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钻防喷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85264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随钻防喷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天然气钻探施工工具,一种用于钻井过程中防止地层流体和钻井液从钻具内逆向流动的专用随钻防喷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石油钻井作业过程中,当地层流体压力大于钻井液柱压力,或井筒环空的钻井液密度大于管内钻井液的密度时,都会产生液柱压差,导致井内流体通过钻头水眼进入管内并从井口返喷出来,它不仅直接污染操作人员和工作面,极易形成钻屑沉积卡钻和井壁垮塌事故,如果发生失控井喷事故,其损失是巨大的。因此,解决钻井液在井内的逆流和防喷问题,是保证钻井安全和清洁生产的必要条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目前现场存在的井喷和逆流问题,提供的一种专用随钻防喷控制工具。该工具直接安装在钻柱的下部,在正常循环钻井液时液流推动阀自动开启,当停止循环时阀在复位弹簧作用下自动关闭逆流通道,从而实现防喷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随钻防喷阀外壳体是由上接头体和主体接头通过丝扣连接而成,在主体接头内部台阶上安装有阀体支架,阀体支架内部装有阀体复位弹簧,弹簧上部的阀体在弹簧推力的作用下,自动关闭流体逆流通道。另外,在上接头内部还安装有测斜仪座,用来承担测量仪器的居中和坐定。
当使用时,只要将随钻防喷阀通过上下丝扣连接到钻铤与钻头之间,从而组成具有防喷控制作用的钻具系统。在钻井作业时,防喷阀体在液流的推动下自动开启,实施正常钻井液循环作业;当停止循环时,防喷阀体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自动上行关闭,阻断钻井液的逆流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随钻防喷阀既可有效的防止因液柱压差形成的井口返喷泥浆的工具,同时又是一种能预防地层高压流体通进入并内造成井喷的管内防喷器。对实现安全生产,减少人员与环境污染,避免喷泥浆造成的钻井液浪费,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都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部丝扣,2.上接头,3.测斜仪座,4.密封圈,5.阀座,6.阀体,7.复位弹簧,8.阀体支架,9.主体接头,10.下部丝扣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中,上接头(2)主体接头(9)通过丝扣连接构成工具外壳体;测斜仪座(3)用丝扣固定在上接头(2)的内部,阀座(5)外部装有密封圈(4),并采用丝扣固定在上接头(2)的底部;阀体支架(8)安装在主体接头(9)的内部台阶上,复位弹簧(7)下部安装在阀体支架(8)的内台阶上,上部支撑阀体(6)与阀座(5)相闭合,形成逆流控制系统。使用时,只要将工具上部丝扣(1)与钻铤连接,将工具的下部丝扣(10)与钻头连接,即形成了具有防喷功能的钻井管柱结构。
当进行钻井施工作业时,流经钻杆、钻铤的钻井液通过测斜仪座(3)的孔道进入工具,并在流体液柱压力的作用下推动阀体(6)下行,同时压缩弹簧(7)使循环通道自动打开,钻井液进入主体接头(9)后,通过阀体支架(8)的外流道到达钻头,实施水力喷射钻井。每次接单根停泵和开泵循环时,阀体(6)都会自动重复以上动作。
当需要钻井测斜时,将测斜仪从井口投入或电缆下人钻具内,当测斜仪到达测斜仪座(3)时,仪器会自动坐在测斜仪座(3)的中心锥孔上,即可实施测量工作。由于测斜仪座(3)安装在阀体(6)与阀座(5)的上部,所以在测量时不会影响随钻防喷阀的正常工作。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钻井过程中的钻具,随钻防喷阀,它是由上接头(2)主体接头(9)通过丝扣连接构成工具外壳体;阀座(5)外部装有密封圈(4),并采用丝扣固定在上接头(2)的底部;阀体支架(8)安装在主体接头(9)的内部台阶上,复位弹簧(7)下部安装在阀体支架(8)的内台阶上,上部支撑阀体(6)与阀座(5)相闭合,形成逆流控制系统。使用时,只要将工具上部丝扣(1)与钻铤连接,将工具的下部丝扣(10)与钻头连接,即形成了具有防喷功能的钻井管柱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钻防喷阀,其特征是上接头(2)的内部安装有测斜仪座(3),测斜仪座(3)的中心锥孔直接承载测斜仪器,中心锥孔周围设有多个通孔,用于循环钻井液时的通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石油、天然气钻井过程中,预防地层高压流体及钻井液在钻具内喷出的专用随钻防喷装置。工具由上接头体和主体接头通过丝扣连接构成防喷阀的外壳体,在主体接头内部安装有防喷阀体总成,并与上接头底部的阀座相闭合,实现钻具内通道的正通逆闭工作状态。使用时,只要将随钻防喷阀连接在井下钻头与钻柱之间即可。当循环泥浆时,阀体在液流的推动下自动下行打开,循环通道正常开通;当停止循环时,阀体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自动上行关闭,阻断泥浆的逆流通道,有效的防止地层高压流体及液柱压差造成的钻井液在钻具内喷出问题。另外,在上接头内部还安装有测斜仪座,用来承担测量仪器的居中和坐定。
文档编号E21B17/02GK2761834SQ200420098520
公开日2006年3月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24日
发明者董洪生, 董雷 申请人:董洪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