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带压候凝封窜方法

文档序号:5366519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泥带压候凝封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封窜领域的一种方法,属于水泥带压候凝封窜方法。
本发明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水泥带压候凝封窜方法,使用射孔弹对需要封窜的窜槽段进行射孔,之后利用油管将水泥浆自下而上替入窜槽段的井筒内;将油管上提至窜槽段之上,在压差不高于油层破裂压力和不低于最高小层压力的前提下,向井筒内憋压,使井筒内的水泥浆在憋压情况下凝固而完成一次性封窜;钻掉井筒内的水泥,补孔完井。
因此该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该方法可一次性完成封窜作业,成功率高,施工周期短、工艺简单实用,能够适合长井段、多点、不连续窜槽井的封堵,效果很好。
1-井筒,2-油层,3-压力传递方向,4-憋压的压力传递方向,5-窜槽段,6-水泥浆。
例2大庆北1-丁7-侧斜水144井,固井后根据水泥胶结测井解释,991.5-1104.5m井段中76.1m水泥环胶结不好,跨度达113m。使用本发明的方法,确定需要封窜的窜槽段5的位置,即将水泥胶结不好需要修复的76.1m井段射孔,对射孔段进行试注和验窜,以此为依据确定封窜剂配方和用量,然后利用油管将水泥浆6自下而上地替入窜槽段5井筒1内,使水泥在窜槽段5井筒1内完全充满,将油管提到窜槽段5以上,然后在压差不高于油层2破裂压力和不低于最高小层压力的前提下,从地面向井筒1内憋压,憋压的压力传递方向4如

图1所示,使井筒1内的水泥浆6在憋压情况下凝固而完成一次性封窜;最后钻掉井筒1内的水泥,补孔完井,测井结果显示该井段水泥胶结指数明显提高,封窜成功,封窜施工前后水泥胶结质量对比数据如下表


该井修井段为991.5-1104.5m,井段跨度113m,其中修复4段分别为991.5-1006.7,15.2m;1011.0-1025.7,14.7m;1037.1-1069.8,32.7m;1091.0-1104.5,13.5m;合计76.1m。
例3大庆中10-侧斜丙127井,固井后根据水泥胶结测井解释,824.0-927.0m井段中50.5m水泥环胶结不好,跨度达103.0m。使用本发明的方法,确定需要封窜的窜槽段5的位置,即将水泥胶结不好需要修复的50.5m井段射孔,对射孔段进行试注和验窜,以此为依据确定封窜剂配方和用量,然后利用油管将水泥浆6自下而上地替入窜槽段5井筒1内,使水泥在窜槽段5井筒1内完全充满,将油管提到窜槽段5以上,然后在压差不高于油层2破裂压力和不低于最高小层压力的前提下,从地面向井筒1内憋压,憋压的压力传递方向4如图1所示,使井筒1内的水泥浆6在憋压情况下凝固而完成一次性封窜;最后钻掉井筒1内的水泥,补孔完井,测井结果显示该井段水泥胶结指数明显提高,封窜成功,封窜施工前后水泥胶结质量对比数据如下表


修井井段824.0-927.0m,井段跨度103.0m,其中修复3段分别为824.0-860.0,36.0m;906.0-915.1,9.1m;921.6-927.0,5.4m,合计50.5m。
通过实例1、2、3可见,该方法可对长井段、多点、不连续窜槽井进行封窜,一次成功,成功率高,质量很好。工艺简单,施工周期短,适合在油田推广应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涉及油田封窜领域的水泥带压候凝封窜方法,其特征在于a.使用射孔弹对需要封窜的窜槽段(5)进行射孔;b.之后利用油管将水泥浆自下而上替入窜槽段(5)的井筒(1)内;c.将油管上提至窜槽段(5)之上,在压差不高于油层(2)破裂压力和不低于最高小层压力的前提下,向井筒(1)内憋压,使井筒(1)内的水泥浆在憋压情况下凝固而完成一次性封窜;d.钻掉井筒(1)内的水泥,补孔完井。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油田封窜领域的水泥带压候凝封窜方法。解决了封窜成功率低的问题。其特征在于首先使用射孔弹对需要封窜的窜槽段(5)进行射孔;之后利用油管将水泥浆自下而上替入窜槽段(5)的井筒(1)内;将油管上提至窜槽段(5)之上,在压差不高于油层(2)破裂压力和不低于最高小层压力的前提下,向井筒(1)内憋压,使井筒(1)内的水泥浆在憋压情况下凝固而完成一次性封窜;最后钻掉井筒(1)内的水泥,补孔完井。具有一次性完成封窜作业的特点,成功率高,施工周期短、工艺简单实用,能够适合长井段、多点、不连续窜槽井的封堵,效果很好。
文档编号E21B33/13GK1400376SQ02129678
公开日2003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12日
发明者王德民, 王研, 何光中, 李德胜, 王长生, 张新民 申请人: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