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回收金属锚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10028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回收金属锚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矿山地下巷道支护领域;是一种锚固岩巷、煤巷的可回收金属锚杆,它特别适用在围岩变形较大,且锚固层大于巷道高度的井巷支护中使用。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煤矿井下常用的锚杆为树脂锚固剂锚固的罗纹钢锚杆,这种锚杆的杆体均为整体结构,这种整体结构的弊端是在工作面推过之后,采空区的顶板不能及时冒落,这样很容易造成应力集中,形成顶板事故,不及时冒落的顶板更易形成瓦斯库。给矿井的安全带来了隐患,为了克服这种弊端。目前采取的是强制性的打眼放炮放顶法,这种强制性的打眼放炮放顶法,不仅增加了井巷的支护费用,而且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也比较危险,很容易造成伤亡事故。另一不足之处是由于杆体是整体结构,在巷道的加固层大于巷道的操作高度时,该锚杆就不能使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案发明人在2000年发明了一种专利号为00238447.7的钢绞线锚杆,这种锚杆虽然解决了底矮巷道的支护问题,但同样不能解决采空区顶板不能及时冒落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同时克服以上现有巷道支护技术中顶板不能及时冒落与底矮巷道难以支护的难题而提供了一种成本底,便于锚固并可回收的金属锚杆。
它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把其杆体1设计为多段罗纹联接结构;杆体1的锚固段1-1与杆体非锚固段1-2为锥形罗纹联接,在联接处,杆体1-1为锥孔,杆体1-2为锥杆。
该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1、其杆体1设计为多段罗纹联接结构,不仅扩大了使用范围,而且生产厂家以往的边角余料还可有效利用,使生产成本得到降低;2、由于杆体采用锥形罗纹联接,且杆体为等强等粗,锚固孔不需加大,从而减少了锚固剂的使用,又降低了锚固成本;3、由于杆体是罗纹联接结构,工作面推过以后,锚杆可以回收,可为国家节约大量钢材;4、由于非锚固段能从锚固段拧出,顶板减去锚固力后并能及时得到冒落,消除了事故隐患,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图1是可回收金属锚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杆体锚固段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杆体非锚固段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它是可回收金属锚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它由杆体1、托盘2、锁母3、垫圈4、螺母5组成。在锚固巷道时,可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及所需的锚固厚度来确定杆体1的结构形式,在4米以下的锚固层最好选用一个联接点,请参阅图1所示的接联接结构图,图1中联接点A的左端1-1为锚固段,其结构请参阅图2;右端1-2为非锚固段,其结构请参阅图3。1-2非锚固段的杆体是可回收的。可回收段L的长度可根据地质条件及煤层的厚度来合理确定。当支护的厚度在4米以上时可考虑两个联接点,一般情况下最好采用一个联接点。为了保证杆体的强度及安装时的准确度,杆体的锚固段1-1与非锚固段1-2采用锥形罗纹联接形式。也可采用其它的联接方式,如直罗纹连接等。该杆体的加工也比较简单,不需增加其他的设备,用现有的锚杆加工设备即可生产。安装与使用也与普通的金属锚杆完全一致,既先用打眼机钻空,首先把树脂锚固剂与杆体的锚固段顶入孔内,再推入回收段,依次装好后启动锚杆机进行搅拌,最后将螺母上紧即可。该锚杆在回收时,采用倒退式放顶方法,利用锚杆机反向旋转,拧出非锚固段方可回收。
权利要求1.一种可回收金属锚杆,它由杆体、托盘、锁母、垫圈及罗纹组成,其特征是杆体(1)设计为多段螺纹联接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金属锚杆,其特征是杆体(1)的锚固段(1-1)与杆体非锚固段(1-2)为锥形罗纹联接,在联接处杆体(1-1)为锥孔,杆体(1-2)为锥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矿山地下巷道支护领域;是一种锚固岩巷、煤巷的可回收金属锚杆,它特别适用在围岩变形较大,且锚固层大于巷道高度的井巷支护中使用。本实用新型是针对我国目前煤矿井下巷道采用锚杆支护中钢材浪费较大,底矮巷道难以支护及采空区顶板不能及时冒落的难题而提出的。为解决以上难题所采用的技术发方案是锚杆杆体设计成多段罗纹联接结构,节与节之间采用锥形螺纹联接方式,在使用时可根据现场支护条件来确定杆体的长度与段数。这种结构在工作面采完后非锚固段可从螺纹处拧出回收,为国家节约了大量钢材,也为使用单位降低了支护成本,同时也解决了底矮巷道难以支护及采空区顶板不能及时冒落的技术难题。
文档编号E21D21/00GK2656638SQ03242869
公开日2004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2日
发明者宋改缺 申请人:宋改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