱铜一镀镍一镀色一丝印一镀色一退油墨一过咖架一烘干一成品;上述工艺的虽然能够对工件表面进行电镀着色,但是存在以下缺点:在丝印工艺中,需要制板和晒板,需要工人手工操作来完成,其工艺复杂、时间长,成本高,工作效率低,丝印后需要使用专门有机溶剂将工件表面其他多余的油墨褪去,增加工艺的时间和成本,工件表面受其影响易变色而且会对镀色层腐蚀,损坏工件。


【发明内容】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工艺加工效率,使得着色工件表面稳定、耐腐蚀、不易褪色,使加工件质量好,且能够有效降低加工成本的新型电镀着色工艺。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电镀着色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清洗工件,对加工件表面的油污和污垢进行清洗处理;
B.上模具,将模具架设在加工件上;
C.镀碱铜,通过模具在加工件表面电镀碱铜;
D.镀酸铜,通过模具在加工件表面电镀酸铜形成镀铜层;
E.镀镍,在镀铜层的表面电镀镍形成镀镍层;
F.镀色,在镀镍层的表面进行镀色处理形成镀色层;
G.镀电泳漆,将加工件转移至电泳设备上进行电泳涂装,完成后对加工件表面进行烘干;
H.镭雕:将加工件转移至镭雕机上,对加工件的表面进行镭射雕刻形成镭雕面;
1.上模具,再次将模具架设在加工件上;
J.镀色,在镭雕面处再进行镀色处理形成镀色面,随后对电镀色面进行烘干;
K.脱模,将模具从加工件上移除,完成加工。
[0005]为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电镀着色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清洗工件,对加工件表面的油污和污垢进行清洗处理;
B.上模具,将模具架设在加工件上;
C.镀碱铜,通过模具在加工件表面电镀碱铜;
D.镀酸铜,通过模具在加工件表面电镀酸铜形成镀铜层;
E.镀镍,在镀铜层的表面电镀镍形成镀镍层;
F.镀色,在镀镍层的表面进行镀色处理形成镀色层;
G.镀电泳漆,将加工件转移至电泳设备上进行电泳涂装,完成后对加工件表面进行烘干;
H.镭雕:将加工件转移至镭雕机上,对加工件的表面进行镭射雕刻形成镭雕面;
1.上模具,再次将模具架设在加工件上;
J.镀电泳漆,将加工件转移至泳设备上进行电泳涂装,完成后对加工件表面进行烘干;
K.脱模,将模具从加工件上移除,完成加工。
[0006]具体地,步骤G镀电泳漆工序中,以镀色层作为阴极连接电源,将加工件置于阴极低温电泳漆内,并在120°C _135°C的温度下通电加工。
[0007]具体地,步骤J镀电泳漆工序中,将加工件转移至电泳涂装设备中,以镭雕面作为阴极连接电源,将加工件置于阴极低温电泳漆内,并在120°C _135°C的温度下通电加工。
[0008]具体地,所述镭雕工序中,还设有控制所述镭雕机加工的计算机控制系统,镭雕加工前对控制系统进行加工程序设置,随后计算机控制系统自动控制镭雕机加工。
[0009]具体地,步骤A清洗工件的工序中,采用超声波清洗,将加工件置于超声波清洗机中,使用PH值为10-12的超声波清洗液,设置超声波清洗机中的声波频率为20-25KHZ。
[00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在将传统电镀着色工艺中的丝印工序去除,采用镭雕工序代替,不必使用油墨,使其色泽稳定,不会褪色和变色,节省了褪油墨的工序,节约成本,同时也能够减少丝印中晒板和制版的复杂的步骤,提高了加工效率,提高产量和质量,减少了人工成本;另外,在第一次镀色工序后增加了镀电泳漆的工序,可使得加工件表面的镀色成形成一均匀、平整、光滑的涂层,具有很好的硬度、附着力和耐腐性,可有效地保护镀色层,提高加工的质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请参阅图1所示,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新型电镀着色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清洗工件,对加工件表面的油污和污垢进行清洗处理;
B.上模具,将模具架设在加工件上;
C.镀碱铜,通过模具在加工件表面电镀碱铜;
D.镀酸铜,通过模具在加工件表面电镀酸铜形成镀铜层;
E.镀镍,在镀铜层的表面电镀镍形成镀镍层;
F.镀色,在镀镍层的表面进行镀色处理形成镀色层;
G.镀电泳漆,将加工件转移至电泳设备上进行电泳涂装,完成后对加工件表面进行烘干;
H.镭雕:将加工件转移至镭雕机上,对加工件的表面进行镭射雕刻形成镭雕面;
1.上模具,再次将模具架设在加工件上;
J.镀色,在镭雕面处再进行镀色处理形成镀色面,随后对电镀色面进行烘干; K.脱模,将模具从加工件上移除,完成加工。
[0013]相较于现有的技术,本发明通过在将传统电镀着色工艺中的丝印工序去除,采用镭雕工序代替,不必使用油墨,并在镭雕工序后在加工面处再作镀色处理,使其色泽稳定,不会褪色和变色,节省了褪油墨的工序,极大地节约用料成本,同时也能够减少丝印中晒板和制版的复杂的步骤,提高了加工效率,提高产量和质量,减少了人工成本,同时镭雕工序采用;另外,在第一次镀色工序后增加了镀电泳漆工序,可使得加工件表面的镀色层与加工面结合成形成一均匀、平整、光滑的涂层,具有很好的硬度、附着力和耐腐性,可有效地保护加工件的镀层,提高加工的质量。
[0014]具体地,步骤G电泳涂装工序中,以镀色层作为阴极连接电源,将加工件置于阴极低温电泳漆内,并在120°C _135°C的温度下通电加工。
[0015]采用上述方案,在镀色层表面进行镀电泳漆工序,可形成一层稳定、耐腐蚀、不易变色的漆膜,可有效地保护镀色层。
[0016]具体地,所述镭雕工序中,还设有控制所述镭雕机加工的计算机控制系统,
镭雕加工前对控制系统进行加工程序设置,随后由计算机控制系统自动控制镭雕机加工。
[0017]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计算机系统控制镭雕加工,减少了人工操作,有效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降低人工成本。
[0018]具体地,清洗工件的工序中,采用超声波清洗,将加工件置于超声波清洗机中,使用PH值为10-12的超声波清洗液,设置超声波清洗机中的声波频率为20-25KHZ。
[0019]采用上述方案,超声波清洗能有效地去除加工件表面的油污和污垢。
[0020]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的不同在于,本实施例中,步骤J从原来的镀色工序,替换为涂电泳漆工序,其他的工序相同,具体如下:
一种新型电镀着色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清洗工件,对加工件表面的油污和污垢进行清洗处理;
B.上模具,将模具架设在加工件上;
C.镀碱铜,通过模具在加工件表面电镀碱铜;
D.镀酸铜,通过模具在加工件表面电镀酸铜形成镀铜层;
E.镀镍,在镀铜层的表面电镀镍形成镀镍层;
F.镀色,在镀镍层的表面进行镀色处理形成镀色层;
G.镀电泳漆,将加工件转移至电泳设备上进行电泳涂装,完成后对加工件表面进行烘干;
H.镭雕:将加工件转移至镭雕机上,对加工件的表面进行镭射雕刻形成镭雕面;
1.上模具,再次将模具架设在加工件上;
J.镀电泳漆,将加工件转移至泳设备上进行电泳涂装,完成后对加工件表面进行烘干;
K.脱模,将模具从加工件上移除,完成加工。
[0021]具体地,将加工件转移至电泳涂装设备中,以镭雕面作为阴极连接电源,将加工件置于阴极低温电泳漆内,并在120°C _135°C的温度下通电加工。
[0022]采用上述方案,采用镀电泳漆工序替代镀色工序,在直接在镭雕面上镀电泳漆,力口工后在镭雕面上会形成一层稳定、耐腐蚀漆膜,不易变色,可更有效地提高加工成品的质量。
[0023]其他的优点均与实施例一的相同。
[0024]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电镀着色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清洗工件,对加工件表面的油污和污垢进行清洗处理; B.上模具,将模具架设在加工件上; C.镀碱铜,通过模具在加工件表面电镀碱铜; D.镀酸铜,通过模具在加工件表面电镀酸铜形成镀铜层; E.镀镍,在镀铜层的表面电镀镍形成镀镍层; F.镀色,在镀镍层的表面进行镀色处理形成镀色层; G.镀电泳漆,将加工件转移至电泳设备上进行电泳涂装,完成后对加工件表面进行烘干; H.镭雕:将加工件转移至镭雕机上,对加工件的表面进行镭射雕刻形成镭雕面; 1.上模具,再次将模具架设在加工件上; J.镀色,在镭雕面处再进行镀色处理形成镀色面,随后对电镀色面进行烘干; K.脱模,将模具从加工件上移除,完成加工。
2.一种新型电镀着色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清洗工件,对加工件表面的油污和污垢进行清洗处理; B.上模具,将模具架设在加工件上; C.镀碱铜,通过模具在加工件表面电镀碱铜; D.镀酸铜,通过模具在加工件表面电镀酸铜形成镀铜层; E.镀镍,在镀铜层的表面电镀镍形成镀镍层; F.镀色,在镀镍层的表面进行镀色处理形成镀色层; G.镀电泳漆,将加工件转移至电泳设备上进行电泳涂装,完成后对加工件表面进行烘干; H.镭雕:将加工件转移至镭雕机上,对加工件的表面进行镭射雕刻形成镭雕面; 1.上模具,再次将模具架设在加工件上; J.镀电泳漆,将加工件转移至泳设备上进行电泳涂装,完成后对加工件表面进行烘干; K.脱模,将模具从加工件上移除,完成加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电镀着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G镀电泳漆工序中,以镀色层作为阴极连接电源,将加工件置于阴极低温电泳漆内,并在120°C _135°C的温度下通电加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电镀着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J镀电泳漆工序中,将加工件转移至电泳涂装设备中,以镭雕面作为阴极连接电源,将加工件置于阴极低温电泳漆内,并在120°C _135°C的温度下通电加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电镀着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镭雕工序中,还设有控制所述镭雕机加工的计算机控制系统,镭雕加工前对控制系统进行加工程序设置,随后计算机控制系统自动控制儀雕机加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电镀着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A清洗工件的工序中,采用超声波清洗,将加工件置于超声波清洗机中,使用PH值为10-12的超声波清洗液,设置超声波清洗机中的声波频率为20-25KHZ。
【文档编号】C25D13/00GK104514025SQ201510032103
【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15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5年1月22日
【发明者】虞正云 申请人:虞正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