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燃气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74595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氢氧燃气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气发生装置。可用于金属焊接、钎接、火焰切割预热及其他需要气体火焰作为热源的地方。
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气体火焰作为加热热源,其中最常用的是氧乙炔气体。但产生乙炔所用的电石价格很贵,因此人们迫切希望有一种代用品。氢氧燃气发生器就是利用水电解后得到氢和氧作为燃料气体代替氧乙炔的装置。
利用水电解得到氢氧燃气的装置的技术关键是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气体的产量,以得到足够的气体满足焊接切割等工业生产的需要。美国专利4206029所提出的电解发生器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种。该发生器由许多被绝缘框相互隔开的电极板所组成,电检板间国有电解质的水溶液,形成了一个个小电解室。众多的电极板和绝缘框叠在一起用长螺杆压紧,使许多小电解室串联成为一个强大的电解发生器。该发生器的主要特点是电极板伸出绝缘框外,起到散热片的作用。这样电解过程中在电解槽中伴随产生的热就很容易散发出去,避免了电解液温度的过份升高或甚至发生沸腾现象,使电解中断。强化散热允许使用较高的电流密度,从而得到较高的气体产量。
但是这样一种整体的电解槽散热的能力仍是较有限的,影响了气体产量的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散热能力并确保装置工作的安全性。


图1为装置总图。
图2为
图1的组成电解发生器的基本单元——电解槽。
图3为
图1中的回火防止器。

图1中,(1)为电解发生器,由网路电压整流得到的直流供电,在其中进行电解。电解所得的氢和氧经混合状态由主气管(2)送出,经过滤器(3)消除其中的水份和碱沫,然后通过回火防止器(4)供焊割炬(5)使用。
电解发生器(1)由若干个独立的电解槽所组成,各个电解槽在电路上是串联的,所产生的气体汇总在一起同由主气管(2)送出。图2为这种电解槽的剖面图。图中(6)为端面电极板,(7)为中间电极板,各电极板之间有绝缘隔框(8)隔开,中有电解液(11),形成一个个小电解室。电解槽四周有绝缘包框(9),外包压框(10)。压框把电极板和绝缘隔框(8)紧紧地压紧。端面电极板(6)做成翻边的盆状,二块对扣,中间只留一条窄缝,使气体不容易泄漏出去。各小电解室中所产生的气体经内部的通气孔(14)由出气口(12)汇总送出。中间电极板上有位置相互错开的水交换小孔(13),端面电极板上有通水孔(15)与左右其他二块类似的电解槽相联。这些水孔使电解槽各处电解液保持同样高度。
在这种电解槽中热量主要是通过端面电极板散出去的,由于电解发生器由多个电解槽所组成,每个电解槽都有二块端面电极板。而端面电极板很薄,所以热量很容易散出去。整个电解装置散热能力大为提高,允许使用的电流强度和产气量显著增加。氢氧混合气体容易爆炸,因此对防止回火要求严格。图3的回火防止器有一个中心柱(16)一头是圆盘,一头是进气孔。中心柱中间段开有许多小孔(17),细不锈钢网片(18)多层叠穿在此中间部分,由螺母(19)压紧在进气壳体(20)上。带有出气孔的出气壳体(21)用螺纹与进气壳体(20)拧在一起,形成一密封腔体。燃气由A处进入,通过中心柱的小孔(17)流经不锈钢网片(18)层间,在出气壳体(21)内汇总后,由B处出去。发生回火时,火焰进入出气壳体(21),但由于不锈钢网片间孔道极细,火焰无法进入,不能向进气口处进一步漫延。出气壳体(21)有一个孔,孔中有安全盖(22),安全盖是橡胶制品,保证气密。当火焰返回进入出气壳体(21)时,此处压力突然增高,把安全盖弹开,高温气体从孔中冲出,外界冷空气向壳体中急剧涌入,使火焰熄灭。这样就达到了阻止回火的目的。
本装置共有10电解槽,每个电解槽中共有8个电解室,一共80个电解室串联工作,电极板截面为300平方厘米,当通过42安培电流时,每小时可产生气体2000升,电解槽可长期稳定地工作,温升不超过40℃。
权利要求1.一种燃气电解发生装置,它由电解发生器(1)、过滤器(3)、回火防止器(4)等所组成,其特征是电解发生器(1)由若干个电解槽组成,每个电解槽有二块端面电极板(6)和若干块中间电极板(7),相互间用绝缘隔框(8)隔开,外包绝缘包框(10)及压框(9),端面电极板(6)做成翻边的盆状,二块对扣,中间只留一条窄缝。回火防止器(4)的中心柱(16)是中空的,其中间段开有许多小孔(17),细不锈钢网片(18)多层叠穿在此中间部分,由螺母(19)压紧在进气壳体(20)上,气流从不锈钢网片层间通过,出气壳体(21)上有安全塞(22),发生回火时,安全塞会自动弹开,把火焰扑灭。
2.按权利要求1所说的装置,其特征是回火防止器(4)的安全盖是橡胶的。
专利摘要利用水电解得到氢氧混合燃气的发生装置,可广泛用于金属的焊接、钎接、切割及其他需要气体火焰作为热源的地方。本装置的电解发生器(1)由若干个独立的电解槽组成,增大了散热能力,从而使气体产量显著增加。回火防止器(4)由多层细不锈钢网片(8)叠合组成,气流由层间通过,能保证可靠地阻止回火。
文档编号C25B1/06GK2089009SQ9120789
公开日1991年11月20日 申请日期1991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1991年5月17日
发明者郑宝英 申请人:郑宝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