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用舵杆的表面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66852发布日期:2020-02-08 05:24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机械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船用舵杆的表面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舵杆是舵叶转动的轴,并用以承受和传递作用在舵叶上的力,以及舵给以转舵装置的力,也就是说舵机通过舵杆转动舵叶,舵叶承受水对其的反作用力使船舶实现转向。舵杆属于船件里的关键部件,一旦在工作过程中发生失效,后果将不肯设想。

由于舵杆长期浸泡在海水中,易变形、易腐蚀,属于易损件,因此,舵杆需要定期检查维护维修,但是,舵杆的维护维修费时费工,很难满足船期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船用舵杆的表面处理工艺,能够提高船用舵杆的耐磨损能力和耐腐蚀性能,大大延长船用舵杆的使用寿命,降低船用舵杆的检修和维护成本,提高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船用舵杆的表面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除油→酸洗→装夹定位→清洗→电镀镀铬→二次清洗→卸夹→回火处理→抛光→检验→包装入库;其中,所述电镀镀铬时的电流为24a-30a,电镀时间为25-30min,电镀液由铬酸、硫酸、草酸和去离子水组成,所述电镀液中铬酸的浓度为105-115g/l,所述铬酸、硫酸和草酸的质量比为(95-105):1:0.5。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镀铬厚度为8-12μm。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电镀液的温度为43-47℃。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回火处理时的温度为660℃-680℃,时间为55-60min。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抛光为电解抛光。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电解抛光时的电解液为磷酸-铬酸酐电解液。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电解抛光时的电流密度为0.8a/cm2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电解抛光时的电解液温度为53℃-5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优化表面处理工艺,采用电镀镀铬工艺,控制电镀镀铬时的电流和电镀时间,并优化电镀液的配比,提高船用舵杆的耐磨损能力和耐腐蚀性能,大大延长了船用舵杆的使用寿命,降低船用舵杆的检修和维护成本,提高安全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实施例一

一种船用舵杆的表面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除油→酸洗→装夹定位→清洗→电镀镀铬→二次清洗→卸夹→回火处理→抛光→检验→包装入库;其中,所述电镀镀铬时的电流为24a,电镀时间为30min,电镀液由铬酸、硫酸、草酸和去离子水组成,所述电镀液中铬酸的浓度为105g/l,所述铬酸、硫酸和草酸的质量比为95:1:0.5。

所述镀铬厚度为8-12μm,优选为10μm,具有耐磨损能力。

所述电镀液的温度为43-47℃,优选为45℃,能够提高电镀效率。

所述回火处理时的温度为660℃,时间为60min,用于消除内应力,提高强度。

所述抛光为电解抛光。所述电解抛光时的电解液为磷酸-铬酸酐电解液。所述电解抛光时的电流密度为0.8a/cm2。所述电解抛光时的电解液温度为53℃-57℃,优选为55℃。能够提高表面光洁度,同时提高耐腐蚀性。

实施例二

一种船用舵杆的表面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除油→酸洗→装夹定位→清洗→电镀镀铬→二次清洗→卸夹→回火处理→抛光→检验→包装入库;其中,所述电镀镀铬时的电流为30a,电镀时间为25min,电镀液由铬酸、硫酸、草酸和去离子水组成,所述电镀液中铬酸的浓度为115g/l,所述铬酸、硫酸和草酸的质量比为105:1:0.5。

所述镀铬厚度为8-12μm,优选为10μm,具有耐磨损能力。

所述电镀液的温度为43-47℃,优选为45℃,能够提高电镀效率。

所述回火处理时的温度为680℃,时间为55min,用于消除内应力,提高强度。

所述抛光为电解抛光。所述电解抛光时的电解液为磷酸-铬酸酐电解液。所述电解抛光时的电流密度为0.8a/cm2。所述电解抛光时的电解液温度为53℃-57℃,优选为55℃。能够提高表面光洁度,同时提高耐腐蚀性。

实施例三

一种船用舵杆的表面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除油→酸洗→装夹定位→清洗→电镀镀铬→二次清洗→卸夹→回火处理→抛光→检验→包装入库;其中,所述电镀镀铬时的电流为27a,电镀时间为28min,电镀液由铬酸、硫酸、草酸和去离子水组成,所述电镀液中铬酸的浓度为110g/l,所述铬酸、硫酸和草酸的质量比为100:1:0.5。

所述镀铬厚度为8-12μm,优选为10μm,具有耐磨损能力。

所述电镀液的温度为43-47℃,优选为45℃,能够提高电镀效率。

所述回火处理时的温度为670℃,时间为58min,用于消除内应力,提高强度。

所述抛光为电解抛光。所述电解抛光时的电解液为磷酸-铬酸酐电解液。所述电解抛光时的电流密度为0.8a/cm2。所述电解抛光时的电解液温度为53℃-57℃,优选为55℃。能够提高表面光洁度,同时提高耐腐蚀性。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船用舵杆的表面处理工艺,通过优化表面处理工艺,采用电镀镀铬工艺,控制电镀镀铬时的电流和电镀时间,并优化电镀液的配比,提高船用舵杆的耐磨损能力和耐腐蚀性能,大大延长了船用舵杆的使用寿命,降低船用舵杆的检修和维护成本,提高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