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化学处理液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1351发布日期:2018-12-05 17:43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化学处理液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化工电镀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化学处理液及其应用,尤其是电化学处理激光雕刻的工件的电化学处理液。

背景技术

激光雕刻是以激光为加工媒介的加工技术,加工材料在激光照射下瞬间的熔化和气化的物理变性,能使激光雕刻达到加工的目的。激光加工的特点是与材料表面没有接触,不受机械运动影响。

在电镀行业,激光雕刻加工即用激光产生的高温烧灼工件表面铜层与白油。激光雕刻会在铜表面形成很厚的氧化层,用普通磷酸处理液时,不能在保证网点不变形的情况下彻底去除厚的氧化层。此外,用普通的磷酸抛光液处理时,无论是加大电流密度还是延长处理时间都会造成网点结构的破坏,不仅会造成工件表面发黑,而且非常不利于后续的电镀工序。

电化学处理又称电化学抛光或电解抛光,是以被抛光的工件为阳极,不溶性金属为阴极,将两极同时浸入到电解槽中,通以直流电而产生有选择性的阳极溶解,从而达到增加工件表面光亮度的效果。对激光雕刻的工件进行电化学处理时,需要有选择性的溶解工件表面形成的氧化层而不影响工件本体,因此选择合适的电化学处理液至关重要。现有的电化学处理液主要由磷酸、甘油、硫脲等组成,处理后的工件主要有以下缺点:(1)工件在高电流、长时间处理过后,工件表面温度急剧上升,工件表面迅速氧化,不利于观察网点形状变化;(2)电化学处理过后,工件表面形成一层很厚的白膜(添加剂分解物残留),不利于后续工序再加工;(3)长时间处理后工件容易腐蚀;(4)把网点底部氧化层去除后网点顶部变形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化学处理液,用于电化学处理激光雕刻的工件。用本发明的电化学处理液处理激光雕刻的工件时,不会造成工件表面的氧化和腐蚀,能够在保证网点不变形的情况下彻底去除网点底部氧化层,增加工件表面的光亮度,进而满足后续工序的需求。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化学处理液,包括以下按重量份数计的组分:

一种电化学处理液,包括以下按重量份数计的组分:

一种电化学处理液,包括以下按重量份数计的组分:

优选地,所述硫酸的密度为1.84g/cm3,所述磷酸的密度为1.71g/cm3

优选地,所述光亮剂为磺基水杨酸。

上述电化学处理液的应用,所述电化学处理液用于电化学处理激光雕刻的工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用本发明的电化学处理液处理激光雕刻的工件时,能够除去工件上形成的氧化层,并且不会造成工件的再次氧化;

(2)用本发明的电化学处理液处理激光雕刻的工件时,不影响工件本体,保证工件的网点图案结构不变形;

(3)用本发明的电化学处理液处理激光雕刻的工件时,能够增加工件表面的光亮度,进而满足后续工序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用本发明的电化学处理液对激光雕刻的工件电化学抛光后网点的图片;

图2是用普通的电化学处理液对激光雕刻的工件进行电化学抛光后网点的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电化学处理液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电化学处理液,包括以下按重量份数计的组分:

实施例2

一种电化学处理液,包括以下按重量份数计的组分:

实施例3

一种电化学处理液,包括以下按重量份数计的组分:

实施例4

一种电化学处理液,包括以下按重量份数计的组分:

实施例5

一种电化学处理液,包括以下按重量份数计的组分:

试验例

用本发明实施例1-5中的电化学处理液以及普通的电化学处理液对激光雕刻后的工件进行电化学处理,具体处理过程为:用除油剂擦洗工件油迹(常温除油)后进行电化学抛光。电化学抛光的参数为:

抛光时间:5-30min;

抛光液温度:25℃;

抛光电流密度:40a/dm2

电化学处理方式:版辊圆周性转动;

版辊转速:24mm/s

阴极、阳极距离:50mm

阴极材料:304不锈钢板

阳极材料:激光雕刻后的铜工件

浸泡方式:半浸式。

由附图1和2可以看出,用本发明的电化学处理液对激光雕刻的铜工件电化学抛光后工件发黑,这是因为电化学处理过程中没有破坏网形结构;而用普通的电化学处理液对激光雕刻的铜工件化学抛光后工件发白,这是因为电化学处理过程中破坏了网形结构。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电化学抛光后工件的黑度越高市场反响越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