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水井管端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96992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注水井管端总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采油领域分层注水井管柱所用的尾管,尤其 是注水井管端总成。
技术背景
在油田采油领域中,分层注水井的管柱下端防砂单流洗井阀。而 现有的防砂单流洗井阀由于注水井砂埋已成为测试的一大障碍,直接 影响了测试的成功率,产生这类井的主要原因是管柱底部沉砂,造成 凡尔球砂埋,洗井时凡尔球不动作,开关不能正常打开。另外,由于 老式的洗井阀,从上部可以直接看到凡尔球裸露在外,这样套管内残 留的杂质和注水过程中日积月累的沉淀物,把凡尔球卡死,而洗井不 通造成返工,是经常发生的事。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注水井管端防砂单流洗井阀凡尔球砂埋的问题,本 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水井管端总成,该注水井管端总成能够消除凡尔 球砂埋现象,并能够刮除套管内的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注水井管端总成包括工作筒下端连 接有下接头,下接头内球座上置有凡尔球,凡尔球上端下接头上连接 有带上盖的球罩,球罩侧壁上有筛孔,下接头下端连接有筛管,筛管 下连接有桶形胶筒捕捞筒,胶筒捕捞筒外壁上有锯齿。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注水井管端总成由于采用在凡 尔球上端下接头上连接有带上盖的球罩结构,利用球罩的上盖遮挡, 上部的杂质不能进入球罩内,杂质将沉降在球罩与下接头之间的环形 空间中,也就不会直接落入凡尔球上部,从而避免了沉砂把凡尔球卡 死在球座上的现象,保证凡尔球的正常开关。另外,由于采用在桶形 胶筒捕捞筒外壁上设置锯齿,利用锯齿刮削特性,在上提或下放管柱 的施工过程中,通过锯齿刮削掉套管内壁上的蜡,并把套管中的杂物 及碎胶筒捞入胶筒捕捞筒7内,避免掉入井底,为封隔器座封密封提 供技术条件。所以说该注水井管端总成能够消除凡尔球砂埋现象,并 能够刮除套管内的蜡。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卜下接头,2-工作筒,3-凡尔球,4-球罩,5-筛孔,6-筛 管,7-胶筒捕捞筒,8-锯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该注水井管端总成包括工作筒2下端连接有下接头1,
下接头1内球座上置有凡尔球3,凡尔球3上端下接头1上连接有带 上盖的球罩4,球罩4侧壁上有筛孔5,下接头1下端连接有筛管6, 筛管6下连接有桶形胶筒捕捞筒7,胶筒捕捞筒7外壁上有锯齿8。
实际使用时,在上提或下放管柱的施工过程中,由于采用桶形胶 筒捕捞筒7结构,胶筒捕捞筒7外壁上有锯齿8和外径较大,能够把 套管中的杂物及碎胶筒捞入胶筒捕捞筒7内,避免掉入井底,而其胶 筒捕捞筒7外壁上有锯齿8结构能够在施工过程中刮削套管内壁的 腊,有利于封隔器的密封,为封隔器密封提供技术条件。正常工作时, 凡尔球3座在球座上,注水管柱密封,这时利用球罩4的上盖遮挡, 上部的杂质不能进入球罩4内,杂质将沉降在球罩4与下接头1之间 的环形空间中,也就不会直接落入凡尔球3上部,从而避免了沉砂把 凡尔球3卡死在球座上的现象,保证凡尔球3的正常开关。反洗井时, 水从筛管6上的多处筛孔进入,使凡尔球3离开球座,水从球罩4 侧壁上筛孔5进入注水管柱,水从井口放出地面,并携带出井内的杂 物,反洗井完成。
权利要求1、一种注水井管端总成,包括工作筒(2)下端连接有下接头(1),其特征在于下接头(1)内球座上置有凡尔球(3),凡尔球(3)上端下接头(1)上连接有带上盖的球罩(4),球罩(4)侧壁上有筛孔(5),下接头(1)下端连接有筛管(6),筛管(6)下连接有桶形胶筒捕捞筒(7),胶筒捕捞筒(7)外壁上有锯齿(8)。
专利摘要一种注水井管端总成,主要解决现有注水井管端防砂单流洗井阀凡尔球砂埋的问题。其特征在于下接头(1)内球座上置有凡尔球(3),凡尔球(3)上端下接头(1)上连接有带上盖的球罩(4),球罩(4)侧壁上有筛孔(5),下接头(1)下端连接有筛管(6),筛管(6)下连接有桶形胶筒捕捞筒(7),胶筒捕捞筒(7)外壁上有锯齿(8)。该注水井管端总成能够消除凡尔球砂埋现象,并能够刮除套管内的蜡。
文档编号E21B43/20GK201391298SQ20092015188
公开日2010年1月27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27日
发明者起 张 申请人:起 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