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水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46478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疏水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疏水管,特别是一种透水、排水效果好的疏水管。
背景技术
目前,运动场、公园、堤坝、公路等场所的一般采用碎片、石滤水层、盲沟、土工布或者排水板等进行排出土壤中的渗透水,其不但成本高、工程麻烦,并且疏水、排水效果不好。另外,现在有一些在圆管中直接开孔的透水管,其安装使用已较为方便,但其管体表面光滑,土壤中的渗透水只有很小的一部分从孔中流进管内,其余的会从光滑的管体外壁上滑过,不流进管内,所以疏水、排水效果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疏水效果好、积水能够迅速渗透的疏水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疏水管,包括管体,其特征在于管体的上部有连通管体内、外的疏水孔,管体的外表面、疏水孔外有集水坑槽,管体的下部为槽状密封结构,其在使用时,土壤中流向管体外壁的积水以集水坑槽作为通水道从疏水孔流入管体内,而管体内的水可在为槽状密封结构的管体下部流动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管体的疏水孔的外围设有作为通水、集水道的集水坑槽,积水能迅速渗透进管体内,并且渗水彻底,疏水效果好。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的A-A向剖视图;图3是
图1的B-B向剖视图;图4是俯视
图1的部分结构展开图;图5是图4的疏水管中的外管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4的疏水管中的内管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
图1、图2和图3,疏水管,包括管体1,管体1的上部有连通管体内、外的疏水孔2,管体1的外表面、疏水孔2外有集水坑槽3,管体1的下部为槽状密封结构。
管体1上的疏水孔2呈网状分布。
结合各图,所述的管体1是由多条波浪状的内管线4和波浪状的外管线5交错而成,内管线4的各个上弧与外管线5相应的下弧交错形成有疏水孔2,外管线5的下弧形成集水坑槽3,这些坑槽向管体内凹陷,以汇集流经外管壁的积水后通过疏水孔2渗透进管体1内。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截面示意图,管体1左侧的由外管线下弧7’与内管线上弧6’交错形成的疏水孔2外的外管线下弧7’外高内低,形成集水坑槽,而右侧由内管线的下弧与外管线的上弧交错形成的孔起部分疏水作用,这一横截面的管体起主要疏水作用的是其左侧部位;参照图3,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截面示意图,从本图中看出,管体1右侧的由外管线下弧7”与内管线上弧6”交错形成的疏水孔2外的外管线下弧7”外高内低,形成集水坑槽,而左侧由内管线的下弧与外管线的上弧交错形成的孔起部分疏水作用,这一横截面的管体起主要疏水作用的是其右侧部位;所述的管体1的横截面为圆管形。并参照图4、图5和图6,所述的管体1展开后为网状结构。

图1、图2和图3,管体1下部的所有的孔封闭即可形成作为管体内通水道的槽状密封结构。
管体1的上部1/2~2/3有疏水孔.2,管体1的下部1/2~1/3为槽状密封结构,如管体1的上部1/2有疏水孔2,管体1的下部1/2为槽状密封结构;又如管体1的上部2/3有疏水孔2,管体1的下部1/3为槽状密封结构;或者是其它比例。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疏水管除了渗透水、疏水能力强以外,并由于其管体外壁有凹凸弧线,能更好的固定在土壤中间,不会移位。
权利要求1.疏水管,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管体(1)的上部有连通管体内、外的疏水孔(2),管体(1)的外表面、疏水孔(2)外有集水坑槽(3),管体(1)的下部为槽状密封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疏水管,其特征在于管体(1)上的疏水孔(2)呈网状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疏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1)是由多条波浪状的内管线(4)和波浪状的外管线(5)交错而成,内管线(4)的上弧与外管线(5)的下弧交错成疏水孔(2),外管线(5)的下弧形成集水坑槽(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疏水管,其特征在于管体(1)的上部1/2~2/3有疏水孔(2),管体(1)的下部1/2~1/3为槽状密封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疏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1)的横截面为圆管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疏水管;包括管体,其特征在于管体的上部有连通管体内、外的疏水孔,管体的外表面、疏水孔外有集水坑槽,管体的下部为槽状密封结构;由于管体的疏水孔的外围设有作为通水、集水道的集水坑槽,积水能迅速渗透进管体内,并且渗水彻底,疏水效果好;本实用新型广泛适用于各类排水、疏水工程中。
文档编号E02D19/20GK2677449SQ20032011841
公开日2005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19日
发明者李鸿亮 申请人:李鸿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