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关于电解炉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641173发布日期:2023-03-29 02:07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关于电解炉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电解炉设计制造技术,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关于电解炉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利用电解法对稀土进行电解的工艺过程中,电解炉在电解反应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因为热量上升,电解炉炉口处的电解液温度明显高于位于电解炉底部的电解液的温度,造成电解液的温度不均衡,由于电解炉炉口处的电解液温度过高,不适合使用较大的电流对电解液进行电解,否则会造成电解炉炉口处的温度过高而造成上层的电解液出现飞溅等情况,容易出现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某些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关于电解炉的制作方法。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关于电解炉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首先,设置一个包围石墨电解槽的内钢套,并且在内钢套的内壁与石墨电解槽的外壁之间的缝隙填充石墨粉散热泥浆,石墨粉散热泥浆凝固后形成石墨粉混合物散热层;
6.然后,在内钢套的外围设置一个外钢套,所述外钢套内铺设支撑内钢套底壁的第一保温砖使外钢套的顶面与内钢套的顶面平齐;
7.接着,在内钢套侧壁与外钢套内壁之间的间隙填充耐火泥浆,耐火泥浆凝固后形成耐火层,所述外钢套的侧壁上设有贯穿耐火层设置并延伸至内钢套外壁的散热通道。
8.进一步的,所述石墨粉混合物散热层由石墨粉与糖水混合制作而成。
9.更进一步的,所述耐火层采用高铝水泥与玻璃水、纯净水混合成的耐火泥浆制作而成。
10.更进一步的,所述玻璃水与纯净水的用量比例为3:1。
11.更进一步的,所述散热通道的设置方法为:先在内钢套与外钢套之间空隙的下部注入耐火泥浆,耐火泥浆凝固后得到下层的耐火层,然后在该下层的耐火层上通过多个第二保温砖砌成架空通道,接着在下部的耐火层上继续浇注耐火泥浆并覆盖第二保温砖的外表面得到上层的耐火层。
12.更进一步的,各个第一保温砖之间的缝隙填充有耐火泥浆。
13.更进一步的,所述石墨电解槽的槽口处顶面设置刚玉垫圈与外钢套及内钢套的顶面平齐,所述刚玉垫圈、外钢套及内钢套的顶面设有盖板。
14.更进一步的,所述盖板的两侧设有吊钩。
15.更进一步的,所述石墨电解槽的外径为750mm、高为800mm;所述内钢套的内径为800mm、高为820mm,内钢套的壁厚为14-15mm;所述外钢套的内径为1000mm、内高为1000mm,外钢套的壁厚为14-15mm。
16.有益效果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关于电解炉的制作方法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的关于电解炉的制作方法,具有隔热效果好、散热好等优点;石墨电解槽具有良好的导热,通过内钢套与石墨电解槽之间设置石墨粉混合物散热层,以及在内钢套与外钢套之间散热通道,将热量散发出去,防止石墨电解槽的电解液在电解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从石墨电解槽的槽口散发出去而造成石墨电解槽的槽口处的温度过高,从而防止石墨电解槽的槽口处的电解液温度过高而影响电解速度。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发明的关于电解炉的制作方法制造的电解炉的结构剖视图。
19.图中:1、石墨电解槽;2、内钢套;3、石墨粉混合物散热层;4、外钢套;5、第一保温砖;6、耐火层;7、散热通道;8、第二保温砖;9、刚玉垫圈;10、盖板;11、吊钩。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21.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是这样的:如图1所示,一种关于电解炉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2.首先,设置一个石墨电解槽1和包围石墨电解槽1的内钢套2,并且在内钢套2的内壁与石墨电解槽1的外壁之间的缝隙填充石墨粉散热泥浆,石墨粉散热泥浆凝固后形成石墨粉混合物散热层3;
23.然后,在内钢套2的外围设置一个外钢套4,外钢套4内铺设支撑内钢套2底壁的第一保温砖5使外钢套4的顶面与内钢套2的顶面平齐;
24.接着,在内钢套2侧壁与外钢套4内壁之间的间隙填充耐火泥浆,耐火泥浆凝固后形成耐火层6,外钢套4的侧壁上设有贯穿耐火层6设置并延伸至内钢套2外壁的散热通道7。
25.通过本关于电解炉的制作方法制造的电解炉,具有炉壁隔热效果好并且能够有效散热的优点,炉壁隔热好,防止工作人员不小心触碰外钢套4而受到烫伤;石墨电解槽1具有良好的导热,通过内钢套2与石墨电解槽1之间设置石墨粉混合物散热层3,以及在内钢套2与外钢套4之间散热通道7,将热量散发出去,防止石墨电解槽1的电解液在电解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从石墨电解槽1的槽口散发出去而造成石墨电解槽1的槽口处的温度过高,从而防止石墨电解槽1的槽口处的电解液温度过高而影响电解速度。
26.在本实施例中,石墨粉混合物散热层3由石墨粉与糖水混合制作而成。
27.在本实施例中,耐火层6采用高铝水泥与玻璃水、纯净水混合成的耐火泥浆制作而成,玻璃水与纯净水的用量比例为3:1。
28.在本实施例中,散热通道7的设置方法为:先在内钢套2与外钢套4之间空隙的下部注入耐火泥浆,耐火泥浆凝固后得到下层的耐火层6,然后在该下层的耐火层6上通过多个第二保温砖8砌成架空通道,接着在下部的耐火层6上继续浇注耐火泥浆并覆盖第二保温砖8的外表面得到上层的耐火层6。
29.在本实施例中,各个第一保温砖5之间的缝隙填充有耐火泥浆,耐火泥浆具有耐高
温的效果,具有隔热功能。
30.在本实施例中,石墨电解槽1的槽口处顶面设置刚玉垫圈9与外钢套4及内钢套2的顶面平齐,刚玉垫圈9、外钢套4及内钢套2的顶面设有盖板10,盖板10与刚玉垫圈9、外钢套4及内钢套2固定连接,可以通过胶水、螺栓等结构进行固定连接。
31.刚玉垫圈9是使石墨电解槽1与盖板10隔开,起到绝缘的效果,同时刚玉垫圈9可以保护石墨电解槽1的顶面,防止石墨电解槽1的顶面受到碰撞。
32.采用刚玉垫圈将石墨电解槽1的槽口部分进行保护,可有效避免耐火泥掉入石墨电解槽1中影响产品质量,有效防止石墨电解槽1的槽口结构与电解电极发生碰撞。
33.盖板10可以是与水中的电解阳极端通过导线连接,然后盖板10再与电源正极连接。
34.在本实施例中,盖板10的两侧设有吊钩11,通过吊钩11将整个电解炉吊起来,便于搬运。
35.在本实施例中,石墨电解槽1的外径为750mm、高为800mm;内钢套2的内径为800mm、高为820mm,内钢套2的壁厚为14-15mm;外钢套4的内径为1000mm、内高为1000mm,外钢套4的壁厚为14-15mm。内钢套2、外钢套4的壁厚选用为15mm。
36.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关于电解炉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首先,设置一个包围石墨电解槽(1)的内钢套(2),并且在内钢套(2)的内壁与石墨电解槽(1)的外壁之间的缝隙填充石墨粉散热泥浆,石墨粉散热泥浆凝固后形成石墨粉混合物散热层(3);然后,在内钢套(2)的外围设置一个外钢套(4),所述外钢套(4)内铺设支撑内钢套(2)底壁的第一保温砖(5)使外钢套(4)的顶面与内钢套(2)的顶面平齐;接着,在内钢套(2)侧壁与外钢套(4)内壁之间的间隙填充耐火泥浆,耐火泥浆凝固后形成耐火层(6),所述外钢套(4)的侧壁上设有贯穿耐火层(6)设置并延伸至内钢套(2)外壁的散热通道(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关于电解炉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粉混合物散热层(3)由石墨粉与糖水混合制作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关于电解炉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层(6)采用高铝水泥与玻璃水、纯净水混合成的耐火泥浆制作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关于电解炉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水与纯净水的用量比例为3: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关于电解炉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通道(7)的设置方法为:先在内钢套(2)与外钢套(4)之间空隙的下部注入耐火泥浆,耐火泥浆凝固后得到下层的耐火层(6),然后在该下层的耐火层(6)上通过多个第二保温砖(8)砌成架空通道,接着在下部的耐火层(6)上继续浇注耐火泥浆并覆盖第二保温砖(8)的外表面得到上层的耐火层(6)。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关于电解炉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各个第一保温砖(5)之间的缝隙填充有耐火泥浆。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关于电解炉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电解槽(1)的槽口处顶面设置刚玉垫圈(9)与外钢套(4)及内钢套(2)的顶面平齐,所述刚玉垫圈(9)、外钢套(4)及内钢套(2)的顶面设有盖板(10)。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关于电解炉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0)的两侧设有吊钩(11)。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关于电解炉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电解槽(1)的外径为750mm、高为800mm;所述内钢套(2)的内径为800mm、高为820mm,内钢套(2)的壁厚为14-15mm;所述外钢套(4)的内径为1000mm、内高为1000mm,外钢套(4)的壁厚为14-15mm。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关于电解炉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设置一个包围石墨电解槽的内钢套,并且在内钢套的内壁与石墨电解槽的外壁之间的缝隙填充石墨粉散热泥浆,石墨粉散热泥浆凝固后形成石墨粉混合物散热层;然后,在内钢套的外围设置一个外钢套,所述外钢套内铺设支撑内钢套底壁的第一保温砖使外钢套的顶面与内钢套的顶面平齐;接着,在内钢套侧壁与外钢套内壁之间的间隙填充耐火泥浆,耐火泥浆凝固后形成耐火层,所述外钢套的侧壁上设有贯穿耐火层设置并延伸至内钢套外壁的散热通道。本发明的关于电解炉的制作方法,属于电解炉设计制造技术领域,具有隔热效果好、散热好等优点。等优点。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张展涛 康秀娟 韩春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源莱顺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9
技术公布日:2023/3/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