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型材着色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36859发布日期:2018-07-27 20:28阅读:55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型材着色系统。



背景技术:

铝型材就是通过铝棒热熔,挤压从而得到不同截面形状的铝材料,再根据客户和市场的要求进行各种表面处理。根据表面处理的方式不同,一般分为电泳铝型材,氧化铝型材,粉末喷涂型铝型材,其中电泳型铝型材可根据不同颜色的着色剂生产出不同颜色的铝型材。电泳铝型材因其耐候性强,颜色可选性多,光泽度好,表面美观深受市场喜爱。

随着市场竞争不断激烈,客户对于电泳着色铝型材的表面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也就要求生产电泳着色铝型材的过程精细,对于着色槽液的要求亦需提高,但传统的铝型材着色槽存在槽液杂质多,颗粒物多,进而生产出的电泳着色型铝型材存在表面吸附有杂质,颗粒物明显,表面质量差,因此设计一种能够提高着色后产品表面的光洁平整度的铝型材着色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能够在着色的过程中根据着色的程度进行加药来改变着色保证着色后表面光洁平整的铝型材着色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铝型材着色系统,包括着色槽,加药搅拌罐,所述的加药搅拌罐的出药口与着色槽的进药口通过加药管线连通,所述的加药搅拌罐的循环口与着色槽的出液口通过循环管线连通,所述的加药管线上设有第一加药泵,所述的循环管线上设有抽液泵;该铝型材着色系统还包括热交换器,所述的热交换器包括管体,套设在管体内与管体的中心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第一换热通路,所述的第一换热通路外缠绕有第一换热通路;所述的热交换器内的第一换热通路与加药换热管线连通,所述的换热器内的第二换热通路与循环管线连通;所述的热交换器与着色槽之间的循环管线上连通有槽液过滤器。

进一步的,所述的管体外涂覆有保温层。

进一步的,所述的着色槽包括槽体,设在槽体内的槽衬,所述的槽衬内设有衬托铝型材的托架,所述的槽体的一侧设有与槽衬内相连通的进药口,所述的槽体的底部设有与槽衬内相通的出药口,所述的进药口与加药管线连通,所述的出药口与循环管线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的加药搅拌罐包括罐体,所述的罐体的底部设有罐体支架,所述的罐体的顶部设有用于密封罐体的罐盖,所述的罐盖的顶部固定设有搅拌电机,该搅拌电机的转轴联接有搅拌轴,该搅拌轴的端部延伸到罐体内与罐体内设有的搅拌叶固定连接,所述的罐体的上部设有与循环管线连通的进液口,所述的罐体的下部设有与加药管线连通的出液口;所述的罐体的一侧设有加药罐,该加药罐与罐体内通过输液管线连通,所述的输液管线上连接输液泵。

进一步的,所述的进药口和出药口的端部分别设有液孔的进药堵头和出药堵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铝型材着色系统的着色槽与加药搅拌罐之间设置热交换器,实现对着色槽的温度控制,同时设置在所述着色槽的循环管线上的槽液过滤器能够对着色槽中的槽液进行过滤,提高着色后产品表面的光洁平整度,避免槽液中杂质颗粒过多,能够保证对着色后液体进行过滤后在进行使用,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污染,同时在作色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着色的情况,通过加药搅拌罐对着色槽进行补给,保证着色的稳定,和色彩的光泽度,有效的提高了着色的品质。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铝型材着色系统的工艺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着色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加药搅拌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着色槽;2、加药搅拌罐;3、热交换器;4、槽过滤器;5、加药管线;6、循环管线;7、加药泵;8、抽液泵;101、槽体;102、槽衬;103、进药口;104、出药口;105、出药堵头;106、进药堵头;107、托架;201、罐体;202、罐体支架;203、罐盖;204、进液口;205、出液口;206、加药罐;207、输液管线;208、输液泵;209、搅拌电机;210、搅拌轴;211、搅拌叶;301、管体;302、第一换热通路;303、第二换热通路;304、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铝型材着色系统,包括着色槽1,加药搅拌罐2,所述的加药搅拌罐2的出药口与着色槽1的进药口通过加药管线5连通,所述的加药搅拌罐2的循环口与着色槽1的出液口通过循环管线6连通,所述的加药管线5上设有加药泵7,所述的循环管线6上设有抽液泵8;所述的着色槽1用于对铝型材进行着色处理,所述的加药搅拌罐2用于对加入到着色槽1中着色液进行加药处理,保证在着色的过程中,能够满足着色的需求,同时根据在着色过程中的消耗,进行着色液的补充,所述的加药泵7用于控制进入到着色槽1中着色液的流量,进而保证着色后铝型材的光泽和平整度,所述的循环管线6是将着色后的液体重新倒入到加药搅拌罐2中进行再次加药处理,进行二次利用,在通入到加药搅拌罐2时,通过热交换器3与着色槽1之间的循环管线6上连通有槽液过滤器4进行过滤处理,避免在进入到搅拌加药罐内还有杂质,该槽液过滤器4主要对着色后液体中尘埃和沉淀进行过滤,避免在再次着色过程中铝型材上出现凸起。

该铝型材着色系统还包括热交换器3,如图3所示,所述的热交换器3包括管体301,套设在管体301内与管体301的中心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第一换热通路302,所述的第一换热通路302外缠绕有第一换热通路303;所述的热交换器3内的第一换热通路302与加药管线5连通,所述的换热器3内的第二换热通路303与循环管线6连通;所述的热交换器3能够保证着色液的温度,不会过高或者过低,符合着色需要的温度环境,在实际过程中第一换热管路302和第二换热管路303都是通过不锈钢制成,所述的第二换热管路303缠绕在第一换热管路302中,能够加大接触面积,进而提高换热效率。

进一步的,为了避免在换热的过程中发生热量的损耗,或者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所述的管体301外涂覆有保温层304。

而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的着色槽1包括槽体101,设在槽体101内的槽衬102,所述的槽衬102内设有衬托铝型材的托架107,所述的槽体101的一侧设有与槽衬102内相连通的进药口103,所述的槽体101的底部设有与槽衬102内相通的出药口104,所述的进药口103与加药管线5连通,所述的出药口104与循环管线6连通。所述的槽衬102主要为了避免着色液多槽体内壁进行腐蚀或者着色,所述的托架107为了能够将铝型材能够水平放置,在着色的时候能够全方面的进行着色,避免着色不均匀,同时为了避免进入或者流出的流量,在所述的进药口103和出药口104的端部分别设有液孔的进药堵头106和出药堵头105,能够进行有效的分流。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的加药搅拌罐2包括罐体201,所述的罐体201的底部设有罐体支架202,所述的罐体201的顶部设有用于密封罐体201的罐盖203,所述的罐盖203的顶部固定设有搅拌电机209,该搅拌电机209的转轴联接有搅拌轴210,该搅拌轴210的端部延伸到罐体201内与罐体201内设有的搅拌叶211固定连接,所述的罐体201的上部设有与循环管线6连通的进液口204,所述的罐体201的下部设有与加药管线5连通的出液口205;所述的罐体201的一侧设有加药罐206,该加药罐206与罐体1内通过输液管线207连通,所述的输液管线207上连接输液泵208。设有的搅拌叶211通过搅拌电机209带动,能够对罐体201内的着色液和加入的药液进行搅拌,避免出现不均匀的情况,在着色的过程中出现色彩不统一的情况,设有的加药罐206通过输液泵208对罐体内进行加药,根据着色的情况,改变着色液内的浓度和配比。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铝型材着色系统的着色槽与加药搅拌罐之间设置热交换器,实现对着色槽的温度控制,同时设置在所述着色槽的循环管线上的槽液过滤器能够对着色槽中的槽液进行过滤,提高着色后产品表面的光洁平整度,避免槽液中杂质颗粒过多,能够保证对着色后液体进行过滤后在进行使用,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污染,同时在作色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着色的情况,通过加药搅拌罐对着色槽进行补给,保证着色的稳定,和色彩的光泽度,有效的提高了着色的品质。

以上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的设计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