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携且可抛式电镀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4594发布日期:2018-12-05 19:58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可携且可抛式电镀笔的制作方法

一种电镀装置,尤其是一种可携且可抛式电镀笔。



背景技术:

电镀原理应用迄今,多数应用于维持镀件外观的美观,与提供防止镀件锈蚀的保护,传统电镀过程必须将镀件局部或完全浸入电镀槽,使用场域须有固定的水源、电源供电及电镀液管线规划,藉由控制电流密度、电镀液浓度、电镀时间、温度与废水处理,以持续维持电流密度与电镀液中金属离子浓度,再反复以纯水清洗镀件确保镀件电镀层品质的恒定,故其电镀厂规划与电镀槽设计必须对应镀件型态与被镀区进行设计,如吊挂式电镀、滚动式电镀或对应型态大小的电镀槽,方得以顺利完成电镀作业。但是这类的传统电镀方式,不易单独对镀件中的部分细节进行电镀作业,更不能随意更动管线或场域,不受约束地进行电镀作业。

随后,为求电镀过程不再受限于镀件形体与材质,有业者提出采以喷枪喷洒导电性药剂溶液于镀件表面,进行非电解式电镀作业。此种作业方式虽不受限于镀件形体,过程中仍需对于金属材质表面进行例如磷酸处理,及喷涂无水亚硫酸钠溶液稳定剂,这种喷洒药剂溶液的过程,除部分药剂溶液是涂布于镀件表面,其余大量药剂都会散布在周遭环境,不仅严重污染环境,更同时产生大量废水而需被妥善处理,尤其要将该药剂溶液均匀喷洒于镀件之上,就必须要靠操作人员的丰富经验,才能确保镀层的均匀和品质。

后续又有业者提出电镀笔的设计,试图再进一步提升电镀的运用弹性以及便利性。如图1所示,一种现有的电镀笔6,是由外部源源不断地从电镀笔尾端60注入电镀液和供电,一方面使电镀液不断往笔头端的毛刷62或孔洞溢出,另方面藉由施加在镀件和电镀笔尾端的电流,让电镀液中的金属离子不断镀至镀件上。然而,这种电镀笔的设计,一方面会因为后方的供输管64强制灌流电镀液,造成电镀笔前端毛刷62必然溢流出大量的电镀液,无论是酸性的液体,或者是没有被电镀附着到镀件9上的金属离子,都会四处逸散乱流,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并且,由于电镀液的供输管64和电流的供输导线66,造成电镀笔必须随时拖一束供输管道作为尾巴,在操作上受到相当局限而不便于使用。

其次,由于通入的电流量和尾端灌注的电镀液流量,通常无法保持稳定地恰好对应,如果电流较大,则电镀液中的金属离子补充不足,实际附着在镀件上的镀层将低于预期;电镀液灌流量较大,除了平白浪费电镀液,也会因为金属离子的四处溢流,让电镀成本变相提升;尤其若是两者轮流交替出现,一方面浪费资源,另方面污染环境,还会造成后续处理的成本提升,尤其是,最终使镀件上电镀层品质无法维持恒定。

温度亦是另一关键,过往电镀笔设计采用插座供电,因需要将接收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必须于电镀笔内装置交/直流转换器与变压和稳压电路,在电镀过程中,电能不仅是用在驱动金属离子附着至镀件,还会在交直流转换过程以及变压、稳压过程中损耗,并且伴随转换为不必要的热能,迫使电镀笔本身必须额外配置有散热片等散热结构,不仅让操作环境更劣化,同时不同电镀液之间工作与保存温度也有所不同,这种温度因素更进一步造成这种电镀笔操作上的不便,也造成电镀品质不易维持良好。

如何能在电镀过程中,既减少环境污染,一并降低后续处理费用,还能以低成本控制操作环境温度不会过热,并且适当调控电流和金属离子供输速率,以确保电镀品质,尤其是最好能提升操作便利性和降低制造成本,就是本实用新型所要达成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之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分使用电镀液内金属离子,避免环境污染的可携且可抛式电镀笔。

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通过对应电镀液材料的电镀液离子补充导线,补充电镀液内金属离子,藉以维持金属离子浓度恒定的可携且可抛式电镀笔。

本实用新型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蓄电池供应电流,避免无谓高温而确保操作环境温度适当的可携且可抛式电镀笔。

本实用新型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须任何牵绊,具有操作便利性的可携且可抛式电镀笔。

本实用新型又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可携且可抛式电镀笔。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携且可抛式电镀笔,供电镀一镀件,其中该镀件具有至少一个导电的被镀区,该可携且可抛式电镀笔包括:一个具有一操作端的绝缘容器,该绝缘容器在该操作端形成有至少一个电镀开口,且该绝缘容器在远离该操作端形成有至少一密封电源区,以及一位于该密封电源区和上述电镀开口间的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中承装有一电镀液;一设置于上述容纳空间中的电镀液吸纳件,供吸纳承装上述电镀液,以及该电镀液吸纳件至少部分暴露于上述电镀开口;一设置于上述密封电源区中、并包括至少一具有一正极和一负极的蓄电池;一根对应于上述电镀液的材料的电镀离子补充导线,该电镀离子补充导线具有一前端和一个相反于该前端的后端,前述后端导接前述蓄电池正极,前述前端则延伸进入上述电镀液吸纳件;以及一导电件,具有一个导接至上述蓄电池负极的近端和一个相反于该近端的远端,前述远端则供导接至上述镀件的上述被镀区。

为此,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可携且可抛式电镀笔,一方面确保电镀液不会大量溢流,让环境污染大幅降低,另方面藉由内建的电镀液离子补充导线,持续补充在电镀过程中,电镀液内耗损的金属离子,维持电镀液的金属离子浓度,确保电镀液的浓度符合预期,尤其是完全依赖内建的蓄电池驱动金属离子移动至镀件,充分利用金属离子而减少污染,更有效降低后续的处理费用,最重要的,既可以确保电镀层品质的恒定性,尤其内置蓄电池作为稳定的电流,更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高热,简化产品结构,还能确保操作时电镀液维持在适当的保存及工作温度,一举达成上述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在先技术的立体示意图,说明现有电镀笔的结构。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剖视图,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可携且可抛式电镀笔结构,以及导电夹与导接配重部等结构的作用关系。

图3为图2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说明导接配重部如何吸附于镀件进行电镀作业。

图4为图2实施例的收纳状态示意图,说明笔盖和导接配重部的收纳关系。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说明可携且可抛式电镀笔的密封电源区及绝缘容器本体的组装关系。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密封电池区结构剖视示意图。

符号说明

1,1’…绝缘容器 10,10’…操作端

12…电镀开口 14…容纳空间

16,16’…电镀液 2…电镀液吸纳件

3,3’,3”…密封电源区 30,30’,30”…蓄电池

32…正极 34…负极

36…按压开关 360…按键

38”…导电挡片 4,4”…导电件

7…笔盖 42…近端

44…远端 46…导电夹

48…导接配重部 480…永久磁铁

482…磁吸部 5…电镀离子补充导线

52…后端 54…前端

6…电镀笔 60…电镀笔尾端

62…毛刷 64…供输管

66…供输导线 9…镀件

90…表面锈蚀处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说明书附图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将可清楚呈现;此外,于各实施例中,相同的元件将以相似的标号表示。

请一并参照2、3、4图,本实用新型可携且可抛式电镀笔第一较佳实施例中,待处理的镀件9至少有一导电的被镀区,前述可携且可抛式电镀笔主要包括一个绝缘容器1,在本例中,绝缘容器1是以PVC为例,为便于说明,在此将绝缘容器1供接触镀件9端称为操作端10,并且在操作端10处形成有一个开口,在此称为电镀开口12,由于本例中的可携且可抛式电镀笔是呈一般的原子笔形状,因此电镀开口12部分的半径也小于笔身的部分,形成一径向内缩的暴露开口。绝缘容器1内部则形成有一个导通至上述电镀开口12的容纳空间14,供容纳设置电镀液吸纳件2,并且吸纳电镀液16。电镀开口12电镀液吸纳件2对应于操作端10的部分,则暴露于电镀开口12,使得电镀液16可以经由此处接触至镀件9。

在本例中,绝缘容器1远离该操作端10处,一体形成有一个密封电源区3,且本例中的密封电源区3内,是预先设置有多颗俗称钮扣电池的锂离子蓄电池30,并且蓄电池30的正极32和负极34分别被导接至密封电源区3的前后外侧。本例中,在负极34处,额外设置有一个电源开关,在此例释为一个按压开关36,并且有一个按键360暴露于绝缘容器1外侧,供按压决定导接/断路该电镀供电回路(未标号)。

如图3所示,由于在本例中,是以钢铁船身的表面锈蚀处90为被镀区进行电镀铝作业为例,因此电镀液例释为非水溶液的离子液体,且吸纳于电镀液吸纳件2中的电镀液16,会自然地部分解离为带负电的阴离子和带正电的铝离子。蓄电池30负极34经按压开关36向外导接一导电件4,在此将导电件例释为一条导线,导线在连接按压开关36的一端称为近端42,远离蓄电池30的一端则称为远端44,在导线的远端44处,更设置有一导电夹46,供夹制导接至镀件9,由于本例中的镀件是大面积的船体结构,因此在本例中,导电夹46是被收纳于一个导接配重部48中。由于本例的导接配重部48中,更设置有一块永久磁铁480,因此可以藉由磁力吸附在钢铁船体上,并且将蓄电池30的负极34导接至镀件的被镀区。为便于操作起见,此处的导接配重部48可以就近吸附于操作人员操作位置旁边顺手处,并且随时可以拔取移动至任何不碍手的位置,因此没有现有技术受到沉重供输管道牵绊的问题。

由于电镀的过程中,电镀液16中的铝离子会不断受到电流的驱使,经由电镀开口12而附着至钢铁船身的表面锈蚀处90,使得电镀液16中的铝离子逐渐减少,因此在本例中,蓄电池30正极32则导接一根铝线,作为电镀离子补充导线5,电镀离子补充导线5的后端52连接至上述正极32,铝线的前端54,则以例如螺旋状缠绕延伸进入作为电镀液吸纳件2的脱脂棉,藉此,部分铝原子时时由铝线中接收后方正电,形成铝离子而溶出铝线,进入电镀液16,就此保持电镀液16中的铝离子浓度,从而稳定本实用新型可携且可抛式电镀笔的电镀品质。如熟悉本技术领域人士所能轻易理解,上述电镀离子补充导线释例为铝线,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当对镀件进行电镀特定金属作业时,则使用相对应金属作为补充导线,藉此补充电镀液的金属离子。

由本例所述,可携且可抛式电镀笔内的电镀液吸纳件2脱脂棉可以吸纳保存电镀液16,请一并参照图4,本例中的可携且可抛式电镀笔更包括有一笔盖7,遮蔽上述电镀开口12,藉此保存电镀液16不致轻易蒸发或流失,同时也可避免环境杂质掺入而造成影响。本例中,笔盖7内部设置一永久磁铁作为磁吸部482,且导接配重部48内也设置有一个方向对应的永久磁铁480,于收纳时可以对应吸附于笔盖7的磁吸部482,不至让导电夹46、导接配重部48散乱于各处,以便于携带。如熟悉本技术领域人士所能轻易理解,上述笔盖7、或导接配重部48是否具备永久磁铁,以及远端是否必须设置导电夹46,都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导电夹46也可以如图2所示,收纳在导接配重部48之中,并且藉由例如图3的钢铁船体的铁磁性,而由导接配重部48中的永久磁铁480吸附于镀件上而形成导电回路,各种替代组合,只要能使负极电荷布满于镀件即可。

此外,关于电源部分是否必须与承装电镀液的容纳空间一体成形,也并不是限制条件,本实用新型可携且可抛式电镀笔第二较佳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绝缘容器1’包括一个供容纳电镀液的绝缘容器本体(未标号),以及一个结合至绝缘容器本体的蓄电池盒,并且由蓄电池盒构成本例中的密封电源区3’。本例中,密封电源区3’接近该操作端10’处,形成有一个内螺牙,供螺合至绝缘容器本体远离该操作端10’处的外螺牙。因此在使用完毕后或需更换蓄电池时,两者可相互分离而供取出本例中的蓄电池30’,如熟悉本技术领域人士可轻易理解,上述蓄电池亦可轻易替换为锂电池、碱性电池、自放充电电池或定制蓄电池。

由于一般电镀时,可能会在同一镀件上电镀相异金属,藉由本例的揭露,消费者可以准备多支绝缘容器本体,各别承装相异的电镀液,而且在操作使用时,仅需利用单一的密封电源区3’,分别交替对应各绝缘容器本体使用,无须额外携带太多组蓄电池。此外,蓄电池30’中的电能耗尽后,既可更换蓄电池30’继续操作使用,也可以在电镀液16’耗尽后,更换绝缘容器本体而继续使用,增加使用的弹性。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可携且可抛式电镀笔第三较佳实施例中,为提升上一实施例中密封电源区3”拆开时,蓄电池易掉落的问题,额外在密封电源区3”的开口位置更增设一片导电挡片38”,使得密封电源区3”在配合不同的绝缘容器本体使用的拆装过程中,蓄电池30”可以更稳定设置。并且由于密封电源区3”可以被拆开,回路自然中断,因此在本例中并不需要设置电源开关。此外,本例中的导电件4”也可以拆卸更换,让操作者可依据电镀的范围大小需求,自行选择更利于操作人员的操作组合。由于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可携且可抛式电镀笔,并没由尾端灌流电镀液的设计,因此可以降低对环境污染,并且不需要由外部供电,减少无谓的牵绊,让电镀操作更灵活而不受局限,尤其是藉由对应于电镀液的电镀离子补充导线作为正极和电镀液的导接桥梁,一方面提供导电回路,另方面适度补充电镀液中耗损的金属离子,保持金属离子的适当浓度,确保电镀品质稳定可靠。而此种结构设计简单,更能有效降低制造成本与排除电镀笔使用上问题,一举达成所有上述目的。

以上所述,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局限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凡依照本实用新型申请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所进行的简单变化及转用,均仍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