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轴类零件外径镀铬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83481发布日期:2019-06-13 11:44阅读:623来源:国知局
一种长轴类零件外径镀铬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长轴类零件外径镀铬装置,属于电镀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长径比大于50的长轴类零件外径镀铬时需靠专用镀铬装置保证镀铬尺寸精度及镀层厚度。外径镀铬装置一般由阴极挂钩、连接板及上下帽组成,阴极挂钩的作用是紧固零件并使零件吊挂至槽内,上下帽的作用主要是起延长镀件阴极保护和保护非镀铬表面的作用,如图1所示。现用工艺装置的下帽为一端带外螺纹的类圆柱体结构,圆柱的外圆尺寸与零件外径尺寸相匹配,露出的圆柱厚度约为15~20mm。连接杆与上帽通过焊接方式连接。连接板与上帽之间采用焊接结构连接成一体,连接板与挂钩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使零件吊挂于镀槽内。该类型夹具存在以下问题:

1、镀后零件下端部(约30mm)的镀铬层尺寸超差0.03mm。

2、由于连接板与上帽之间采用焊接结构形式,每种外径镀铬零件均需设计专用镀铬夹具,通用性较差,且夹具占地面积较大,存在材料和人力的浪费。

3、镀铬时,零件必须完全浸泡至镀液内。连接板与挂钩上预制的用于螺栓连接的两个通孔形状为圆形,不同外径镀铬零件电镀时在镀槽内的位置需要不能根据液面高度调节,适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缺陷,解决长轴零件端部镀铬尺寸超差,装置适应性、通用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长轴类零件外径镀铬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长轴类零件外径镀铬装置,包括:阴极挂钩、连接板、上帽和下帽;

阴极挂钩用于将镀件悬挂于阴极导电杆上,阴极挂钩一端设置有三个键槽形孔,键槽形状使得螺栓在孔内的位置可以上下调整,与连接杆上的三个键槽形孔匹配;

连接板用于连接上帽和阴极挂钩,连接板一端带有两个圆孔,与上帽的两个圆孔直径匹配;另一端设置三个键槽形孔,尺寸与阴极挂钩上的键槽形孔匹配;

上帽用于保护长轴零件一端非镀铬部位,并延长零件上端部,保证上端的镀层厚度均匀;上帽上部开有与连接板的圆孔相匹配的通孔,用于通过螺栓与其连接;

下帽用于保护长轴零件靠下端面的非镀铬部位,并延长镀件下端部,使下端部的镀层均匀;下帽露出镀件的部分呈圆锥状,长度约40~50mm,靠近零件一端外径尺寸比零件的外径尺寸大1~2mm,远离零件一端的外径尺寸比零件外径尺寸大3~4mm;

螺栓用于将阴极挂钩和连接板,连接板与上帽连接起来;

连接关系:阴极挂钩通过螺栓与连接板连接,连接时可根据镀件在镀槽内的高度调节螺栓紧固位置,增加调节的长度为45~80mm,连接板通过螺栓与上帽连接,上帽与镀件上端固位连接,下帽与镀件下端固位连接;电镀时,将阴极挂钩吊挂在镀槽上方的阴极导电杆上。

作为优选,所述上帽与镀件上端、下帽与镀件下端均通过螺纹连接。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长轴类零件外径镀铬装置,能够避免长轴零件端部镀后尺寸超差,具有保证镀层均匀性,减少打磨返工浪费的效果,且提高了挂具通用性、适应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原长轴类零件外径镀铬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长轴类零件外径镀铬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镀铬装置中的连接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阴极挂钩;2-连接杆;3-上帽;4-下帽;5-螺栓;6-紧定螺钉;7-镀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说明,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一种长轴类零件外径镀铬装置,包括以下部分:阴极挂钩1,连接杆2,上帽3,下帽4,螺栓5,紧定螺钉6,镀件7;

其中,(1)阴极挂钩1,用于传导电流,将镀件7挂与镀槽中,与阴极导电杆相连;阴极挂钩一端设置有三个键槽形孔,键槽形状使得螺栓在孔内的位置可以上下调整,与连接杆上的三个键槽形孔匹配;

(2)连接板2,用于连接阴极挂钩1和上帽3;如图3所示,连接板一端带有两个圆孔,与上帽的两个圆孔直径匹配;另一端设置三个键槽形孔,尺寸与阴极挂钩上的键槽形孔匹配;

(3)上帽3,与镀件7上端连接,用于保护镀件7非镀铬部位,并避免电流集中,保证镀件上端部镀层均匀;上帽上部开有与连接板的圆孔相匹配的通孔,用于通过螺栓与其连接;

(4)下帽4,与镀件7下端连接,用于保护镀件7下端非镀铬部位,并避免电流集中,保证镀件下端部镀层均匀;下帽露出镀件的部分呈圆锥状,长度约40~50mm,靠近零件一端外径尺寸比零件的外径尺寸大1~2mm,远离零件一端的外径尺寸比零件外径尺寸大3~4mm;

(5)螺栓5,用于紧固阴极挂钩1和连接板2。

(6)紧定螺钉6,用于将阴极挂钩与阴极导电板连接,导通阴极电流。

(7)镀件7上端和下端分别和上帽和下帽连接,导通电流后,发生一系列电化学反应,在镀件外表面沉积铬层。

上述组成部件间的连接关系为:阴极挂钩1挂在阴极导电板上。阴极挂钩1 与连接板2通过螺栓5连接,连接板2与上帽3通过螺栓5连接,上帽3与镀件7上端通过螺纹连接,下帽4与镀件7下端通过螺纹连接,阴极挂钩1与阴极导电板通过紧定螺钉6连接。

本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第一步:清洗镀件7后,将上帽3与镀件7的上端连接,下帽4与镀件7 的下端连接。

第二步:将上帽3和连接板2连接,根据镀件7在镀槽中的位置确定螺栓5 连接位置,将连接板2与阴极挂钩1用螺栓5连接;

第三步:将阴极挂钩1挂与阴极导电板上,紧固紧定螺钉6;

第四步:将带有装置的镀件7吊挂于镀槽内,开启电源,预热;

第五步:设置电流大小,电镀规定的时间直至达到设定的镀层厚度。

经实践检验,采用本实用新型装置,长轴类零件的端部与镀件其它部位的镀层尺寸均在镀后公差范围内,不需要镀后打磨或返工处理,有效提升了镀层均匀性。且该装置将连接板与上帽的焊接连接方式改进为螺栓连接,在外径镀铬夹具设计时只需设计上帽和下帽,挂钩和连接板为通用组成件,镀件在镀槽内可根据液面高度调节在镀槽的位置,具有提高夹具的通用性,减少夹具库存,降低夹具制作的周期和成本的效果。

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及实施方式,本说明书给出了具体实施例。在实施例中引入细节的目的不是限制权利要求书的范围,而是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所述内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及其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对最佳实施例步骤的各种修改、变化或替换都是可能的。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应局限于最佳实施例及附图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