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铁减震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64924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铸铁减震支座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管线检查井用检查井盖的支座,特别是指一种与井盖结合平稳,在车辆驶过时可缓解冲击力,防止井盖发生弹跳、响动、位移与翻转的铸铁减震支座。
背景技术
传统应用的检查井盖,因井盖与支座之间没有减震装置,在车辆驶过时,井盖会发生弹跳和响动,甚至发生位移或翻转现象,前者将使车辆颠簸而乘坐不舒适并影响环境,后者则会危及行人与车辆的安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的在井盖的搁置面(与支座支承面的接触面)粘贴一圈橡皮垫,虽有效果,但因维护地下管线时需要经常开启井盖,橡皮圈很容易被磨损或脱落,以致失去效用。另外,现有检查井盖的支座均为直接搁置在检查井身的砌体上,使用不久,支座与路面交界处就会出现裂缝,渗水后路面将发生酥碎现象,即为俗称的“烂边”,轻者有碍美观,重则成为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背景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在车辆驶过时可防止井盖发生跳动和发出噪音,且与路面结合严密,不会产生“烂边”现象的铸铁减震支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由以下方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铸铁减震支座由铸铁支座与减震圈构成,铸铁支座的支承面上有凹槽,减震圈嵌在凹槽中;本实用新型铸铁减震支座的铸铁支座其支承面上凹槽的截面是U形或矩形或燕尾形的;本实用新型铸铁减震支座的减震圈是环状或分段的,其截面为O形、矩形或梯形;
本实用新型铸铁减震支座的铸铁支座有法兰,法兰上有圆形或椭圆形或腰孔形的螺栓孔。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与效果使用寿命长;可与铸铁井盖或钢纤维砼井盖配合使用且与井盖结合平稳;车辆高速驶过时,可缓解其对井盖的冲击力,使井盖不产生跳动、响声、位移与翻转;减震圈不易被磨损与脱落且更换方便;支座与检查井身的井圈用螺栓铆固成一个整体,从根本上解决了“烂边”难题,从而保证车辆平稳行驶通过;尤其是在沥青路面的道路上使用时,在路面施工或道路维护中不易损坏,可重新使用无须更换。因此本实用新型作为减震平稳支座,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所示(1)为铸铁支座、(2)为支承面、(3)为减震圈、(4)为凹槽、(5)为井盖、(6)为螺栓孔、(7)为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由铸铁支座(1)和减震圈(3)构成。铸铁支座(1)的支承面(2)上有一环形凹槽(4),凹槽(4)的截面为U形或矩形,为防止减震圈(3)从凹槽(4)中脱出,也可将凹槽(4)的截面制作成燕尾形。将截面为O形或矩形或燕尾形的环状高强度耐磨减震橡皮圈(3)涂上胶水后,用力嵌入凹槽(4)中,减震圈(3)的表面应高于支承面(2),以便井盖(5)盖在支座(1)上时起到减震平稳作用。为防止减震圈(3)因热胀作用,从凹槽(4)中脱出,可采用分段式的减震圈,即将减震圈制作成若干段,分段嵌入凹槽(4)中,各段之间留有一定空隙即可。为将铸铁支座(1)牢固固定在检查井身的井圈上联成一体,可在铸铁(1)的法兰(7)上预留若干个圆形或椭圆形或腰孔形的螺栓孔(6),安装时用螺栓将铸铁支座(1)固定在检查井身的井圈上,以防止发生“烂边”现象。
权利要求1.一种铸铁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铸铁减震支座由铸铁支座与减震圈构成,铸铁支座的支承面上有凹槽,减震圈嵌在凹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铁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铸铁支座支承面上凹槽的截面是U形或矩形或燕尾形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铁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减震圈是环状或分段的,其截面为O形或矩形或梯形。
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铸铁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铸铁支座的法兰上有圆形或椭圆形或腰孔形螺栓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铸铁减震支座,由铸铁支座和高强耐磨减震圈构成。减震圈嵌在铸铁支座支承面上的凹槽中,具有不易被磨损与脱落,且安装、更换方便的优点。铸铁减震支座可与铸铁井盖或钢纤维砼井盖配合使用,与井盖结合平稳。当车辆高速驶过时,可缓解其对井盖的冲击力,使井盖不发出响声亦不会发生弹跳、位移与翻转等现象。
文档编号E02D29/14GK2526586SQ0221960
公开日2002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2002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02年3月28日
发明者陈方 申请人:句容市科达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