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跳盖的作业孔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94056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止跳盖的作业孔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附属装置,特别是一种防止跳盖的作业孔盖。
盖板510上设有具有藉以将盖板510掀离盖座520的复数个拉孔511。
盖座520设有边缘形成承载盖板510挡止部523的开口521,在挡止部523上方形成凸起的外边框522,以容置盖板510并与盖板510齐平。然而,因盖板510系呈平板状,其结构强度不足,在车辆行驶辗压的情况下,容易发生盖板510变形,或是盖板510跳脱盖座520等问题。
为此,公开了一种防止跳盖的人孔盖的稳定型人孔盖,其系利用盖座形成凹槽及盖板形成对应的的凸缘相互卡合,以防跳盖。但若是遇重车碾压时,被凹槽卡住的凸缘将会断裂或弯折,导致更严重破坏或完全卡死;同时,由于盖板与盖座的接触面积过大,在长时间外界环境作用下,使得盖板或盖座会因生锈导致卡死而无法松脱。
又公开了另一种人孔盖及手孔盖之防跳盖板,其包括盖板及盖座。
盖板在外缘底端向下凸出延设藉以嵌合于盖座内缘面的封闭型翼缘。当发生翻转时,盖板翼缘的外缘面与盖座的内缘面形成抵制作用,因而防止盖板跳脱或陷落;但若是在货柜车或水泥车等重车辗压时,盖板的翼缘将会断裂或弯折,使盖板与盖座的结合无任何抵制作用,导致更容易发生盖板跳脱或陷落等情况。
习知的人/手孔盖除了存在跳盖、变形或生锈卡死等问题外,在道路施工时还会产生一个共同的问题,系在铺设道路时,首次铺设的路基系与人/手孔盖齐平,但因道路长久使用或其它工程施工等原因,造成路面不平而需再次修补铺设路基。此时,若不以刨路机将第一层路基刨除,而直接在原第一层路基上铺设第二层路基,路面上便会在人/手孔盖处形成凹陷区,影响行车安全,因此,必须将人/手孔盖的座座拆卸,并将该拆卸的盖座重新装设于第二层路基上,然后盖上盖板,使人/手孔盖与路面齐平,因此,习知的人/手孔盖使整个道路施工过程耗费过多的人力及时间。
本实用新型包括盖板及盖座;盖板上设有复数个供螺杆穿设的固定孔;盖座上设有开口,在开口周边形成容置盖板的上凸边框及至少一藉以承载盖板的挡止部,于挡止部上设有复数与盖板上固定孔相对应的第一穿孔;盖板容置于盖座上凸边框内,并藉由穿过其上固定孔、盖座上第一穿孔及固定件的螺杆固定结合于盖座上。
其中固定件具有弹性;穿过盖板上固定孔、盖座上第一穿孔及固定件的螺杆上螺合有弹性螺母。
盖板与盖座之间组设有增高座。
增高座上设有开口,在开口周边形成藉以容置盖板并叠合于盖座上凸边框上的上凸边框及至少一藉以承载盖板的挡止部。
增高座挡止部上设有复数第一透孔及复数第二透孔。
增高座挡止部上复数第一透孔与盖板上固定孔相对应并供螺杆穿设以与盖板结合。
盖座上设有复数与增加座上第二透孔相对应相对应的第二穿孔;增高座藉由穿过其上第二透孔及盖座上第二穿孔的螺杆结合于盖座上。
盖板下表面具有形成于周边的挡板及复数对称的支撑条。
盖座及增高座上凸边框内缘具有内止口;盖板周边的挡边凸设于其边缘以内;盖板以其边缘卡合限位于盖座/增高座上凸边框内缘的内止口内,令其挡边与盖板/增高座上凸边框之间形成密闭的间隙。
盖板及盖座呈圆形;盖板及盖座分别具有相对应易于对位结合的凸出部。
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盖板及盖座;盖板上设有复数个供螺杆穿设的固定孔;盖座上设有开口,在开口周边形成容置盖板的上凸边框及至少一藉以承载盖板的挡止部,于挡止部上设有复数与盖板上固定孔相对应的第一穿孔;盖板容置于盖座上凸边框内,并藉由穿过其上固定孔、盖座上第一穿孔及固定件的螺杆固定结合于盖座上。盖板容置于盖座上凸边框内,并藉由穿过盖板上固定孔及盖座上第一穿孔的螺杆结合于盖座上,达到当受车辆辗压时防止跳盖的功效。不仅防止跳盖,而且强度高、节省人力物力、防止盖板生锈卡死,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结构示意侧视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增设增高座)。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增设增高座)。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结构示意侧视剖视图(增设增高座)。
图6、为图5中A-A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增设增高座)。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增设增高座)。
图9、为习知的人/手孔结构示意立体图。
盖板110通常系由球状石墨铸铁(nodular graphite cast iron)或是其它刚性金属制成,盖板110系为方形板,其下表面形成有复数对称的支撑条112、复数个对称的挡块113及复数个挡边116。挡边116系形成于盖板110周边的边缘111并与挡块113相互连接,且支撑条112系由盖板110周边的挡边116/挡块113向盖板110的中心延设,以强化盖板110的抗压强度,使盖板110在车辆辗压的情况下,不会产生变形。较佳地,盖板110的下表面形成有往中心增厚的补强部115,其最大厚度系近似于挡块113的厚度。盖板110挡块113上设有复数个供不锈钢材质螺杆142穿设的固定孔114;盖板110设有复数位于其中心线上的拉孔117,以便掀拉盖板110时,能左右平衡,防止盖板110偏向移动而陷入盖座120内。
盖座120系具有藉以埋设于路基中以将其固定的呈圆盘状基底126,其上设有供作业人员或机械进出的开口121,在开口121周边形成大于盖板110边缘111以容置盖板110的上凸边框122及至少一藉以承载盖板110挡块113及挡边116的挡止部123,于挡止部123上设有复数与盖板110上固定孔114相对应的第一穿孔124及藉以螺合固定增高座130并位于第一穿孔124两侧的第二穿孔125。
如图2所示,盖座120挡止部123上每一第一穿孔124下方系藉由穿设于第一穿孔124内的螺杆142及为橡胶的弹性螺母128固设有具弹性的固定件127,且每一固定件127尚包含橡胶垫片。
如图2所示,盖板110容置于盖座120上凸边框122内,并藉由穿过盖板110上固定孔114、盖座120上第一穿孔124、具弹性的固定件127的螺杆142及螺合于螺杆142上的弹性螺母128,以将盖板110结合于盖座120上,达到当受车辆辗压时防止跳盖的功效。由于固定件127系具有吸收外在压迫力量弹性以延长其寿命,即使固定件127损坏,亦可直接更换新的固定件127,不会导致本实用新型无法使用。此外,当盖板110结合于盖座120上时,盖板110系由盖座120的挡止部123承载,而在盖板110下表面形成有复数个支撑条112、挡块113、挡边116及补强部115,以增强盖板110的抗压强度,如遇车辆辗压时,盖板110不会产生变形。
如图3所示,当本实用新型为适应道路施工而需增高时,以盖座120上第二穿孔125螺合固定增高座130,以增加本实用新型盖板110的高度,使其与路面齐平,从而不会影响行车安全。
增高座130的结构与盖座120的结构大致相同,其上设有供作业人员或机械进出的开口131,在开口131周边形成大于盖板110边缘111以容置盖板110并叠合于盖座12上凸边框122上的上凸边框132及至少一藉以承载盖板110挡块113及挡边116的挡止部133,于挡止部133上设有复数与盖板110上固定孔114相对应并供螺杆142穿设藉以固设固定件136的第一透孔134及与盖座120上第二穿孔125相对应以供螺杆141穿设藉以螺合固定增高座130的第二透孔135。
增高座130以其上凸边框132叠置于盖座120上凸边框122内,藉由穿过增高座130上第二透孔135及盖座120上第二穿孔125的螺杆141将增高座130结合于盖座120上;将盖板110容置于增高座130上凸边框132内,并藉由穿过盖板110上固定孔114、增高座130上第一透孔134、具弹性的固定件136的螺杆142及螺合于螺杆142上的弹性螺母137,以将盖板110与结合于盖座120上的增高座130结合成一体,达到当受车辆辗压时,防止跳盖的功效。
实施例二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防止跳盖的作业孔盖200包括盖板210、盖座220及增高座230。
盖板210系为方形板,其下表面形成有复数个对称的挡块213及凸设于其边缘211以内并与挡块213相互连接的挡边212。盖板210的挡块上设有复数个供不锈钢材质螺杆242穿设的固定孔214;盖板210的下表面形成有往中心增厚的补强部215及复数对称的支撑条216,以强化盖板210的抗压强度,使盖板210在车辆辗压的情况下,不会产生变形。
盖座22系具有藉以埋设于路基中以将其固定的呈圆盘状基底226,其上设有供作业人员或机械进出的开口221,在开口221周边形成上凸边框222及复数挡止部223,上凸边框222内缘具有供与增高座230卡合对位的内止口227;于挡止部223上设有复数与盖板210上固定孔214相对应以供螺杆242穿设的第一穿孔224及藉以螺合固定增高座230并位于第一穿孔224两侧的第二穿孔225。
增高座230设有供作业人员或机械进出的开口231,在开口231周边形成大于盖板210挡边212以容置盖板210并叠合于盖座220上的上凸边框232及至少一藉以承载盖板210的挡止部233,上凸边框232内缘具有供与盖板210边缘211卡合对位的内止口236;上凸边框232下缘内侧向下延设凸起以卡合于盖座220上凸边框222内止口227的局限边框237,以强化盖座220、增高座230的结合强度及相对盖座220限位,以利于对位螺合;于挡止部233上设有复数与盖板210上固定孔214相对应并供螺杆242穿设藉以固设具弹性的固定件238的第一透孔234及与盖座220上第二穿孔225相对应以供螺杆241穿设藉以螺合固定于盖座220上的第二透孔235。
如图5所示,增高座230以其局限边框237叠置并卡合限位于盖座220上凸边框222内缘的内止口227内;以强化盖座220、增高座230的结合强度及相对盖座220限位;藉由穿过增高座230上第二透孔235及盖座220上第二穿孔225的螺杆241将增高座230结合于盖座220上,以增加本实用新型的高度;将盖板210容置于增高座230上凸边框232内,并以其边缘211卡合限位于增高座230上凸边框232内缘的内止口236内,并令其挡边212与增高座230的上凸边框232之间具有密闭的间隙1L1,以使盖板210仅以较小面积的边缘211与增高座230形成纵向接触面,即使盖板210或增高座230生锈,盖板210亦不会卡死于增高座230,从而易于掀离增高座230;藉由穿过盖板210上固定孔214、增高座230上第一透孔234、具弹性的固定件238的螺杆242及螺合于螺杆242上的弹性螺母239,以将盖板210与结合于盖座220上的增高座230结合成一体,达到当受车辆辗压时,防止跳盖的功效。
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必须与路面齐平,在铺设道路时,本实用新型与首次铺设的路基齐平,因道路长久使用或其他工程施工等原因,造成路面不平而需再次修补铺设路基,此时,若不以刨路机将第一层路基刨除,而直接在原第一层路基铺设第二层路基时,如图5、图6所示,待第二层路基铺设完毕后,原装设于盖座220上盖板210的高度系低于路面高度,路面上便会在盖板210处形成凹陷区而影响行车安全。为避免发生上述情况,便可将盖板210拆离盖座220,再于盖座220上装设增高座230,再将盖板210装设于增高座230上,使本实用新型藉由与盖座220堆叠的增高座230使盖板210与路面齐平。当再次需修补路面时,若直接在原第二层路基铺设第三层路基时,则可再增设一增高座230,并以穿设于相堆叠的两增高座230的另一个第二透孔235的螺杆241结合;然后,再将盖板210装设于最上方的增高座230上。以此类推,在增高本实用新型时,螺杆241系呈层次交错螺合,在整个道路施工过程中不需要重新拆卸盖座220,达到节省人力及时间。
实施例三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防止跳盖的作业孔盖300系呈依使用场合不同可为不同的形状,如矩形,其包括盖板310、盖座320及增高座330。
盖板310具有呈矩形,其下表面形成有复数个对称的挡块313及凸设于其边缘311以内并与挡块313相互连接的挡边312。盖板310的挡块313上设有复数个供不锈钢材质螺杆342穿设的固定孔314;盖板310的下表面形成有往中心增厚的补强部315及复数对称的支撑条316。
盖座320系具有藉以埋设于路基中以将其固定的基底326,其上设有供作业人员或机械进出的开口321,在开口321周边形成与盖板310形状相对应并大于盖板310边缘311的上凸边框322及复数挡止部323,上凸边框322内缘具有供盖板310边缘311或增高座330卡合对位的内止口327;于挡止部323上设有复数与盖板310上固定孔314相对应以供螺杆342穿设的第一穿孔324及藉以螺合固定增高座330并位于第一穿孔324两侧的第二穿孔325。
增高座330设有供作业人员或机械进出的开口331,在开口331周边形成大于盖板310挡边312以容置盖板310并叠合于盖座320上的上凸边框332及至少一藉以承载盖板310的挡止部333,上凸边框332内缘具有供与盖板310卡合对位的内止口336;上凸边框332下缘内侧向下延设凸起以卡合于盖座320上凸边框322内止口327的局限边框337;于挡止部333上设有复数与盖板310上固定孔314相对应并供螺杆342穿设藉以固设具弹性的固定件338的第一透孔334及与盖座320上第二穿孔325相对应以供螺杆341穿设藉以螺合固定于盖座320上的第二透孔335。
增高座330以其局限边框337叠置并卡合限位于盖座320上凸边框322内缘的内止口327内;以强化盖座320、增高座330的结合强度及相对盖座320限位;藉由穿过增高座330上第二透孔335及盖座320上第二穿孔325的螺杆341将增高座330结合于盖座320上,以增加本实用新型的高度;将盖板310容置于增高座330上凸边框332内,并以其边缘311卡合限位于增高座330上凸边框332内缘的内止口336内,并令其挡边312与增高座330的上凸边框332之间具有密闭的间隙。藉由穿过盖板310上固定孔314、增高座330上第一透孔334、具弹性的固定件338的螺杆342及螺合于螺杆342上的弹性螺母339,以将盖板310与结合于盖座320上的增高座330结合成一体。
实施例四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防止跳盖的作业孔盖400呈依使用场合不同可为不同的形状,如圆形,其包括盖板410、盖座420及增高座430。
盖板410具有呈圆形并形成凸出部410a的边缘411,其下表面形成有复数个对称的挡块413及形成凸设于其边缘411以内与挡块413相互连接的挡边412。盖板410的挡块413上设有复数个供不锈钢材质螺杆442穿设的固定孔414;盖板410的下表面形成有往中心增厚的补强部415及复数对称的支撑条416。
盖座420系具有藉以埋设于路基中以将其固定的基底426,其上设有供作业人员或机械进出的开口421,在开口421周边形成上凸边框422及环状挡止部423。上凸边框422与盖板410形状相对应大于盖板410边缘411并形成与盖板410上凸出部410a相对应凸出部420a,上凸边框422内缘具有供盖板410或增高座430卡合对位的内止口427;于挡止部423上设有复数与盖板410上固定孔414相对应以供螺杆442穿设的第一穿孔424及藉以螺合固定增高座430并位于第一穿孔424两侧的第二穿孔425。
增高座430设有供作业人员或机械进出的开口431,在开口431周边形成大于盖板410挡边412以容置盖板410并叠合于盖座420上的上凸边框432及至少一藉以承载盖板410的环状挡止部433;上凸边框432形成与盖板410上凸出部410a相对应凸出部430a,上凸边框432内缘具有供与盖板410卡合对位的内止口436;上凸边框432下缘内侧向下延设凸起以卡合于盖座420上凸边框422内止口427的局限边框437,以强化盖座420、增高座430的结合强度及对盖座420限位,以利于对位螺合;于挡止部433上设有复数与盖板410上固定孔414相对应并供螺杆442穿设藉以固设具弹性的固定件438的第一透孔434及与盖座420上第二穿孔425相对应以供螺杆441穿设藉以螺合固定于盖座420的第二透孔435。
增高座430以其局限边框447叠置并卡合限位于盖座420上凸边框422内缘的内止口427内,以强化盖座420、增高座430的结合强度及相对盖座420的限位;藉由穿过增高座430上第二透孔435及盖座420上第二穿孔425的螺杆441将增高座430结合于盖座420上,以增加本实用新型的高度;将盖板410容置于增高座430上凸边框432内,并以其边缘411卡合限位于增高座430上凸边框432内缘的内止口436内,并令其挡边412与增高座430的上凸边框432之间具有密闭的间隙。藉由穿过盖板410上固定孔414、增高座430上第一透孔434、具弹性的固定件438的螺杆442及螺合于螺杆442上的弹性螺母439,以将盖板410与结合于盖座420上的增高座430结合成一体。由于本实用新型盖板410、增高座430及盖座420系皆呈相对应的圆形,并分设有相对应的凸出部410a、420a、430a,从而易于盖板410、增高座430及盖座420的对位结合。在路基铺设完毕后,本实用新型藉由与盖座420堆叠的增高座430使盖板410与路面齐平,以节省道路施工过程中的人力及时间。
权利要求1.一种防止跳盖的作业孔盖,它包括盖板及盖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板上设有复数个供螺杆穿设的固定孔;盖座上设有开口,在开口周边形成容置盖板的上凸边框及至少一藉以承载盖板的挡止部,于挡止部上设有复数与盖板上固定孔相对应的第一穿孔;盖板容置于盖座上凸边框内,并藉由穿过其上固定孔、盖座上第一穿孔及固定件的螺杆固定结合于盖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跳盖的作业孔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件具有弹性;穿过盖板上固定孔、盖座上第一穿孔及固定件的螺杆上螺合有弹性螺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跳盖的作业孔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板与盖座之间组设有增高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跳盖的作业孔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高座上设有开口,在开口周边形成藉以容置盖板并叠合于盖座上凸边框上的上凸边框及至少一藉以承载盖板的挡止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止跳盖的作业孔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高座挡止部上设有复数第一透孔及复数第二透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止跳盖的作业孔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高座挡止部上复数第一透孔与盖板上固定孔相对应并供螺杆穿设以与盖板结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止跳盖的作业孔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座上设有复数与增加座上第二透孔相对应相对应的第二穿孔;增高座藉由穿过其上第二透孔及盖座上第二穿孔的螺杆结合于盖座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跳盖的作业孔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板下表面具有形成于周边的挡板及复数对称的支撑条。
9.根据权利要求1、4或8所述的防止跳盖的作业孔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座及增高座上凸边框内缘具有内止口;盖板周边的挡边凸设于其边缘以内;盖板以其边缘卡合限位于盖座/增高座上凸边框内缘的内止口内,令其挡边与盖板/增高座上凸边框之间形成密闭的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跳盖的作业孔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板及盖座呈圆形;盖板及盖座分别具有相对应易于对位结合的凸出部。
专利摘要一种防止跳盖的作业孔盖。为提供一种防止跳盖、强度高、节省人力物力、防止盖板生锈卡死的道路附属装置,提出本实用新型,它包括盖板及盖座;盖板上设有复数个供螺杆穿设的固定孔;盖座上设有开口,在开口周边形成容置盖板的上凸边框及至少一藉以承载盖板的挡止部,于挡止部上设有复数与盖板上固定孔相对应的第一穿孔;盖板容置于盖座上凸边框内,并藉由穿过其上固定孔、盖座上第一穿孔及固定件的螺杆固定结合于盖座上。
文档编号E02D29/14GK2568696SQ0223874
公开日2003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17日
发明者官焕章 申请人:官焕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