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预应力锚索锚固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09058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于预应力锚索锚固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预应力锚固装置。
背景技术
预应力锚固技术作为对边坡、围岩、基础和各种建筑物的加固手段,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预应力锚固技术的优点是通过施加预应力,使抗拉能力薄弱的岩石或混凝土始终处于受压状态,因此结构始终处于弹性状态,改善了其使用性能,不致出现开裂、渗漏、锈蚀等问题。其次,预应力锚索既可单独使用,充分利用岩土体自身强度,从而节省大量工程材料,同时又可与其他结构组合使用,改善其受力状态,节省大量的圬工,具有显著经济效益。水工建筑物补强加固时,采用预应力技术,由于施工占地小,无需大量开挖或浇筑混凝土,基本上不影响原有建筑物运行,且具有施工进度快、工期短、施工安全等特点,这都是其特殊的优点。预应力锚固技术在大坝加高、加固,大型弧门闸墩加固,滑坡整治,高陡边坡加固,结构抗倾覆,局部构件加固,深基础工程,有压隧洞预应力灌桨以及各种建筑物的维护和补强等方面都有所应用。
预应力锚索施工过程中,若锚孔内有水,会大大影响锚索的安装与锚固灌浆的效果。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预应力锚索锚固的装置,以解决锚孔内有水,会大大影响锚索的安装与锚固灌浆效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锚板与锚固两用管穿接,该锚固两用管的外径小于锚板上的孔径,2 4根压力作用杆一端与该锚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固定杆固定连接。
使用时,将锚索和锚固两用管一起穿过锚板上的孔,将锚索、锚板、压力作用杆同时放入锚孔内,施加压力使孔内积水通过锚固两用管排出,若锚孔内的水过多,无法通过压力全部排出时,可以用抽水泵从锚固两用管抽水,锚索进入锚孔指定位置后,用支撑固定杆将锚索和压力作用杆固定于地面,再通过锚固两用管往锚孔内注浆,锚板将注浆封闭在锚孔中,使锚固工作顺利进行。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新颖,在锚索施工时,可以边排水边安放锚索,不仅便于施工,同时减少了施工程序,缩短了施工工期,并且使锚索能更好的于岩面或混凝土面结合,加固效果更好。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4个根压力作用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锚板3与锚固两用管4穿接,该锚固两用管的外径小于锚板上的孔径,2根压力作用杆2—端与该锚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固定杆1固定连接。 实施例2
锚板3与锚固两用管4穿接,该锚固两用管的外径小于锚板上的
孔径,4根压力作用杆2—端与该锚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固定
杆1固定连接。
权利要求1、一种便于预应力锚索锚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锚板与锚固两用管穿接,该锚固两用管的外径小于锚板上的孔径,2~4根压力作用杆一端与该锚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固定杆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预应力锚索锚固的装置,属于预应力锚固装置。锚板与锚固两用管穿接,该锚固两用管的外径小于锚板上的孔径,2~4根压力作用杆一端与该锚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固定杆固定连接。优点是结构新颖,在锚索施工时,可以边排水边安放锚索,不仅便于施工,同时减少了施工程序,缩短了施工工期,并且使锚索能更好的于岩面或混凝土面结合,加固效果更好。
文档编号E02D5/74GK201284461SQ20082007208
公开日2009年8月5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4日
发明者铎 郑, 磊 陶 申请人:吉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