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溶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06866发布日期:2023-12-07 09:48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溶铜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溶铜设备,具体为一种新型溶铜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新能源行业的飞速发展,铜箔作为锂电池生产制造过程中主要的材料之一,下游客户对铜箔的质量要求不断提升,传统的电解溶铜装置形成的硫酸铜溶液中含有较多的铜屑杂质,需要对溶解铜后的硫酸铜溶液进行二次提纯,提升硫酸铜溶液的纯净度,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溶铜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溶铜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溶铜装置,包括罐体、喷淋泵、o型管,罐体内部固定安装有格栅座,格栅座顶部设置有铜料,罐体顶部一侧连通设置有喷淋管,喷淋泵包括泵体组件、输入管和输出管,o型管活动设置于罐体内部,喷淋泵的输入管贯穿罐体并且与o型管连通连接,o型管内壁环绕开设有若干个孔状管,喷淋泵的输出管与喷淋管输入端连通连接。

3、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罐体一侧设置有溢流口,溢流口的高度比格栅座低5cm,溢流口一端通过管道与低位罐连接,用于排出罐体中超出溢流口高度的硫酸铜溶液补充至低位罐。

4、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o型管位于罐体内壁底部,孔状管的数量为八个,孔状管的孔径为1mm~2mm,孔状管用于吸附铜屑,喷淋泵将硫酸铜溶液中的铜屑杂质抽送到喷淋管喷出进行二次溶解。

5、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格栅座位于o型管的正上方,格栅座的格栅孔径比铜料小5cm,格栅座用于将铜料与铜酸溶液隔开。

6、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罐体顶部对称设有两个同尺寸的加铜口,加铜口外部设置有盖体,用于打开盖体后添加铜料。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8、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在传统高效溶铜罐底部加装o型管和孔状管,喷淋泵与o型管连接,其设计频率需与o型管直径及孔状管上孔洞面积搭配,使孔状管孔洞处吸力能将硫酸铜溶液中铜屑杂质吸入管道,硫酸铜溶液中铜屑杂质可随硫酸铜溶液一起依次通过该孔、o型管被喷淋泵抽送至喷淋管进行二次溶解,在溶铜阶段对硫酸铜溶液中的铜屑杂质进行二次溶解,能够有效降低硫酸铜溶液中铜屑杂质含量,改善硫酸铜溶液纯净度,有效的提高了硫酸铜溶液纯净度,有利于电解铜产品品质提升。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溶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喷淋泵(3)、o型管(4),所述罐体(1)内部固定安装有格栅座(2),所述格栅座(2)顶部设置有铜料,所述罐体(1)顶部一侧连通设置有喷淋管(6),所述喷淋泵(3)包括泵体组件、输入管和输出管,所述o型管(4)活动设置于罐体(1)内部,所述喷淋泵(3)的输入管贯穿罐体(1)并且与o型管(4)连通连接,所述o型管(4)内壁环绕开设有若干个孔状管(5),所述喷淋泵(3)的输出管与喷淋管(6)输入端连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溶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一侧设置有溢流口(8),所述溢流口(8)的高度比格栅座(2)低5cm,所述溢流口(8)一端通过管道与低位罐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溶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o型管(4)位于罐体(1)内壁底部,所述孔状管(5)的数量为八个,所述孔状管(5)的孔径为1mm~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溶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座(2)位于o型管(4)的正上方,所述格栅座(2)的格栅孔径比铜料小5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溶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顶部对称设有两个同尺寸的加铜口(7),所述加铜口(7)外部设置有盖体。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溶铜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新型溶铜装置,包括罐体、喷淋泵、O型管,罐体内部固定安装有格栅座,格栅座顶部设置有铜料,罐体顶部一侧连通设置有喷淋管,喷淋泵包括泵体组件、输入管和输出管,O型管活动设置于罐体内部。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在传统高效溶铜罐底部加装O型管和孔状管,喷淋泵与O型管连接,使孔状管孔洞处吸力能将硫酸铜溶液中铜屑杂质吸入管道,硫酸铜溶液中铜屑杂质可随硫酸铜溶液一起依次通过该孔、O型管被喷淋泵抽送至喷淋管进行二次溶解,能够有效降低硫酸铜溶液中铜屑杂质含量,改善硫酸铜溶液纯净度,有效的提高了硫酸铜溶液纯净度,有利于电解铜产品品质提升。

技术研发人员:周祥祥,熊达,洪炳华,涂后英,徐光乾,艾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九江德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