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氢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制氢系统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8017309发布日期:2024-05-17 12:42阅读:11来源:国知局
制氢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制氢系统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本技术属于绿色能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氢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制氢系统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氢能需求不断增加和新能源度电成本不断降低,新能源规模化制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新能源制氢中,由于前段新能源系统功率存在波动性与间歇性,电解槽的启停次数多于传统的恒功率制氢,特别是制氢装置在冷态(比如,在一些型号的制氢装置中,电解液温度<50℃为冷态)启动下,电解槽有一个由冷态到热态的过程,在冷态情况下电解槽的绝缘垫片等其他密封材料易失效,可能会导致电解槽的槽体泄露,甚至随着冷启动增多,可能会导致槽体崩开解体,出现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制氢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制氢系统及电子设备,可以减少在冷态时电解槽的绝缘垫片等密封材料承受较大压力发生失效的风险,提高电解槽的使用寿命,提高电解槽的安全性。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制氢系统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3、获取所述制氢系统的电解槽的工作温度;

4、在所述制氢系统处于启动工况,且确定所述电解槽的工作温度不大于目标温度t1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制氢系统的工作压力至第一目标压力p1。

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制氢系统的控制方法,通过在所述制氢系统处于启动工况,且确定所述电解槽的工作温度不大于目标温度t1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制氢系统的工作压力至第一目标压力p1,可以减少在冷态时电解槽的绝缘垫片等密封材料承受较大压力发生失效的风险,提高电解槽的使用寿命,提高电解槽的安全性。

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制氢系统处于启动工况,且确定所述电解槽的工作温度大于所述目标温度t1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制氢系统的工作压力至第二目标压力p2。

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制氢系统处于启动工况,且确定所述电解槽的工作温度不大于所述目标温度t1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电解槽的输入电性特征的斜率不大于第一阈值a1。

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制氢系统处于启动工况,且确定所述电解槽的工作温度大于所述目标温度t1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电解槽的输入电性特征的斜率不大于第二阈值a2。

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阈值a1和所述第二阈值a2满足:a1≤0.1a2。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制氢系统处于关机工况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制氢系统的工作压力,使得在所述电解槽的工作温度降低至所述目标温度t1之前,所述制氢系统的工作压力不大于所述第一目标压力p1。

11、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制氢系统的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

12、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制氢系统的电解槽的工作温度;

13、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制氢系统处于启动工况,且确定所述电解槽的工作温度不大于目标温度t1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制氢系统的工作压力至第一目标压力p1。

1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制氢系统的控制装置,通过在所述制氢系统处于启动工况,且确定所述电解槽的工作温度不大于目标温度t1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制氢系统的工作压力至第一目标压力p1,可以减少在冷态时电解槽的绝缘垫片等密封材料承受较大压力发生失效的风险,提高电解槽的使用寿命,提高电解槽的安全性。

15、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制氢系统,包括:

16、电解槽;

17、电源,所述电源与所述电解槽电连接;

18、控制装置,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源和所述电解槽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执行上述中任一种所述的制氢系统的控制方法。

19、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制氢系统,通过在所述制氢系统处于启动工况,且确定所述电解槽的工作温度不大于目标温度t1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制氢系统的工作压力至第一目标压力p1,可以减少在冷态时电解槽的绝缘垫片等密封材料承受较大压力发生失效的风险,提高电解槽的使用寿命,提高电解槽的安全性。

20、第四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制氢系统的控制方法。

21、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通过在所述制氢系统处于启动工况,且确定所述电解槽的工作温度不大于目标温度t1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制氢系统的工作压力至第一目标压力p1,可以减少在冷态时电解槽的绝缘垫片等密封材料承受较大压力发生失效的风险,提高电解槽的使用寿命,提高电解槽的安全性。

22、第五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制氢系统的控制方法。

2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在所述制氢系统处于启动工况,且确定所述电解槽的工作温度不大于目标温度t1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制氢系统的工作压力至第一目标压力p1,可以减少在冷态时电解槽的绝缘垫片等密封材料承受较大压力发生失效的风险,提高电解槽的使用寿命,提高电解槽的安全性。

24、第六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制氢系统的控制方法。

2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芯片,通过在所述制氢系统处于启动工况,且确定所述电解槽的工作温度不大于目标温度t1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制氢系统的工作压力至第一目标压力p1,可以减少在冷态时电解槽的绝缘垫片等密封材料承受较大压力发生失效的风险,提高电解槽的使用寿命,提高电解槽的安全性。

26、第七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制氢系统的控制方法。

2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程序产品,通过在所述制氢系统处于启动工况,且确定所述电解槽的工作温度不大于目标温度t1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制氢系统的工作压力至第一目标压力p1,可以减少在冷态时电解槽的绝缘垫片等密封材料承受较大压力发生失效的风险,提高电解槽的使用寿命,提高电解槽的安全性。

28、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通过在所述制氢系统处于启动工况,且确定所述电解槽的工作温度不大于目标温度t1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制氢系统的工作压力至第一目标压力p1,可以减少在冷态时电解槽的绝缘垫片等密封材料承受较大压力发生失效的风险,提高电解槽的使用寿命,提高电解槽的安全性。

29、进一步的,根据新能源系统波动性、间歇性特点及电解槽的工作特性,在制氢系统冷态启动时,先升温再升;在电解槽的工作温度未达到目标温度t1时,电解槽维持一个比较低的第一目标压力p1;在电解槽的工作温度达到目标温度t1时,电解槽进行升压直到第二目标压力p2;在关机时,在电解槽的工作温度降至目标温度t1时,系统已经完成泄压,处于一个比较低的压力,提高电解槽运行的稳健性及安全性。

30、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